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
我却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小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蜇了
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大人告诉我,蜜蜂轻易不蜇人,准是误以为你要
伤害它,才蜇;一蜇,它自己就耗尽了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觉得那蜜
蜂可怜,原谅它了。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
怎么舒服。
今年四月,我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了几天。那里四围是山,环抱着一潭春
水。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刚去的当晚是个阴天,偶尔
倚着楼窗一望,奇怪啊,怎么楼前凭空涌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
的,起伏不断?记得楼前是一片园林,不是山。这到底是什么幻景呢?赶到天
明一看,忍不住笑了。原来是满野的荔枝树,一棵连一棵,每棵的叶子都密得
不透缝,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山似的!
荔枝也许是世上最鲜最美的水果。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
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荔枝的妙处。偏偏我来得不是时候,荔枝刚开
花。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新发的嫩叶,颜色淡红,比花倒还中看
些。从开花到果子成熟,大约得三个月,看来我是等不及在这儿吃鲜荔枝了。
吃鲜荔枝蜜,倒是时候。有人也许没听说这稀罕物儿吧?从化的荔枝树多
得像汪洋大海,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荔枝蜜的特
点是成色纯,养分多。住在温泉的人多半喜欢吃这种蜜,滋养身体。热心肠的
同志送给我两瓶。一开瓶塞儿,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调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带
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的味儿。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
呢。
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
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温泉公社的养蜂场,却起了个有趣
的名儿,叫“养蜂大厦”。一走近“大厦”,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
飞去飞来,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
呢。
养蜂员老梁领我走进“大厦”。叫他老梁,其实是个青年,举动挺稳重。
大概是老梁想叫我深入一下蜜蜂的生活,他小心地揭开一个木头蜂箱,箱里隔
着一排板,板上满是蜜蜂,蠕蠕地爬动。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别长,每只
工蜂都愿意用自己分泌的王浆来供养它。
老梁赞叹似的轻轻说:“你瞧这群小东西,多听话!”
我就问道:“像这样一窝蜂,一年能割多少蜜?”
老梁说:“能割几十斤。蜜蜂这东西,最爱劳动。广东天气好,花又多,
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闲着。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每回割蜜,留下一点
点,够它们吃的就行了。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
酿蜜,整日整月不辞辛苦……”
我又问道:“这样好蜜,不怕什么东西来糟蹋么?”
老梁说:“怎么不怕?你得提防虫子爬进来,还得提防大黄蜂。大黄蜂这
贼最恶,常常落在蜜蜂窝洞口,专干坏事。”
我不觉笑道:“噢!自然界也有侵略者。该怎么对付大黄蜂呢?”
老梁说:“赶!赶不走就打死它。要让它呆在那儿,会咬死蜜蜂的。”
我想起一个问题,就问:“一只蜜蜂能活多久?”
老梁说:“蜂王可以活三年,工蜂最多活六个月。”
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透过荔枝树林,我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
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
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
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1.文章的思路脉络。
本文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1):写一向不大喜欢蜜蜂。这一部分的作用主要是欲扬先抑,使文章材料的组织有曲折。
第二部分(2一4):写看到了荔枝树,吃到了荔枝蜜。
第三部分(5-17):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写了蜜蜂酿蜜的情况,对蜜蜂的赞美。在这个部分,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第四部分(l8):赞美农民的辛勤劳动。
第五部分(l9):以“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结尾,表达了对蜜蜂的奉献精神的向往和追求。
2.本文选材的特点。
课文由物及人,表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写到了不少内容,可是组织得却十分严密精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条线索贯穿全文,那就是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
作者开始写到不大喜欢蜜蜂的心理,源于儿时被蜇的经历,可后来因尝到鲜美的荔枝蜜而对蜜蜂产生好奇心,于是决定去看蜜蜂的生活。参观了养蜂场,了解了蜜蜂的生活及其无私的奉献精神,作者被深深地打动了,于是对蜜蜂的感情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产生联想,想到了农民以及其他千千万万无私奉献的勤劳的人。于是歌颂这种精神,同时表达了对这种奉献精神的向往与追求。
这样,文章通过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把所忆、所见、所闻、所想等材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借物抒情的表现方法。
课文赞美的对象是人,是一种精神,可是文章又不直接去写,而是绕了一个大弯子。先谈被蜜蜂蜇,后来再谈对蜜蜂精神的逐渐了解,进而歌颂它、赞美它,并通过联想来盛赞与之相似的人。表面写物,实际上写人和精神,迂回、委婉地来借蜜蜂歌颂劳动人民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样的表现方法就是借物抒情。
1.参观“养蜂大厦”,当者梁说到“工蜂最多活六个月”时,作者为什么“不禁一额”?
这里的“不禁一颤”说明了作者的内心对蜜蜂的看法有了根本的改变,由过去的“不喜欢”到内心有震动。吃荔枝蜜后去看看蜂场,听老梁初步介绍时,还只是觉得蜜蜂挺不错,酿出的蜜鲜美可口。可当作者得知蜜蜂的生命如此短暂,而且在这样短暂的一生中,蜜蜂却不停地劳动,为人类作出巨大的贡献,自己获得的很少很少时,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因此“不禁一颤”。
2.当看到农民正在插秧时,为什么联想到他们“实际也是在酿蜜”?
农民与蜜蜂有相似之处。蜜蜂酿蜜供给人类,使人类的生活增添了甜美的色彩;农民如蜜蜂~样,一生辛勤地耕耘,创造幸福的生活,为社会作出巨大的贡献,因此说,农民是在酿造生活的蜜,是在为生活更加甜美而像蜜蜂一样无私地奉献。
3.结尾处,说自己做了个“奇怪”的梦。这个梦奇怪吗?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梦?
文章的结尾,作者经历了一番感情的变化,已经被蜜蜂以及农民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打动,内心对此很自然地产生了热切的向往和追求,因此这天夜里,作者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个梦一点也不奇怪。
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人们走过那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下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
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荫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享。
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蚂蚁所蚀,渐渐地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榈树。
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技,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荫了。
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啮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哦,可恶!
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求生的志气。
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巴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地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个夏天。
秋来,老柏和香橙还沉郁地绿着,别的树却都憔悴了。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日夕在耳畔絮聒?现在它的叶子已去得差不多,园中减了葱茏的绿意,却也添了蔚蓝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薛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地悲叹。
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冷凉露中,泛满浅紫嫩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还有从前种麝香连理花和凤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朵残花,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恋,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儿的冷香里!
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梧桐,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的斜阳中。
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人们走过秃梧桐下,若是这样惋惜地说。
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
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
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
《秃的梧桐》节选自苏雪林的散文集《绿天》,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
文章描述了一株濒临枯死的秃的梧桐,即使在遭到“风和雷雨的劈折”、“蚂蚁的啃蚀”后,在春天到来时,树上仍透出许多绿叶,但是这新的生命又遭到风的侵袭,遭到了蚂蚁的伤害。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求生的志气,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地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个夏天。作者赋予梧桐以顽强的意志和强大的生命力,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该文在写作上,有以下特点:
第一,托物言志。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寄情于梧桐,梧桐一贯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出了一种萧瑟冷寂的氛围。再如宋代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刻画出一个寂寞孤栖、满怀愁思的主人公形象。但作者苏雪林却一反梧桐的伤感情调,赋予了梧桐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生命力,揭示了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
第二,欲扬先抑。作者一开始先极力描写梧桐濒临枯死的状态,以及恶劣的环境,“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梧桐的枝干,为蚂蚁所蚀,渐渐地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在这种状态下,梧桐居然透出许多绿叶,突出了作品的主题。
第三,侧面衬托。作者为了把主题表现得更深广,给读者留下更广阔的想像空间,除了正面歌颂梧桐外,还从侧面烘托梧桐的顽强生命力。“老柏和香橙还沉郁地绿着”、“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但它们最终都禁不住西风而“瑟瑟地悲叹”,跟乐观坚强的梧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一次歌颂了梧桐的顽强。
第四,运用类比。挣扎在荒草里的大理菊、早枯萎了蔓的牵牛花,还有连理花、凤仙花都在冷冷凉露中顽强地活着,开出花朵来,显示出生的力量,作者歌颂它们,其实也在歌颂梧桐,使得梧桐体现出来的顽强生命力有了普遍意义。
第五,首尾呼应。文章以秃的梧桐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为线索来组织材料,且首尾呼应。开头借路人发出的惋惜声落笔,“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结尾再次写人们的惋惜,“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回应开头。但作者并未就此结束,一句“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即使这株梧桐死了,它的种子也会将它的生命延续下去,生命是生生不息的!
秃的梧桐》节选自苏雪林的散文集《绿天》,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
文章描述了一株濒临枯死的秃的梧桐,即使在遭到“风和雷雨的劈折”、“蚂蚁的啃蚀”后,在春天到来时,树上仍透出许多绿叶,但是这新的生命又遭到风的侵袭,遭到了蚂蚁的伤害。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求生的志气,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地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个夏天。作者赋予梧桐以顽强的意志和强大的生命力,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该文在写作上,有以下特点:
第一,托物言志。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寄情于梧桐,梧桐一贯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出了一种萧瑟冷寂的氛围。再如宋代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刻画出一个寂寞孤栖、满怀愁思的主人公形象。但作者苏雪林却一反梧桐的伤感情调,赋予了梧桐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生命力,揭示了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
第二,欲扬先抑。作者一开始先极力描写梧桐濒临枯死的状态,以及恶劣的环境,“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梧桐的枝干,为蚂蚁所蚀,渐渐地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在这种状态下,梧桐居然透出许多绿叶,突出了作品的主题。
第三,侧面衬托。作者为了把主题表现得更深广,给读者留下更广阔的想像空间,除了正面歌颂梧桐外,还从侧面烘托梧桐的顽强生命力。“老柏和香橙还沉郁地绿着”、“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但它们最终都禁不住西风而“瑟瑟地悲叹”,跟乐观坚强的梧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一次歌颂了梧桐的顽强。
第四,运用类比。挣扎在荒草里的大理菊、早枯萎了蔓的牵牛花,还有连理花、凤仙花都在冷冷凉露中顽强地活着,开出花朵来,显示出生的力量,作者歌颂它们,其实也在歌颂梧桐,使得梧桐体现出来的顽强生命力有了普遍意义。
第五,首尾呼应。文章以秃的梧桐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为线索来组织材料,且首尾呼应。开头借路人发出的惋惜声落笔,“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结尾再次写人们的惋惜,“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回应开头。但作者并未就此结束,一句“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即使这株梧桐死了,它的种子也会将它的生命延续下去,生命是生生不息的!
附原文:《秃的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