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荣散文《绝唱》中的内容节选:
黄帝《阴符经》里说:“观天之道 执天之行,宇宙在乎手,万物在乎身”,就是说一个人的思想到达一定的高度时,神鬼变化都拿他不定,更何况五行乎?什么样的高度?就是了解自然法则。
黄石公“圯桥授书”,将《素书》传给张良。这本书的第一页就写着“此书不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也”。说明,在传授之前,黄石公着实对张良进行了仔细的考察。
《了凡四训》讲,阴阳有定,命理有数。就是说命运是有定数的,然则,大善之人数就拘他不定,当然,大恶之人数也拘他不定。
数暂可以理解为“道”,当然,了凡说的是一种改变命运就术,我所谈的是一种思想之高度。
道、神、圣、贤之人是何许人?说白了就是观天道、明人道之人。明白自然发展之规律,比旁的人看的更远。
黄石公可谓大隐士,道家将他称为圣。据说他以不死之身在世间存活,后来成仙,飘然而去。最伟大的圣人,就是可以超越生死轮回之人。
有人将鬼谷子更是神化了,说他在阳世活了几百年,然后成仙。这个无从考证,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种目光一越千万年之人,不是圣人,是什么?
鬼谷子在庞涓未出山之前,早已科到后来他死于什么地方。把死的地方都给他找好了。这是他一手安排让孙膑出场!也就是此人“导演”了春秋史诗!
既然大道都拘他不定的人,五行数理更是拿他没办法了。
超凡一切,谓之脱骨。
观天之道,问题是你能观么?读读《道德经》,篇篇削灾,句句解难。“无”和“有”,不是两个概念,是说天道运行的规律,“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易经将这种天道归结为“一化开天”, “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就是太级,就是0,所以,叫归零归一。哪有什么神秘的东西在里面?易经说到底就是空间时间然后就是时间空间。想想人生不就这么回事儿么?
如果真正按照易经里说的去作了,就能够不被数理也就是命运所拘束,趋吉避凶。
说的通俗点儿:“阴谋不可外泄,阳谋不可内藏”,人生的哲理就在其中呀。
道法自然,本来面貌。后来张良死了,把这本《素书》也带进了坟墓,不是他自私,而是他没有找到下一位传授者。他在遵守老师的教导。看来张良的确后继无人呀!在汉开国元老中,他是唯一一个全身而退的人。
这就是人生智慧,只知进,不知退,凶。知退,又不知几时退者,同样。知止,能止,善止者,吉。和他有同样智慧的就是范蠡,最终真是美人、商业俱有,泛一叶舟于碧波之上,何等的惬意!
想起诸葛亮在未出山之前已知天下三分,他明明知道,最后赢的不是刘,而是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后累死了自己。何等悲壮?
老子最后出函谷关而去,不是他消极避世,而是那种高度。现代人越来越急功近利,所以,慢慢的忘记了佛家的“观照”、儒家的“慎独”、道家的“行斋坐忘” 了。什么忙呀,什么没时间呀,于是越来越忙,越来越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