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有男有女,有动有静. 一 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满井游记》也不例外。文章的第二段用寥寥数百字描绘了一幅北国初春风光图:那里冰冻初解,水波粼粼,山色晴和,明净如洗;杨柳随风摇曳,麦苗破土而出;游人或喝茶饮酒,或唱歌骑驴,其乐无穷;鱼儿悠然嬉戏,小鸟怡然曝沙。这幅优美的暮春风景图中,渗透了作者的欣喜之情,作者犹如鱼儿、小鸟那样怡然自得。而这正是他“独抒性灵”理论的具体体现。袁宏道所处的时代,宦官擅权,政治腐败,朝内党派斗争剧烈。他既不参加斗争,又不愿同流合污,一生曾多次退守田园,寄情山水,以逃避现实。《满井游记》典型地体现了袁宏道这种“闲适”的思想。
二 抓住特征,字字珠玑。
作者写景抓住特征。第一段写北京气候的寒冷时,“余寒犹厉”的“犹”字强调了严寒的余威之烈。“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句中的“作”“飞”“走”三个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寒风刺耳、沙石漫天的肃杀景象。两句中的“寒”“冻”也集中地表现了自己欲出不能的懊丧、郁闷的心情。第二段中,“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一句,一“始”一“乍”,把初春冰面开始融解,水波开始发出亮光的景象描绘得十分活脱,又透露了作者心情的解冻,融融的春意也来到了作者的心田。“镜”的比喻,描绘出满井水光亮晶晶,乍暖还寒的特色。“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一句中,“拭”字写出山色纤尘不染、鲜妍明媚的特点。“倩女”的比喻,则进一步突出山峦的容貌姿色,仿佛一位刚洗脸梳妆过的少女一样,多美啊!再如“柔”“披”“惟”等字,也都用得十分准确传神。
三 妙用衬托,起伏多姿。
袁宏道的游记十分注重结构上的变幻起伏,课文集中体现在妙用对比映衬的手法上。作者第一段极力描写北京气候寒冷,是用来衬托第二段满井风光的;用城内的“寒”衬托满井郊野的“暖”;用城内的“冻风”“飞沙走砾”衬托满井的水色山光、飞鸟游鱼;用囚于一室“欲出不得”的烦闷衬托游于满井山水中那种“若脱笼之鹄”的“悠然自得”的欢愉。
《满井游记》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满井游记》可以引导学生读读、讲讲、议议。
要求学生预习时查字典,作到读准字音。把课文中的语句读顺畅。
教师组织学生读读、议议。
明了文章第1段写城中景象,抒发他欲出游而不得的心情。文章第2段写满井的早春景色。可分三层:一层点出出游的时间、人物、地点;二层写满井的早春景色;三层写作者的感受。
明了全文的整体气氛:作者心情是愉快的。作者袁宏道当时虽是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但终日的拜谒酬道,使他颇感苦闷,因此,他寄情山水,逃避现实,是典型的“闲适”思想,所以春寒料峭的时候,他便兴冲冲急匆匆走进了大自然。为了更好地传达出心情的愉悦,作者在第一段中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方法,勾画北国早春的特点:“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渲染了只好闷在斗室内的压抑。这种心情的人一旦郊游,看到早春“冰皮始解”,心自然豁然开朗,也解冻了。于是,文中句句写景,句句抒情,情景交融,山好、水好、万物美好,人有情,景也有情,春景融进了感情色彩。
明了文章中文句的照应,朗读时语气、音调上要呼应。如:2段中写春景“天稍和”与1段中“余寒犹厉”呼应;“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与“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照应等等。
明了对春景的描写形成一幅幅山水画。波色鳞浪,山峦、柳条、麦田如画;游者男男女女各具神态;鸟、鱼皆有喜气。朗读时眼里要有画面,才能把作者用词准确、比喻传神的语言功夫传达出来。
《满井游记》资料: 矛盾手法的妙用
矛盾法则,是事物的辩证法则,世间万事万物都处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之中,揭示事物既矛盾又统一的内蕴,有助于了解事物的本质。因此,文学创作中引进矛盾法则,也是自然之理。
《满井游记》中矛盾手法的运用,很值得探讨一番,开掘它的朴素的辩证法的思想艺术矿藏,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文章一开篇,就揭示了作者的矛盾心理:因严寒而不能出游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局促”与“不得”这对矛盾,具体申诉了自己的矛盾心理。“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这“驰行”与“辄返”的矛盾,则从行动上展现了主、客观的矛盾对立状态。这样,通过矛盾的心理和矛盾的行动的描写,就为下文正面的出游,陶醉于大自然初春的美景,作了最好的渲染与铺垫。写满井的春水、春山,作者分用了两个比喻,联想丰富,秀奇传神,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接写柳条时,不再用喻,却换用矛盾手法:“将舒未舒”。这一“将”一“未”,肯否叠用,显得神情活现,细腻逼真,令人击节赞赏!你说这柳枝上的嫩芽将要舒展开吧,可又没有舒展开;你说没有舒展开吧,可又将要舒展开。再加上“柔梢披风”的正面描写,更使人遐想不尽,美感顿生。苏东坡在《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扬花词》中吟道:“似花还似非花,……无情有思。……困酣骄眼,欲开还闭。”这正是“将舒未舒”的最好注脚。
按逻辑规律说,“正”中包含着“反”,肯定命题中倚伏着否定命题;反之亦然。这就是哲学上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则。再如,写“游人”,是“虽未盛”,写“风力”,是“虽尚劲”,其后均列举了与之相反的情况。这样,就从对立统一规律中推出了直观形象,在字里行间浸润着早春的芳香,更透露出作者的喜悦,给读者以赏心悦目的美感享受。这都与作者矛盾手法的妙用分不开。
《满井游记》资料: 难句译解
1.“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冰融化了,水波开始发出光亮,呈现出像鱼鳞似的波纹,清澈见底,光亮的样子简直像新打开的镜匣子里的镜子发出冰冷的光亮一样。用“镜之新开”而发出的冷光,比喻“冰皮始解,波光乍明”的光亮,二者相似,比喻贴切。
2.“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过,美好的样子如擦拭过一样,鲜妍明媚,简直如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刚梳过发结一样。用“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比喻用雪水洗过的山峦,表现了山峦的特殊美。
3.“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喝着用泉水煮的茶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艳装骑驴的……泉罍、茗、蹇都是名词作动词用。从动作、装束打扮上去描写游人,显得活灵活现。同时也表现了游人在漫长冬季之后的舒展心情。
《满井游记》资料: 一处标点的商榷
标点符号是文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能帮助读者分清句子的结构,明辨句子的语气,让人不至产生歧义,从而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满井游记》第二段开头的几句,在初中《语文》第六册中是这样使用标点符号的: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古人笔录或排印文章,是不用标点符号的,但在阅读或指导学生学习时,得进行断句活动,这就是韩愈在《师说》中所说的“习其句读”。可见古人也是很重视断句的,因为它牵涉到对文意的明确理解。今人写、印文章,使用标点符号,是时代进步的表现,比古人进了一大步。但是,今人对古文进行标点,必须仔细揣摩文意,力求准确使用,才能有益于后学。这里的十五个字,我认为以这样标点为宜: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因为第一,从上下文意看,上文写到自己在漫长的冬季“局促一室”,早就按捺不住出游的心情,甚至“冒风驰行”过,但终因酷寒难当,“未百步辄返”,只因“天稍和”机会才来了。从这15个字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愉悦之心,从下文的“若脱笼之鹄”中,也可找到印证;因此,将它们点成三字句,乃是顺应上下文气之举。这五个三字句,显得短促、急迫、明晰、跳荡,加上“偕”“出”“至”三个动词的配合使用,就活脱出了作者的形象:“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潜《归园田居》),一个面带“喜气”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袁宏道,正向我们款款走来。
第二,以句子结构看,“廿二日”是时间名词,可作为独立的句子出现,是表述时间的,语法书上称为独词句。“天稍和”是完整的主谓句,是描写气候的。以下三句都是省去主语的动宾式短语,是分别记叙作者“偕数友”的行踪的。它们都能独立成句,无懈可击。再说,这五句字数一样,结构匀整,排比而下,一气呵成,具有整齐对称美;音律和谐,铿锵悦耳,颇富音乐旋律美,很适合作者此刻舒爽惬意的心情。反之,像教材中断为三句那样,是不合理的,既不适合表达“我”的愉悦心情,也有语法上的欠妥之处。如果说“偕数友出东直”构成连动式可以成立的话,那么前一句的“廿二日天稍和”(明明是两个单句!),无论如何也不应糅合为一句。也许教材中此文的标点者,考虑到上下两句各为六字的对称美,但终因“廿二日”是叙时间的,“天稍和”是述气候的,多自独立成单句,怎能合二为一呢?
还要指出的是,作者在这里用一“廿”字,而不用“二十”两字,也正好说明他引文时原意,就是用的五个短促的三字句。
《满井游记》资料: 最后一段不该删
袁宏道的《满井游记》清新俊逸,玲珑剔透,“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汩汩地“从自己胸臆流出”,读之“令人夺魂”(《叙小修诗》)。原文有三段。第一段写燕地的气候特征和自己想出游而“不得”的心情。用“寒”“余寒”“冻风”“飞沙走砾”“局促”等词语,尽力烘染铺垫,欲扬先抑,为下文蓄势,为正文张本。第二段是全文重点,写游满井所见秀美的初春景色和游人的雅兴。先总写自己的行踪,继写郊外的景色;然后分写山、水、人、物。描摹十分细腻,用喻极为新奇。段末两句,语含哲理,总括正文,自然有致。
最后一段(即中学教材中被删去的一段),写游满井后的心情。原文如下: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这一段文字,自有其佳妙之处,删去诚为可惜。理由如次:
第一,从思想内容上看。第一大句抒发了士大夫的闲适之情与官场失意之慨,略带自慰、自嘲、自傲之意。第二大句中的“余之游将自此始”,俨然是一庄重声明,表现了作者对“城居者”尘俗喧嚣生活的不满和对山石草木幽景的憧憬。这一段,看似闲笔,其实与上文有内在的联系。它回应了首段,并与之一道对第二段进行了烘染映衬,即突出了描摹满井初春的美景,正是为了寄情山水;而寄情山水,又是为了表达官场的不得志。如果最后也不点明主旨,那么单纯地写景又有多少意义呢?如果行文只到“城居者未之知也”为止,那么袁宏道独特的性灵和空灵飘逸的审美情趣又在何处呢?因此,文末两句不是蛇足,实有画龙点睛、升华主题之妙。
第二,从文章结构上看。这第三段紧承第二段末尾的“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的议论,并推进一层,再起波澜,由议景转到议政,从而呼应了第一段。而末段所展示的袁宏道的闲适、惬意的心情,恰好与首段的“局促”难耐形成鲜明的对照。一句话这首末二段烘染映衬中段,实有两宾夹一主,以宾衬主之妙。
第三,从作者其他散文的结尾看。袁宏道在《答李元善》中说:“文章新奇,无定格式,只要发人所不能发,句法、字法、调法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此真新奇也。”他身体力行,写文章无定格式,注意“发人所不能发”,只要有“新奇”动人的内容就行。如在《晚游六桥待月记》中,先概写西湖朝夕的“最盛”之景。接着描写梅与杏桃的“相次开发,尤为奇观”,从而渲染出一种特定的环境氛围,为写月景作了铺垫。再写“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的游人,重在表现他们(她们)的庸俗低下,为下文抒写自己“待月”时高雅“浓媚”的自然情趣进行反衬。最后,在以上层层蓄势、铺垫映衬的基础上,正面描写“六桥待月”的美景,从而最好地展现出作者的“别是一种趣味”。到此,顺势发出两句议论“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以此收束全文,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耐人咀嚼,余韵无穷。又如他的《佛手岩至竹林寺记》其写法也极独特,主要不在记游庐山,而是铺写他多次梦游仙境的情状,对仙境、仙僧极尽赞美向往之笔,这就反衬出当时尘寰的污秽。文末,也是顺势议论,点明主旨:“噫余安知兹游之不为梦也!”这里,巧妙地把尘世与梦境合而为一,在扑朔迷离的状态中,让人们从作者梦境里尽情享受仙境的圣洁,自然也就厌恶现实的黑暗。《满井游记》末段的议论是如此,都是凸现主旨之所在。因此可以这样说,袁宏道的篇末点睛之笔,是他游记小品中“独抒性灵”的一种独特风格和表现艺术,是他“无定格式”中的“有定格式”,我们应让中学生从《满井游记》中了解了他的性灵全貌。
《满井游记》资料: 作者和公安派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公安(现在属湖北省)人。万历二十年进士。
袁宏道与兄宗道、弟中道合称“三袁”,因籍贯是湖北公安,所以称做“公安派”。“公安派”把李贽写真心写真人的主张加以发展,提出“性灵说”,认为文学是随着时代发展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学,不应当厚古薄今,更不应当用古泥今。他们在创作上坚决反对摹拟古人,强调写自己所想、自己所感的东西,也就是“独抒性灵”,主张用平易近人的文学语言进行写作,不用典故。“公安派”的文学创作给了复古派以摧毁性打击。
公安派的贡献,在创作方面,表现为对小品文领域的开拓。他们主张“独抒性灵”,相对摹拟古人的倾向而言无疑是进步的。但他们所谓的“性灵”却是一种超越客观现实的主观精神。生活在具体社会中的人,他的“性灵”是无法超越具体社会的,而要受社会关系的种种制约,只是社会的能动的反映。公安派所谓的“性灵”,当然只是封建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性灵。由于他们文学主张的片面性和唯心主义,就使他们的创作题材局限在自然景观和身边琐事的范围内,缺乏为全社会所关注的重大内容,而所表现的情志,又多是文人雅士的情怀意趣。因此从文学创作的整体来看,公安派的文学成就很有限。但是,他们的作品,文字清新活泼,文笔秀逸,意趣盎然。小品文因而在明代后期兴盛起来。公安派的散文“清新流丽”,是优点,但也有不足,这不足之点发展下去就是空疏浮滑,清晰而不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