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我还没有从料峭的春寒中走出来,一晃,却已经是清明了。
看白居易的诗:“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清明,既是踏青最好的时日,又是一年一度的祭祀节。清明节祭祀中,最重要的祭品是:青团子。
其实,青团子,不仅是一种祭祀品,更是一种美食。苏州人吃糕点,根据时令的不同,有不同的花色。正月元宵,二月撑腰糕,三月,正是吃青团子的最好时节。“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酒香留客在,莺语和人诗。”青团子的香味,吸引住了诗人。
清明团
在清明节前的几天里,母亲总是会张罗着做青团子。做青团子,首先要做的是,挖野菜。这种野菜是青团子的青色的来源。
这种菜并不多,要到野外去挖。所以,清明节前,田间总会有好多妇女涌入。她们的目标很一致,都是奔着这种野菜去的。
虽说是挖野菜,也和踏青没什么区别。大家蹲在花草丛中一边聊天,一边挖菜。红白相间的是紫云英,金黄色的是油菜花,远处,是碧绿的麦苗。微风吹来,花香阵阵,带着麦苗的清香。
孩子们在田间嬉闹着,爱美的小女孩采一朵红花,簪在发间。顽皮的男孩,在那紫色的花海里打滚。
孩子嬉闹半日,大人们也挖好野菜了。
回到家,把菜洗干净,用水焯一下,那绿色的菜汁,就用来揉糯米粉。白色的糯米粉,加入绿色的汁水,瞬间,就被染绿了。绿色的糯米粉揉过后,放在一边等用。
艾草
青团子的`馅,一般都是豆沙馅的。这个豆沙,东北的豆包不同,和外面卖的豆沙包也不同。细细的,糯糯的,甜甜的。
苏州人,喜欢在自己家里熬豆沙。先把小赤豆煮烂,煮透,直至赤豆的那层外皮不成形,方能停火。再拿一个纱布袋,把赤豆装进去,然后,抓紧口袋,慢慢地,像绞衣服一样,绞这个袋子,直到袋子里面的水全部挤干为止。
绞干的赤豆,变成了一坨结在一起的豆沙。但是,豆沙还没有做好。
接下来的工序是炒豆沙。
起锅,加热,放入猪油,倒入豆沙,再加入冰糖或者砂糖,慢慢地翻炒。还要稍微加一点刚刚挤出来的豆沙汁,千万不能加白水。在炉火的加热下,猪油与豆沙渐渐融合,豆沙不再结在一起,而是变成了浓稠的糊状。
这个时候,豆沙的清香味,就会在四周弥漫开来。路过的邻居,闻到清香,会探头进来:“炒豆沙呢!”“嗯,来尝尝!”母亲一边回答,一边手脚麻利地熄火,把豆沙盛起来。(火候太旺,时间太长,都会影响豆沙的品质。)再用一把勺子,舀一勺豆沙交给邻居品尝。
农村人,有了东西,都会和邻居分享。
“不错不错”,邻居一边称赞,一边嚼着豆沙,往家走。我总会趁她们说话的当口,偷偷地舀一勺豆沙吃,含在嘴里,细细的抿,让细腻的豆沙,如柔滑的丝绸一般将我的味蕾覆盖,让甜蜜把我拥抱。邻居说得不错,母亲炒的豆沙,确实是很美味。细,香、甜。
炒好豆沙,就要开始包团子了。
把揉好的绿色糯米粉搓成乒乓球大小的团子,压扁,再沿着外边沿转一圈,把糯米团子搓成一个圆圆的碗状,然后,往里面装馅。封口,搓圆。
一个个碧盈盈地小团子,放在白色的纱布上,非常的养眼。接下来,就等着上锅蒸了。
刚出锅的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青草的香味,扑鼻而来。就算不吃,看着也是一种享受。尝一口,甜而不腻,肥而不腴。
母亲总是拿一个竹制的筛子,放青团子,等它们冷却。等到上坟那天,就可以用袋子装起来了。
传统清明团制程
长大后,我才知道,那种野菜叫做艾草,有祛湿散寒,止咳等功效。
因为,清明又叫寒食节,按照古时的风俗,这天,家家户户都得禁烟火,只能吃冷食。所以,智慧的古人,把草药揉进了食物。青团子,既是冷食,又带有散寒的功效,美食与养生,两不误。
阳光明媚的异乡,没有细雨绵绵,没有雾霾,也没有艾香青团。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好想,就此放下一切,回到家乡!家中,一定有母亲做的豆沙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