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学回顾 散文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散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要教好散文就应结合散文的特点来教。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就是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表现方法灵活,不拘一格。所谓“神不散”,是要求散文的中心思想必须明确而集中。散文的这种“散”与“不散”的辨证统一特点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自己首先弄清楚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明确:某一篇散文“不散”的立意是怎样通过貌似零散的材料得到表现的。这个“怎样表现”就是作者的构思,即思路。只有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思路,才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在此,我就这方面谈些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愿抛砖引玉,以期同仁指点。 首先,要引导学生抓住贯串全文的线索。散文有的以人为线索,有的以事为线索,有的以物为线索,有的以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其次,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全文的材料是怎样围绕线索谋篇布局的。然后再引导学生归结作者思路的基点从而把文章的材料及布局和立意统一起来。以下我以鲁迅的《藤野先生》为例谈谈我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这“三步走”的。 在教鲁迅的《藤野先生》这一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明确本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的线索,即交往的缘起、交往的经过与别后的怀念。第二步便引导学生分析全文材料是怎样围绕这线索组织安排的。文章开头写东京(是作者往仙台见藤野先生的缘由),然后用设问句自然过渡。接着写初到仙台受优待(衬托藤野先生),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第三步引导学生归纳,整个中心部分的材料是如何展开的,又是如何体现中心的。在材料充分展开的过程中,作者或正面或侧面写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诚。因而得出,“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应是这篇回忆散文的主旨。由于这篇文章主题的丰富性,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文章除回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外,本文还有一条内在的线索,就是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变化。很多材料,如写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写仙台医专日本“爱国青年”寻衅和看电影事件,写作者弃医从文,都围绕这条内在的线索。当我们在第三步引导学生时,我们可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开头“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句渗透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它里面饱含着作者远渡异国来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有对清国留学生腐朽生活的厌恶和鄙视。文章结尾处写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后,又写道:“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最后一句所表达的仍是一种爱国主义的感情。通过这样的整体到局部,分散再集中的分析,不难得出文章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由上述例子可见:面对一篇题材广泛,结构复杂的散文,只要通过抓住线索、弄清布局、归结中心这三个步骤进行教学,全文脉络就尽收眼底,作者立意就心领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