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散文精选 - 武汉一行

武汉一行

武汉一行

文/尘一粒

到武汉去,从武汉回来,总觉得应该用文字记录这一行。自己似乎应该写点什么,但又不知道该写点什么,只是觉得内心越发的沉重……

1

2017年9月19日下午,写了张请假条,安排了一下班级事务我就匆匆赶到姐姐家,为明天一早赶火车做准备。吃过晚饭,我查了一下从汉口火车站到高铁凯瑞国际酒店的详细路线,并截图保存下所有到达目的地的交通方式。读了一会书,便睡了。

凌晨四点醒来,我看了一眼手机,还剩下47%的电量,便给手机充电。待我上厕所回来,看看手机充了多少电,却再也打不开机了。我把充电器拔掉,手机黑屏,我把充电器插上,手机黑屏,我把手机开机,还是黑屏,我把手机关机,依旧黑屏。无论我怎么弄,它就如同这夜的颜色一样——一黑到底!我急了。

“俺姐,俺姐,我手机坏了!”

带着睡意的姐姐“嗯,咋啦?”

“我手机坏了,一直黑屏!”

二姐过来按住键,摆弄一番也没有办法。二哥也被姐姐喊醒了,手机在我们三个人手里一替一个的摆弄,它依旧以“黑脸”相迎。没有办法,那我就不用手机了。我抱着姐姐的手机又查了一下从汉口火车站到高铁凯瑞国际酒店的交通,“交通2号线”“光谷广场”“民族大道”“732路”“藏龙大道”我一个地点一个地点的记录下来,正在我抄写下一种交通方式的时候“那你拿我的吧”姐姐说。我觉得不合适,毕竟现在谁都离不开手机。“你先拿我的,这两天我用宝宝的,等你回来再修。”姐姐坚持让我拿着,我有点儿犹豫,但还是觉得拿着手机方便些。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都快六点了。我洗洗刷刷,六点钟便拿着姐姐的手机匆匆赶往火车站。出门前姐姐对我说“别急,好事多磨。”

2

刚到火车站,我便给同行的潘伟老师发了条微信“我在候车室了,你到了吗?”信息刚点击过去,他便就站在了我的面前。潘老师,颍上县新集子镇六联小学的校长,他的学校与我的学校仅一河之隔。没想到,两个一衣带水之人竟然在武汉相遇了。

火车、地铁、公交,20号下午三点左右,我们安全抵达武汉高铁凯瑞国际酒店的门前,与基金会的人员见面,办理了登记入住手续。进了酒店,我洗了个澡,便倒头大睡。五点左右,被舍友朱成林老师的门铃声吵醒了。我们俩互相介绍了一下,他来自安徽宿松,一位专门负责全镇电教工作的老师,也是宿松县最年轻的高级教师。六点,我们下去一起晚餐,一同吃饭的有来自最美梯田之称浙江丽水的项宗义校长,他是我国“一块肉工程”的“创始人”,有13年就被国家评为“最美乡村教师”的刘习聪,还有来自湖南凤凰古城的赤脚医生和民办教师隆九金,更有特级教师向宏佳,他光评职称的资料就整理了33箱。我安静地听着他们的讲述,内心无比敬佩他们的高度。

吃过晚饭,组织方给所有参评老师开了个简短的会议,对接下来一天半的活动进行了安排。21号一整天都是每位教师讲述个人的生命年轮,21号上午半天则是团队合作展示。

会议结束,潘校长、朱老师还有我三个人,一同到酒店前的湖边走了走。潘校长与朱老师互相交流着彼此的学校和各自的家乡,我也有一句没一句的插话。远处的灯光在水中不停地跳动,阵阵风混着青草和泥土的味道从衣肩穿过。喜欢这种感觉,有湖有水有人同行。回到酒店都已经八点多了,我太喜欢酒店里那盏复古的台灯了,在灯下看书时禁不住让朱老师帮我拍了张照片。等晚上朱老师睡着后,我关掉房间所有的灯,仅留这一盏灯、一本书、一支笔,还有一个我,仿佛回到了我的宿舍,只是这盏灯的光是如此的柔和、如此的温暖。读罢书,要起身睡觉前,我又拿着手机把这盏灯拍了又拍。就在几天前,我还在问“你房间的灯亮了吗?心灯呢?”也正如我当晚所写下的夜有所思“心敞亮则世界明亮”。我喜欢脑海里蹦出的“无厘头”,会记录下晨语偶得白日呓语和夜有所思,有思考、有践行、有自嘲、有冷讽、有无奈、有建设、有真情流露、有指桑骂槐……皆言吾心与遭际。

迫近24点,再次躺在一张888元的床上,太软和,平生的“倒床睡”反有点儿睡不着了。朱老师似乎也没有睡着,他在床上辗转反侧、翻来覆去。我既然睡不着就思考一下明天要讲述“生命年轮”的事,要在8分钟的自述里,尽可能的传达自己这三年在教室里的耕耘。想着想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睡着了。

3

21号早晨四五点钟,朱老师醒来看电视,我也醒了。玩了一会手机就去冲了个澡,唤醒自己的身体。待我洗刷完毕,朱老师也起床了。

六点左右,朱老师拿着稿子出去练习。我一个人在酒店里继续读昨天的那本《童年的消逝》,伴着那盏复古的台灯。七点多朱老师回来,十多分钟后我们一道下去吃早餐。

八点多一点,我们武汉场第二组已经坐满了老师。组织方发下了胸牌,我郑重的把“吴培”两个字撕下,细心地贴在左胸口。当主持人说“从安徽省先开始”,我当时就蒙了!本以为安徽省在整个武汉场中处于中间,我们都以为会是在中午快结束的时候和下午刚开始的时候,谁都没想到会是在早晨的第一个!合肥长丰的陶老师荣誉满身,她是第23号,第1位上场。我再次瞄了自己的左胸口,24号,第2个就是我了。我脑海里浮现的是曾经在学校读书时,我喜欢在2食堂2楼吃2个包子,在博文楼2楼或图书馆2楼看书,如今我又第2个上场,内心竟然有一种微妙的感觉。

自陶老师第1位分享,我就拿着笔和本,认真的倾听和记录。自来武汉前我就抱定了好好学习的态度,提前备好了去年大夏书系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本子,昨天与大家一餐饭后我就更加坚定自己的学习态度。老师门一句句经典的话语涤荡着我的内心,震感着我的心。

安徽的刘义桂老师说,教育度人度己。

安徽的潘伟老师说,一路走来处处是风景。

福建的黄香名老师说,读一本书不足以教育学生。

福建的梁文峰一路遇到恩师,那一位位老师都是他心目中的英雄。所以他在最后说道“要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英雄。”他在讲述时,曾经教过我的老师也一位位浮现在脑际,我的那句个性签名“每念及恩师栽培之意,惶恐不已,忧不及其待生之道也。”也不绝于耳际。

福建的谢兰珍老师说,最好的做法就是从自己开始。我不仅写下了他的这句话,也在这句话下画了一条线,因为我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从自己开始的。当然,我所做的不及他做的百分之一、千万分之一。我很兴奋能遇到这样的“做家”。

广东的胡天用老师说,乡村小学的科学课是无法保证的,只有我在哪里才能保证。胡老师自制教具,一个人待在实验室里没有饿感、没有累感,只有喜爱。他现场展示的能量转换机,赢得了评委和老师们的掌声。

广东的梁惠娜老师说,作为一个农村教师,仅仅教给学生知识,这样就够了吗?学生的能力提高了、成绩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感就提高了吗?这一个个问号敲扣在每一位老师的心里。梁老师在课堂教学上已经取得了全国人教杯的特等奖、编辑出版书籍,她说今后的研究方向在学生的心理方面,要做学生心里的一米阳光。

广东的谢平老师说,做一个有温度的引领者。我很喜欢“温度”一词,当时就被这俩字给融化了。

海南的李邦财说,大家成长了才是最好的。在我的印象中,李老师是那么的谦虚,反反复复说了好几次“需要提升”,即使他已经自己经营了一个工作室。李老师说自己有“很多迷茫”,也许就是这“很多迷茫”助力着成长。还有李老师课堂上的幽默感,更是逗笑了全场。中间茶歇,我和李老师把手紧紧握在一起,向他讨教“快乐作文”,与他交流课堂上情不自禁时的汗流浃背。

浙江的江灵凤老师说,我是最幸福的,因为我从事天底下最美的事业。

浙江的朱利锋老师,他的理想就是影响更多的老师做更合适的教育。“合适的教育”,这是一个令人听起来就向往的教育。然而“合适”一词,究竟是怎样的发生、发展和终结,着实难以把握。我非常喜欢朱老师,他人如其名,话更是如此,充满了思辨和独立思考,这种精神永远闪烁着光芒。我非常期待有机会学习他们学校的“山水田园教育”,他那一句句“大自然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能量。”“把身边的资源赋予教育的价值。”“我们最怕的是孩子没问题。”都足以发掘和践行。

浙江的张仕凯老师,一个入职三年就被评为高级的教师,如今工作七年,他说“网络就是最好的大师。”我对此身同感受,我也在虚拟的网络里收获了真诚的帮助和成长。我也将继续追寻着“网络大咖”的脚步走属于自己的道路。

喜欢浙江的周春微老师,坚守农村三十多年,发表散文、诗歌,出版书籍……我想,有机会要捧起周老师的诗集,感受她文字的旋律,向一颗诗心、赤心靠近。

听着老师们一天的讲述,我书写着、思考着、感动着。不禁发了条感慨,白日呓语我是来听各位老师讲故事的,我是来讲我们一群蚂蚁故事的!每一位老师都有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我真切地感受到每位老师都是一部传奇!

4

22号,上午半天都是团队活动。老师们从昨天进行的、陌生的环境中解脱出来,一个万无一失让所有人成了孩子,尽情的享受游戏的欢乐。

万无一失即根据组织方提供的道具,确保鸡蛋摔不碎。我们组是将吸管仅仅的缠绕在鸡蛋周围,并用四个勺子刚好将鸡蛋放在凹槽中,气球和勺子中间用木棒相连。我先是建议把剪刀坠在最下方,剪刀与“包扎”好的鸡蛋之间用透明胶留出简短的缝隙。这样剪刀先着地,鸡蛋着地的惯性就会减小,撞击地面的力也会被缓冲。此一条意见没有被采纳,我又提出了第二条建议。把透明胶的卷,粘在已经被勺子裹好的底部,这样透明胶的卷先着地,鸡蛋也能得到很好的保护。第二条意见没有被采纳,我就把包裹在勺子里的鸡蛋往上推了推,勺口与鸡蛋之间的距离更大了些。

我们组的潘老师站在椅子上,将鸡蛋高高举过头顶。我的眼睛一直在盯着鸡蛋,只听得啪一声,有的老师说鸡蛋摔碎了,有的说没有,地上的蛋清是之前其他组摔的。主持人让工作人员检验。我看着他用剪刀一下一下剪开透明胶,又扒开吸管,听得一声“没破”我紧绷的心少许轻松了些。

当我回到我们组当中,兴奋地告诉大家“没破”。刘老师双眼盯着我说“吴老师,如果我们组没有成功,你是有责任的。”我顿了一下,然后“嗯”了一声“确实我有责任”。因为在刚才最后的制作阶段,我说“我们都把问题复杂了!我们可以直接用透明胶粘住鸡蛋,把透明胶拉的足够长,长的潘老师站在椅子上鸡蛋捶到地上。”我的想法这一次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可是我们已经没有时间改了,只能做了一下简单地调整。但在摔的时候,主持人给出的要求是“鸡蛋过头顶”。当刘老师指出我的责任时,我首先是承认了,然后我又重新看了一下规则,PPT上并没有明确指出出“鸡蛋过头顶”,只是说鸡蛋摔不碎。当发现这一点,反思时,我提了出来。刘老师很激动的说她要发言指出PPT的规则与主持人的口头表述不一致,陶老师反对“你指出组织方的问题人家会不高兴的。”潘老师说“其他组都高过头顶,我们也要高过头顶。”朱老师没有讲话,我和刘老师都觉得应该指出来,刘老师还跑到主持人面前争取发言的机会。最终,只有两个组发言,我们组没有发言的机会。

团体活动之二是案例研讨,一***有五个案例,每个案例由其中的一个组员担当组长,负责组织研讨并上台发言。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教师的个人成长,拿到这个话题,我觉得我有话说,我想当组长。当拿到问题时,所有人都在沉默,刘老师去了厕所。我就毛遂自荐我来当组长,潘老师坚持让陶老师负责第一个问题的研讨和发言。陶老师一直拿着问题单,闷不做声。当主持人说“还剩下最后三十秒”时,陶老师说“这个问题就由吴培你来讲。”前三组老师上台发言,都是以“我”字打头,主持人提醒“接下来我希望听到的不仅仅是‘我’而是更多的‘我们’”。主持人如此说,第四组便以“我们”开始,下一组就是我了。在从位置上走到台前,我在犹豫是以“我”还是“我们”开头,我还是选择了诚实“我是在最后三十秒才被确定为组长的,我只能讲讲个人的成长。”我必须以一颗诚心来面对各位老师,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研讨时身边坐着两位老师,更因为我是带着一颗诚心来学习的。只有我真实的对待这个世界,世界才有可能真诚的待我。

第二个问题是刘老师主持的,关于留守儿童的辅导策略。关于这一点,老师们的做法都差别不大,我没能提出可建设性的意见和想法。但在刘老师讲到家校沟通和家长与孩子沟通时,我提出写信的传统方式。无论是老师写家校沟通信,还是父母与孩子写亲子信,这都是很好的沟通方式。

第三个问题是给出的一张学校课程时间表,拿到这个问题大家一致的意见是由潘老师主持,毕竟他是一校之长。在各位老师均发言完毕,我在单子上写了“狱警”两个字。因为这所学校的安排给我的感觉不是学校而是监狱,学生不是学生而是犯人,老师不是老师而是狱警。潘老师发言时并没有采纳我的建议,后来朱利锋老师说“这不是一所学校,是监狱”逗笑了所有人,我不禁双手拍在了一起。

第四个问题是关于农村缺少音体美老师的问题。陶老师看到这个问题就非常高兴,因为这是她的专业。在其他四位老师激烈争辩的时候,我插了一句“我能说说我的想法吗?”我提到了复式教学、全能教师培养,教师本人的学习、组建社团。最令我兴奋的是请农村里办喜事的唢呐团走进教室教音乐,然而被陶老师“这个肯定不行”一口否定。在其他组发言中,一位老者提到“请办喜事和丧事的唢呐团”,我与他的不谋而合,令我心满意足。

第五个问题是关于留守儿童缺什么的话题。这个话题由朱老师担任组长,显然他有些紧张,写字的右手在不停地发抖。老师们轮流发言,我只提到了一点“乡村孩子缺少交流。乡村孩子缺少的是与家人的交流,缺少的是长辈语言的呢喃呵护。因为家长对孩子更多的是冷冰冰的要求和呵斥。”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无论是外出务工的父母还是留守在家的祖辈,似乎我们都缺少一种爱能,爱与被爱都是一种能力。

5

匆匆吃过午饭,我与刘老师和潘老师一同从高铁凯瑞国际酒店赶往汉口火车站。在的士上,我把胸牌细心的揭下,郑重的贴在来时打印的终评通知函上。

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

后记

此次武汉之行,感触颇多。认识了一群人,少了点孤单,更让我感受到在中国的土地上有那么一股教育的力量!

就个人而言,唯一的遗憾就是在讲述生命年轮时,我把自己上班前夜写的那首《无题——致明天单位报到》没能完整的背出来:

卧听秋雨落,

仰观云霁移。

此生若浮萍,

任凭东流水。

而今一为别,

长作耕耘人。

昔日被人爱,

今则学爱人。

莫道田芜荒,

大爱万物长。

这是最初出发的地方,也是一直栖息的地方。

2017年9月24日? 0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