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散文精选 - 红渡船的读后感300字

红渡船的读后感300字

红渡船的读后感:

湘女长卷散文新作《红渡船》,是一本沉淀着作者童年记忆的作品,15篇相对独立的文章,随叙事主体视角转换而在内容上连成一体,***同营构以展示云南红河地区融风光民情及地域文化为一体的长卷记录,作品独特的结构成就了它在文体特征上的突破。而作品独特的风光风情和边城故事,在内容的表现上也显出其厚度和鲜活。随着作者的讲述,读者能与当年的小姑娘一起,乘坐着红渡船,走进大山,走进大山顶上的元阳小城,走进哈尼族居住的蘑菇房,走进讲着如鸟语般好听的民族语言的鸟语森林——边地民族小学校,从而在过往历史的钩沉中,品味自然风光之美,民族文化之奇,回忆童年岁月的欢愉与苦涩,亲近边地儿童的天真、高山汉子的憨直和山寨姑娘的秀美。当然,也不无对彼时古朴民风中各民族封闭生存状态的回望。

对大自然的礼赞和对芸芸众生的情怀,始终是贯穿作品的情感主线,留给读者萦绕于心的思索和回味。

通篇作品以一个亲历者的娓娓叙述,向读者讲述着作者对自然独到的观察和感受,讲述着一个边疆孩子独特的成长过程和心路历程。而显示作家书写风格的那种自然大气生动准确的文字,则将红河地区美丽迷人的自然风光,神奇多彩的民族风情融入在每一篇作品中,也将作者对这片红土、这条红河,以及生息于斯劳作于斯的淳朴山民的涓涓深情,融化于一个个极普通又极富情致的方块字中。于是,读者能够看到山、水、云、雾、田,花、鸟、虫、草、树在作者笔下尽展各自的风姿,尽现丰富的色彩,尽透灵动的气蕴,尽放大山的清香;能够看到天、地、人之间神秘的默契与和谐;也能感受到在作者泼墨挥洒的自然描写中涌动着的那份留恋、追怀和礼赞。

彰显民族文化,是《红渡船》在内容表现上的又一特点。

湘女是生活的有心人,也是民族非物质文化的收藏者。她从童年记忆的淘洗中,发掘红河沿岸多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文化,并将它们凝为文字,从而使这部散文作品充盈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内涵。走进作品,我们能读出通行于红河两岸的梯田稻作文化、贝玛文化、风情文化、民族宗教文化、边城文化等。在作者笔下,那个熟知哈尼族历史、精通哈尼族文化、能驱鬼祭神的莫批爷爷,可以说就是民族宗教文化的符号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象征。在诸如《第二只神蛋》《众神的狂欢》《远去的弦歌》等作品中,比较集中地对当地民族文化渊源和民俗风情作了详尽的描述,读这样的作品,无不是对民族文化事象的了解,也充分激发起人们或欢愉或悲怆的情感。

生动的人物描写,也是《红渡船》的特点。

那些深深嵌于作者记忆深处的红河之女、大山之子,都有着鲜明的特征风貌。聪明能干又漂亮的白鹇鸟阿花姐姐(《阿花的故事》),满肚子学问,通晓天文地理、农事季候的莫批爷爷(《第二只神蛋》),胆识过人而又亲和温情的红河老大和他的儿子(《红渡船》),勤劳智慧的瘸腿男人(《我的鸟语森林》,出没于大山深处的苦聪男孩尼卡(《树上的尼卡》)……这一个个人物身上,都不同地体现着边地民族勇敢勤劳、纯善朴实的品格和精神,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经历和命运,都给读者留下可供回味的韵意。我们可以从莫批爷爷博学睿智的谈吐中,看到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生成发展历史;可以从阿花姐姐艰涩的经历中,看到过早出嫁过早承担起家庭重负的少数民族妇女,其青春刚刚开始便结束的生存现状;可以从藏身于树丛中的苦聪族男孩尼卡、身居边远山区的乡村教师身上,看到那些离我们并不久远的民族地区的生活状态;可以从来自全国各地支援云南边疆的干部艰苦清贫的生活看到无私的奉献精神。可以说,作品中的人物,因其不同的社会角色,承载着边疆建设、边地开发的历史,承载着民族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历史,承载着民族生存状态的变化和经济发展进程的历史。

湘女正是通过她散文中的不同人物,重现了生活在大山中的人的生存状态和亘古形成的生活模式以及对人的生命状态的禁锢,精神力量的释放;重现了红河地区各民族亘古形成的宗教、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重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边疆的关怀、支持和开发的历史。作品由于有了这些丰富的内容而具有了鲜明的主题意义和凝重的历史感。

《红渡船》是一本值得我们认真一读的好作品,作者多重身份第一人称叙事的似断实连的新颖构思,象征性意象的运用所形成的散文的诗性特点,同样值得我们用心去品味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