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和朱自清的文章,无论是散文或是随记语句意境都十分优美,让人感觉到八千里路的云与月,都走进了我们的心灵深处。
季羡林与朱自清都算是我国近代有名的国学大师了,他们的文学成就已如此之高,中国很难再有人成就于他们之上,这就不禁让人思考,那他们的师傅,又会是怎样博学的一个人?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中国最博学的人——陈寅恪。
读书奇才
陈寅恪先生189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他年轻时曾在多国留学,研习文化知识。
陈寅恪出生于一个富足的官宦家庭,父母从小就很重视对他的教育,读的都是世界一流的名校,生活条件也是非常好的.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陈寅恪却十分“不争气”的没有拿到任何一所学校的毕业证,而谁能想到就是没有任何文凭的他,在多年后居然成为了中国唯一的顶尖国学大师。
不得不承认,陈寅恪真的是一个盖世奇才,除了天资聪慧外,他日后的成就或许与他的父辈们也有脱不开的关系,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被曾国藩称为“海内奇士也”,被光绪帝称为“新政重臣”的改革者,同时也是清末著名维新派骨干。
而他的父亲陈三立的成就也不低,陈三立是诗坛泰斗,有着“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的称号,在父辈们参与的百日维新失败后,他们的政治生涯彻底结束,开始寄情于诗词,专心教导孩子们,正是父辈如此教导,陈寅恪才有着扎实的文学功底。
陈寅恪从小便喜欢读书,别的孩子睡觉玩耍的时候,他一个人默默的在一旁看书,别的公子哥挥霍金财的时候,他在学校念书,是个名副其实的“书呆子”。
12岁那年他被父亲送到日本留学,后又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上复旦大学,在大学毕业后他便选择踏上了到欧洲的求学之旅,即使家境殷实,他却依旧省吃俭用省钱买书。
陈寅恪的求学之路长达十六年,他先后去到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到各种世界一流大学求学,可是直到游学生涯结束,也没有拿到一张文凭。
国学大师
这样一个盖世奇才,又怎会因为无法完成学业而拿不到毕业证?
之所以陈寅恪没有一张文凭,仅仅是因为他只求学问,而不求文凭 ,但是即使他没有任何文凭能证明自己的学术,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质疑过他的功底,反而人们都很敬佩他的博学和勤俭。
在思想上,陈寅恪更是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他曾说过,读书若是只为了一个学位那并不难,两三年就能达到的成就,可是如果让自己在这两三中只单单被一个课题所困扰束缚住,则是得不偿失了,专心研读某一方面的知识,则会淡忘其他的知识,没有时间去学习更多。
当时的很多留学生只是为了拿一个学位,虽然都有着成为一代宗师的心愿,却总是投机取巧,选择简单的专业,得到了学位,可是却没有真才实学。
到那么多国家和学习游学,只有获取更多知识是他的目的,他的思想开放自由,从不被人束缚,他选择了和别人不一样的路,比大多数人更辛苦的路。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能用二十多种语言流利交流,更是在数学,物理等理科学科上有着惊人的成就,更是中国第一个阅读《资本论》德语版的人,每一个认识陈寅恪的人,都将他称为天才。
陈寅恪先生学贯中西,他一边守护着中华传统文化,一边引进着西方的先进文化,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许多认识他的大师都说,“跟陈先生的学问比起来,他们只能做他的一个小助理。”
陈寅恪是一个严谨细致的人,对于知识更是如此,他从小生活环境好,博览群书却又不尽信书中的话,总是保持着批判思维,在那个时代,这是非常难得的。
他总是会在阅读的时候给书中添加标注,看到什么总会有感而发的空白处记录自己的思想,可惜的是这些手稿很多在抗战期间不幸葬身于战火之中。
陈寅恪先生虽然是个文人,但是在抗战时期也非常有气节。在抗战时期,陈寅恪与当时一众文人更是有着为报效祖国献出生命的必死决心,为国捐躯,与战友们一起***赴国难,面对国家的情况,陈先生更是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遗憾离世
可惜的是,如此一位盖世奇才,在1969年10月7日,因病离世,距今陈寅恪先生已经离世五十余年了。
早在抗战时期,陈寅恪就因为没日没夜地学习工作患上眼疾,因为不愿在沦陷区教书而放弃了治疗的机会导致右眼失明,开始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
好不容易熬到了新中国成立,却又遇上了“十年特殊时期”,成为了重点批评对象,当时的他已身患重病双目失明。
在1982年的一天,他不小心摔断了腿,只能瘫痪在床。后来中印战争结束,到了商量边界线问题时,没人知道该查阅什么资料,该如何谈判商议。这时已经失明瘫痪的陈寅恪站出来,凭借着自己的记忆给政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他生命中的最后两百天里,他躺在床上,骨瘦如柴,泪流满面,终于在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先生,痛苦而无奈地离开了人世。
陈寅恪先生,这些年来也逐渐成为了一个文化坐标,如今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可能并不那么了解陈寅恪先生,只不过陈寅恪先生早在德国留学时,就被尊称为“我国最有希望的读书种子”,在这近百年来,他的学术在历史文化领域是无人能超越的,是真正的“大神”级的存在,他的个人魅力和风骨更是中国读书人应该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