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是很好的一个地方,素有“浙江小西藏”之称,与人们心中温婉的浙江印象很是不同。
衢州,位于浙、闽、赣、皖交界处,是真正的“四省通衢、五路总头”。
衢州,南接福建南平,西连江西上饶、景德镇,北邻安徽黄山,东与省内金华、丽水、杭州三市相交。
不同于浙江的其他城市,衢州没有面朝大海,也不在沪杭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偏要靠才华,低调得可怕——许多人可能至今“衢州徐州傻傻分不清楚”。
她的存在,就是实力打破人们对于浙江,或者一切有关地域的刻板印象。
衢州只有自然风光?Naive!
提及衢州,许多人脑海中都是一副诗意山水的模样。
江郎山、仙霞古道、天脊龙门、三衢石林、龙游石窟、药王山景区、钱江源森林公园……衢州山水秀丽,洋溢着都市人无限向往的野趣。
然而,衢州可不是光拼颜值的网红,更像有着深厚底蕴的大家闺秀。“两子文化”(“孔子文化”和“棋子文化”)在此交汇,润城细无声。
除却鼎鼎大名的曲阜孔庙,中国另一座著名孔庙正位于衢州。“孔氏大宗,世属邹鲁。靖康之难,大宗南来,宋金对峙,孔裔始分南北两宗。”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宋高宗赵构南渡建都于临安。
孔子的第48代裔孙、第三代衍圣公孔端友,负着孔子及其夫人的楷木像,从山东曲阜南迁至衢州,建立孔氏家庙,素称南宗。衢州也被孔氏称为“第二圣地”。
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山上林木葱茏,遮天盖日,天然次生林发育完好,有“浙西兴安岭”之称。图/视觉中国作为全国仅存的两个孔氏家庙之一,历经三迁三建,现在的衢州孔庙坐落于衢州市中心的新桥街上,与孔子文化公园(府山公园)、中国儒学馆、衢州市博物馆串连成线,画出了衢州儒学文化的核心圈。
儒家文化熏陶着衢州,古舍书院则遍布全城,耕读传家的文化血脉得以世代流传。江郎山下的清漾村,是江南毛氏发祥地,也是国学大师毛子水的老家。历史上曾出过8位尚书、83个进士,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进士村”。
而想要一探“棋子文化”,则就不能错过“围棋圣地”——烂柯山。围棋源于中国,而围棋之根则在烂柯山。
据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云:晋时有一叫王质的樵夫到石室山砍柴,见二童子下围棋,便坐于一旁观看。
一局未终,童子对他说,你的斧柄烂了。王樵回到村里才知已过了数十年。后人便把石室山称为烂柯山,并把烂柯作为围棋的别称。
2006年起,这里每两年就会举办一次“衢州·烂柯杯中国围棋冠军赛”,各路围棋高手云集烂柯脚下,在此一比高低,谱下一张张不断更新的“烂柯图”。
图为丁观鹏烂柯仙迹图。图/雅昌拍卖除了“两子文化”的地标建筑,衢州人早已将家乡的历史文化,融入进一呼一吸,化作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千百年来生活于此的衢州人,更是用智慧、匠心与汗水,让家乡成为盛产根雕、开化纸、江山西砚等名物的“中国特产之乡”;龙游商帮,更是以海纳百川的胸襟闻名天下。
站立在北门街,灵动清新的徽派建筑,青石板路的老街,驮载着旧时风物与古老传说,款款而来。老衢州人泡壶茶,边搓麻将,边聊家常,与老街一样——平和而生动,自在而有序。
步行至南端十字路口,便可见《聊斋志异》中的钟楼,“衢州三怪”之一独角鬼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道:“张握仲从戎衢州,言:‘衢州夜静时,人莫敢独行。钟楼上有鬼,头上一角,相貌狞恶,闻人行声即下。人骇而奔,鬼亦遂去。然见之辄病,且多死者。’”步上钟楼,衢州老城的风貌尽收眼底。向北俯视是悠悠古韵的北门古街,向西眺望则是衢州地域历史文脉的象征——水亭门城楼。
作为衢州保留最完整、最能体现古城风貌的网红街区,水亭门古街区至今保存着三街七巷,庙宇、宗祠、会馆、城楼、古迹、成片的传统民居,以及新兴的创意餐厅与店铺散布其中,传统与时尚并存,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先有天王塔,后有衢州城”。一走近水亭门入口处的天王塔,整个街区都能听到塔上的铜铃随风作响,牵挂着衢州人的乡愁。
除此之外,天后宫、赵抃祠、达源号钱庄、周宣灵王庙、细菌战投放点,以及古老的城墙……各个时期和类型的遗迹宛如历史的不同断面,小心翼翼地镶嵌在这座城市的肌理之中,拼凑出一幅关于衢州的文化地图。
温州话最难懂?Naive!
如果说衢州总让人感到丝丝神秘,那应该是源于她的方言滤镜。
作为四省通衢,衢州地理位置特殊、历史上经历过战争、屯兵、移民,因此方言受到北部吴语、皖南徽语、江西赣语、闽北方言的建州语等影响,非常复杂多样。
不仅有俗称“城里腔”的衢州市区话、属吴语金衢片的柯城区、衢江区、龙游话,而且还有方言属于吴语上丽片的开化县、常山县、江山市。
其中各地又有细分——柯城分为市区和城郊;衢县分大南乡、小南乡、西乡、北乡等;龙游也分县城、南乡和北乡等。在衢江区高家镇说衢州话,上方镇讲龙游话;衢州市区小南门村江山移民多,年长者也通讲江山话;开化华埠镇由于非本地人多,故通用华埠官话。
其中,有一种方言的难懂程度,较温州话而言,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就是衢州的——江山话。素有“浙西南锁钥”之称的文化飞地——江山廿八都,不仅建筑风格多样,方言数量更是出类拔萃,仅镇内就有14种方言。
常年高频亮相“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的江山话,词汇丰富,表现力极强,在语音、语词、语法等方面保留着大量的中古汉语。
“听江山人说江山话就像听天书”,且不论纯正的江山话让外来者感到自己走错星球,就是普通话里掺入点江山口音,也常让人听得云里雾里。
方言难懂,虽会影响与外部沟通,却特别便于“内部交流”,加强向心力。正因如此,江山话在风云诡谲的年代,成为了军统密语的同时,也助戴笠成了“特工王”。
在当时的军统局机要处,江山话成为了首要的工作语言。毕竟,一句“把他杀掉”,江山话就有四种说法——“帮呃卷叨”、“帮呃蔑叨”、“帮呃裹叨”、“帮呃略叨”。
江山市保安乡,离福建省的浦城县不过几十公里。外表看不过是一座粉墙黛瓦的普通民宅,如没有整修后设立的标识,实在让人难以同权势曾显赫一时的戴笠联系在一起。
故居里机关重重,可藏暗器,设伏兵,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呈螺旋状的逃亡秘道——设在壁柜、布幔之后,不易察觉,仅容一人侧身而过。
浙江人不吃辣?Naive!
在大家的印象中,浙江人不吃辣。不过,衢州人可是个例外——“辣、麻、咸”是衢州人的最爱,也是衢州菜的风味所在。在衢州,除了家家常备辣椒酱,连以清淡为主的日料也不得不改良——“特调辣油炒乌冬面”,想想就火辣。
“兔头吃脑,鸭头吮骨,鸭掌吃皮”。在衢州,几乎家家都在卖“三头一掌”(兔头、鸭头、鱼头、鸭掌),各家又自有独到秘方。用辣椒、姜、蒜、桂皮、杞子、中药等辅料烧制的“三头一掌”,色香味俱全,是衢州夜宵排挡的实力担当。
没有一只兔兔能活着跳出衢州。
衢州“三头”中,面市最早的是兔头,名气最大的也是兔头。地道的衢州人看见兔头就两眼发光——吮吸完兔头上红亮的辣油后,用筷子掰下两边煮得软烂的腮帮子肉,直往嘴里送。火辣辣的滋味从舌尖窜至喉咙,在唇齿之间留下丝丝酥麻,让人上瘾。
至于鸭头和鸭掌,则大多炖得绵软酥烂,非常入味。刚吃前两口觉得还行,等到半只鸭头啃完了,辣的后劲才慢慢上来,用力吮一口,有时还能吸出两颗花椒。而鸭掌汤,拌一点炒粉干,再加一勺辣椒,地道的衢州味道。
另外不得不提的美食,则是衢州烤饼。
一座衢州城,半城烤饼香。在衢州,吃烤饼绝不是早餐的特权,不少衢州人都把它列为夜宵里把酒话家常的下酒菜。连女神周迅,早在20多年前接受家乡电视台采访,就提到——“我就特别想我们家乡的那个小葱饼”。这种在衢州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小吃,价廉物美,制作时亦不乏讲究。
只见烤饼师傅掐起一小块面团,揉捏两下,在擀面杖下飞转会儿,就变成了薄薄的一片面皮。随后,舀一大勺馅放到面皮上,倒扣进放葱的盆中。
再统一收口压扁,撒上一把香喷喷的芝麻,继而在饼表面涂一层水,再将它压成薄饼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手速,挨个将饼粘在烤炉的高温内壁上。大约过两三分钟,炉内的小烤饼就会慢慢变得焦黄,伴着“滋——”一声,油花四溅,烤饼出炉了。
轻轻咬上一口,薄脆焦香的面皮,与细腻的肉馅、提鲜的葱花,以及芝麻、榨菜、梅干菜香混合在一起,恰到好处的肥肉油汁从面饼渗透而出、流淌在舌尖,香而不腻,外酥里嫩,辣而爽口。
烤饼虽也有辣、微辣和不辣的口味之分,但对于嗜辣的衢州人而言——辣,才是烤饼的灵魂。当然,衢州的美食绝不止步于此。连绵起伏的仙霞山脉、清澈甘冽的钱江源头,为衢州人源源不断地提供着丰富的山野食材及多种河鲜的同时,也让衢州人的血液里流淌着鲜味的基因。
真正的衢州美食,总是伴着浓浓的市井气息,无论是开化青蛳、龙游发糕、双桥粉干、大陈麻籽、不老神鸡、常山贡面、江山米糕、廿八都铜锣糕……都伴着这座城市千百年来的味蕾记忆,充满了人情温暖,让人欲罢不能。衢州人的夜生活,离不开宵夜。
荷花东、仁德路、百汇路、南湖美食城、彩虹八号院、八角楼、马站底、沈家振兴中路。左手烤饼,右手鸭头,水晶糕、猪舌头、爆炒螺蛳配上冰啤酒。
一边被辣得面红耳赤,一边吹着空调大汗淋漓,才是衢州“佬吃鬼”夜宵的打开方式。
正如直率的衢州人,大多心直口快,容易在言语上“辣味呛人”,但敢说敢做,特讲义气,有几分当下尤为可贵的真性情。近年来,长久以来被视为“浙江经济洼地”的衢州,可谓是好消息不断——正式加入杭州都市圈,杭衢高铁开建,山海协作,互助***赢。
阿里、网易等产业入驻,浙江第一个跨行政区建设的创业园区在此诞生,文化飞地成了“创新飞地”,高端人才来势汹汹;新地标拔地而起,特色小镇遍地开花,原先遥不可及的各种魔都网红美食渐渐变成衢州人的日常。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衢州人开始面临拆迁,离开从小到大生活的古街老宅,不得不适应起一路飙升的物价。
习惯了“慢城”节奏的衢州人,也渐渐开始感受到城市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生活压力。可对灵气十足、见过世面的衢州人而言,如今家乡的飞速发展,不过是捡起昔日的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