高中课堂上,学习能力强的孩子还是需要有深度的课堂,浅层次的阅读理解他们自己能做到,深度解读是吸引他们的法宝。
有深刻独到的见解才能吸引他们的目光和思维,凝练的富含思想的表达才能激活他们的文字敏感神经,引领至一定高度的对话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今天上午学习《方山子传》,苏轼的一篇小文。因为之前有同学写了一篇《刘翱瑜传》(同学之间的玩笑调侃,但也是相当有文采的),我在班里简单说过传记的写法,所以在赏析文本时,我们先从结构入手,理出文章思路,让大家体会苏轼散文“随物赋形”的特点,并结合学过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前后赤壁赋》深入理解,提出问题:这种形式上的灵动是由什么决定的?其变化的标准是什么?
当然是内容和作者真挚情感自然流露所致——情感是基础,是灵魂,结构是形式,是框架。
接着我们根据文本内容,讨论苏轼眼中,方山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按文章写作顺序来,于是我们得出结论:
是一位“异士”——少年侠气而晚年避世;环堵萧然而怡然自乐;文武双全却始终不遇;世有勋阀却皆弃不取。
从侠士到隐士的转变。
用几个词语来界定——怀才不遇,淡泊自守。
苏轼对这样的朋友有何情感态度呢?结合刚才的总结和文本具体来说。
感怀(怀才不遇)、赞颂(淡泊自守)、赏识(人生选择)、向往(洒脱超然)。
苏轼为何会有如此情感呢?(引入写作背景)
那他觉得方山子的“隐”是真正释怀彻底放下当年“驰骋于当世”之志了吗?何以见得?再读文本,谈谈理解。
于是我们找到两处:
1、今几日耳,精悍之气,犹见于眉间,此岂山中人哉?
2、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也就是说,苏轼理解方山子的压抑、无奈和不甘,懂得他的舍弃和追求,明白他归隐山中的“得”,那这份“得”是什么呢?也就是说,方山子选择归隐,其实就是选择了什么呢?(思考)
选择了心灵的自在、灵魂的超脱、精神的幸福。
只有找到自己精神家园的人,灵魂才有归属,身体才会安宁,才不觉得自己是在漂泊,用苏轼的话解读就是: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这就是——懂得!
方山子懂苏轼吗?找出相关句子。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体会“笑”的丰富含义(把方山子没有说出的话说出来)。
哎,明白,非常理解你的心情(理解),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无奈、讽刺),不必介怀(安慰),你看,像我这样也挺好,走,到我家喝酒去···
他懂得苏轼,理解他的失落沮丧,明白他的惶恐失落,无视他的罪名,以朋友的身份给苏轼送去淡薄世间的温暖,这就是知己。就像朝云明白苏轼“满肚子的不合时宜”一样,他知道少年才俊落入荒凉世间的最细微的心绪。
张爱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苏轼因为懂得,所以在冷漠世间觅得一份温暖,在几近凋零的心间重燃一盏明灯,照亮来时路,更照亮余生。他把苦难经历酿成醇酒,一杯敬季常,一杯敬自己;一别敬逝去的曾经,一杯敬希望的明天。
因此,苏轼留给我们的不仅是诗文、字画,他留给我们更宝贵的是一种人生态度,他交给我们面对苦难,如何自适;身处龃龉,如何挣脱。当你经历如此困境时,为自己找一个出口,找到自在的状态,让自己轻松,让成长智慧,毕竟,就像杨绛所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就是心底的从容和淡定。
补充苏轼的两首词,希望你背会,常诵之。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