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散文精选 - 朱自清《春》中各段顺序的秘密

朱自清《春》中各段顺序的秘密

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常常考到两个题,一是“桃树,杏树,梨树”这三个词语能不能够调换顺序?二是《春》的最后三段,能不能够调换顺序?这两个题都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少老师都很重视这两个经典题的分析、练习。

其实《春》的各段之间也有内在的逻辑顺序,也是不能够换位的,可以让学生认真地讨论一下以锻炼分析能力。

比如第一段之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实际上,这是从时间上看,这时还是冬天。因为春天还没有到来,才会盼望。从冬写春,意味深长。而第二段之中,“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这时是春天刚刚来临的样子,所以这两段之间是非常明显地不能够调换位置的。

第三段写“春草图”,第四段写“春花图”,这两段之间的逻辑性也是非常强的。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时的春草是早春的春草,一般说来,春草肯定比春花更早让人觉察到,所以把“春草图”放在“春花图”到前面描绘是比较合适的。而把“春草图”放在“春醒图”之后也就很好理解了。

作者把“春风图”放在“春草图”和“春花图”后面,也是别具匠心的。试想一下,如果作者最先描绘“春风图”,春冬之交的风,那时还比较寒冷,没有那么温暖可爱。但是花开草长之后的风不但温暖,而且还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这风中还传来阵阵鸟儿高兴地歌唱声,这风中还有牧童悠扬的短笛声,有这些美好事物烘托的风就比春冬之季的凛冽寒风有了更多的美感,更多的温暖,更多的内涵,当然就能更加体现春风的美好意蕴。

同理作者把“春雨图”放在“春风图”后面,也是有同样的考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农家非常欢迎的。从“树叶子绿的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可以看出春雨不但让万物复苏,充满生机,还让万物具有了和谐安宁的美感。

作者把“迎春图”放在最后也是非常有意义的。首先作者写在“春草图”时就开始有人的参与,如“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为后文迎春埋下伏笔。在现实生活中,“春花图”应该有许多人的参与才是,比如说踏青赏花,不知为什么在这一幅“春花图”中却没有写人的句子,只是把花当作人来写?在“春风图”中有人的出现,如牧童的出现。在“春雨图”中,也有人的出现,如“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所以,前面几段有了这些人物出现的铺垫,在“迎春图”中的人的出现就更加自然了,更多了,如“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这样贯穿起来看这一段中的人伤的出现,就不显得那么突然了。而且这些人在作者的心目中,他们是来“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个各的一份儿事去”,不是纯粹去玩的,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这个“希望”二字就用得非常之好,作者在春天美景中表达的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情感,也就非常自然的表现出来了。这时作者的情和景达到了非常高度的融合,春天的美,不仅美在自然,而且美在有无限的希望,美在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

有了前面各段的层层铺垫,层层描绘,各段之间严密的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最后三段“赞春”的出现就显得非常自然了,而且这三段的内在联系也非常紧密,许多资料书中对三段的论述、分析都非常多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纵观全文,作者对《春》各段之间的顺序的安排是经过了严密的构思的,非常值得师生们去慢慢地品味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