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散文精选 - 禹庙古会众生相散文

禹庙古会众生相散文

早晨那点秋雨,仿佛是位匆匆的过客,临走深情地为芸芸众生留下金秋的清凉.

 起床后,拿起手机,信手一看日历,心中一惊,没成想老家的禹庙会到了,久在樊笼中的我便想凑空去探望双亲,顺便逛逛庙会,这也是每年的惯例。家乡所在地乃是所谓的华夏第一都——禹王古城。禹庙古会逢在每年农历3月和9月的21——23日。小时候,每逢庙会,就觉得像过节一样开心,头天晚上,就想着在庙会上吃些凉粉、包子、甘蔗之类的好吃的。哎,就连做梦,也流下见到美食难以咽回的口水。也难怪,小孩子嘴馋嘛!第二天,便缠着母亲早早出发……而今虽然习惯于超市购物,但到庙会上逛逛、看看,也别有一番风味,起码能找回儿时的感觉。

 吃完早餐,收拾停当,驱车出发.一路上空气中弥漫着丝丝的凉意,使人感到舒适,但无心留恋这一路的美景,回家的心情在飞驰,毕竟是近乡情更切。

 和往年一样,庙会上那叫一个人山人海。街边存车处各式车子排起了长龙,看车的大爷也不含糊,吆喝这个,招呼那个,趁此良机想挣两个.呵呵,人活七十,谁不为一口吃食……

 禹王街口处人声鼎沸,老远便看见围着一大群人.嘿嘿,爱凑热闹是咱国人的光荣传统!我急忙向前挤去,还以为是什么新鲜事物呢,原来是个耍猴的.三只随主人常年奔波流浪的猴子在配合主人的手势做些无趣的动作。再看那耍猴人,年龄二十开外,歪戴一顶绿帽子,头上好象还缠有纱布.不会是被猴给打的吧。不知是看客们不扔钱还是耍猴者本事不济,驻足看了一会,又想起小时候在街上看河南的游方艺人耍猴:那人嘛,倍整洁,有演出服!那猴,也是成年的大猴,一双猴眼活灵活现,闪着狡黠的光芒.换个面具,摇个纱帽翅的挺象那么回事.总是看了一场又一场,不忍离去。再看看眼前这位后人,唉,不上道……

 进入主街道,哇!人真多哎。路中间和路两旁都摆满了各式的摊子:卖遮阳帽的小伙头戴一顶崭新遮阳帽正在努力地招徕顾客:“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卖梨的脖挎一装钱的小黑包几乎要站到蹦蹦车顶了;卖玩具摊前,哄了一圈小朋友,一少妇正欲拉着嚎啕大哭的孩子走,孩子手里紧紧攥着奥特曼玩具不松手;卖所谓十元金项链的大婶正在娴熟地为爱美的姑娘们量体裁链;卖扳手锄头的摊主站在杂货上支应赶会者的挑选;凉粉摊前带小孩的妇女旁若无人地撩开衣服给孩子喂奶;卖处理裤子的大嫂正拿条软尺在为一赶集买货的老汉量腰围;买旧书的摊边围着一群小学生在挑挑拣拣,叽叽喳喳,俨然一副淘宝模样;街边照相馆搭着彩虹门,高音喇叭播放着刘欢演唱的:“我和你,心连心……”广场舞台上,剧团的女演员正随着锣儿鼓儿的节奏如泣如诉地演唱那《三娘教子》,台下围观的大爷大娘们也是擦鼻涕抹眼泪……

 我又向前挤去.哎,不远处有个小摊有点特别,近前仔细一看,原来是个卖油糕的小摊.一只铁锅灶上放着一口盛着热油的锅,有两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正在那儿默默地做着手里的'活计.老大娘一身黑薄棉袄,拾掇得很干净,手拿一铁丝做的"勺子"在锅中翻着那些正煮的生坯.老大爷的脸上竟然还有一丝的羞赧,一看就是那种常年在庄稼地里忙活、不常出门的红脸汉。他侧着身子坐在那儿做着油糕的生坯.也不知什么原因,光顾油糕摊的人很少,但二位老人依旧慢慢地做着手中的活计,默默地等着食客的光临……

 就在老人的旁边,一台刚买回的炒冰机上贴的保护膜还未撕尽.一家三口正兴奋地围在炒冰机旁,一位中年汉子正煞有介事地用竹铲在卖力地试炒,他的妻子系着围裙在一旁忙不迭地递材料,他们扎着一条马尾辫的女儿站在机器旁全神贯注地看着.或许,这台刚买的炒冰机是他们去年一年秋玉米的收成;或许,这台刚买的炒冰机是他们今夏赚点生活费的念想;或许,这台刚买的炒冰机是孩子读高中学费的指望;或许,这台刚买的炒冰机凝聚着他们一家对幸福生活的企盼。……

 这两个小摊离我是那么近,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我都尽收眼底,慢慢地心里生起了些许的感触.那两位煮油糕的老人会是那对年轻夫妇的晚景映射么?勤劳吃苦、生命不息、劳作不止的精神在这些社会最基层的劳动者身上得以最真切、最现实的体现.或许那首尹相杰唱的农民歌曲放在此处更恰当:为了吃上肉,为了穿上绸,为了住上楼,为了再向前走……

 茫茫人世间,生活着像黄土一样朴实的父老乡亲.我也是一凡人,平日也和他们走得很近,亲眼所见他们谋生之艰辛和不易.那一张张年老或年轻的面容,在无情的风吹日晒中变得是那样的干涩、黝黑,但他们生命不止、奋争不息,追求着幸福的生活.或许,禹庙会上众生相是劳苦大众生活的缩影;或许,他们当中有我们的父母、兄妹、亲戚和朋友,每每回忆起那些鲜活的面孔和笑容,记忆中充满着感动的忧伤……祝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