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天刚蒙蒙亮,我走在家门前的东四路上,我以为自己算是起得早的了,谁知道还有比我早的。有个人影从对面走来,这人瘦瘦的,1米6左右的个子,头戴一顶鸭舌帽,鼻梁上架着一副墨镜,右手拿着一根大约1米6长的竹竿,竹竿与地面成45°角,手将竹竿不停的抬起落下,频率很高,每分钟至少有60下,竹竿一边不停的敲打着地面,一边“画”着半径约为600mm左右的圆弧,漫步在人行道上,向我迎面走来。
原来是一个虽不知名却是一个熟悉的面孔,一个用竹竿探路的盲人。他的竹竿不停的拍打着地面,啪啪的声音离我越来越近,然后与我插肩而过,缓缓地向前继续走去。看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我忽然想到,我们的人生不都是这样不断探索着前行的吗?
有许多事物盲人能看得见,我们有眼睛的人不一定看得见,上面讲到的这位盲人先生,只要不下雨,他每天都要从泉塘街上穿过远大路,再走到东四路,然后一直往前走,最少走到盼盼路口再掉头往回走,每天最少走两次,只有他自己才听得见的那竹竿点在地上的啪啪声,和他那坚定前行的步伐出现在这条路上,从我第一次看见至今已有十余年了。我敢说,这条路边有多少石头,多少棵树,哪里有个配电箱,这人行道有多宽,他一定都早已熟记于心,而我们这些有眼睛的健康人恐怕很少有人知道。盲人的“眼睛”不光是探路的竹竿,他的耳朵、鼻子、尤其是他的心全都是他的眼睛。大多数正常人只用眼睛去看,忽视了用“心”去看事物的重要性。
盲人能做的事,我们正常人未必能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托洛夫斯基、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已在全国几十家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及写了诗歌和其它文学作品上百篇的吴百孙等等都是有名的盲人作家。我们正常人大多数是做不到的。就像我,退休了开始学习写作,写出来的东西,自己都不满意。还在拿着竹竿在路上啪啪的探路,而且是刚刚开始探路的初级阶段。学习文学创作,我就是一个才开始探路的盲人,只能摸索着前进。
关键是心不能失明,心要是失了明,一切都完了。其实,人的躯体并不怕缺陷,怕的是心灵蒙尘,丧失了生活的勇气,还有不经奋斗就自甘失败的懦弱。
因此,我要坚持下去,不断的摸索,不断的进步,我有家人的支持,有老师的指导,还有写作班同学们的帮助。我会像天天走在东四路的这位盲人兄弟一样,再过几年、或更长一点时间,用我所有能探路的器官,用自己的心弄清楚这条路上的障碍,探寻一条适合自己前进的路线,不断加快前进的步伐!这条路只有前进,没有终点。
既然已跨入退休老人的队伍,我们的任务就是尽力保护自己的健康,不给子女添麻烦,自娱自乐,不断丰富自己的退休生活,努力做到身心都健康。我们也要进步向上,前方也有森林和高山需要我们去穿越,养老也有许多学问需要我们去学习和探索。当我的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当我在生活上碰到困难的时候、当我学习写作写不下去的时候,我就会看见盲人拿着竹竿在地上来回画圆弧不停的探路前行的身影,我就会听到他的竹竿点在地上发出啪啪的响声。我们要有盲人的精神,不仅用竹竿、用嗅觉、耳朵及其它器官去探路,而且用心去看世界,我们就会无往而不胜!
2019年1月24日于长沙
写作背景:
我住处不远的泉塘街上住着一位盲人,十几年了,一直自己拿着竹竿探路走在离我不远的东四路上,昨天早晨我去买菜的路上再次看见他向我走来,于是有感而发,写了这篇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