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贞女峡
在阳山(今广东阳山县)西北的洭水上,因峡西有一座高山叫贞女山而得名。传说中有女子几个人在洭水采螺,后来不幸遭遇了狂风暴雨,女子们被困在水中,化而为石,高7尺,状如女子,这座山因名为贞女山,峡为贞女峡。
二、风伯飞廉
飞廉以善于行走而为纣王效力,周武王击败了纣王,飞廉殉国自杀,天帝为他的忠诚感动,用石棺掩埋他,并使他成为风神。汉以后飞廉与箕伯逐渐融合,并由民间人格化,形成了"白须老翁,左手持轮,右手执箑,若扇轮状"的固定塑像帽。
唐以后,因风伯的主要职能是配合雷神、雨神帮助万物生长,所以受到历代君主的虔诚祭祀。然而风伯也常以飓风过境毁坏屋舍伤害人命,形成自然灾害,因此被视为凶神。中国民间传说中常以女性形象出现的风神"封姨",就主要体现了风对植物生长的危害。
三、巫山神女
赤帝女(南方天帝)之女,名曰瑶姬,未嫁而死,葬于巫山之阳,精魂依草,实为灵芝。?有一年,巴蜀遇到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水。大禹开始受命治水。他一路凿山通河,来到巫山脚下,准备修渠泄洪,不承想触怒了一只在巫山上潜修了多年的蛤蟆精。这只蛤蟆就使用法术阻挠大禹开山。
大禹措手不及,被打得人仰马翻,在当地人的指点下,他决定去向巫山神女瑶姬求助。瑶姬敬佩大禹不求回报但求以利天下的精神,哀怜背井离乡、倾家荡产的灾民,就传授给大禹差神役鬼的法术,并赠给他一本能够防风治水的天书,帮助他制伏了蛤蟆精,止住了飓风。
之后,瑶姬又派遣侍臣将巫山炸开一条峡道,令洪水经巫峡从巴蜀境内流出,涌入大江。饱受洪灾之苦的巴蜀人民终于获救了。神女关爱三峡人民,唯恐长江之水再度泛滥,遂化为神女峰,永驻三峡。
四、忖留
传说渭水中有一个名叫忖留的神,鲁班造好了桥后,他想与鲁班说话,又说:“我的样子很丑,你善于画像,我不能出来。”于是鲁班就拱起手说:“您把头伸出来见我就可以了。”忖留就在水上伸出了头,鲁班暗暗地用脚在地上画像。忖留察觉了,就又没入水中,所以桥上就留下了一幅忖留的画像,画了这位神仙背以上露出水面的情景。
五、丁令威化鹤
丁令威是汉代辽阳鹤野(今亮甲附近)人,曾是辽阳刺史。他为政廉洁,爱民如子,两袖清风。为官之馀,他的最大乐趣就是养鹤。丁令威任职时期,适逢洪灾,人民四处逃荒,十室九空,哀鸿遍野。丁令威不忍见百姓处于水火之中,就私自下令,打开官仓赈济灾民。在当时,私开官仓的属于不赦之例,丁令威也就难免杀头之祸了。
丁令威被绑赴法场,要求临刑前再见见他的鹤。监斩官便差人把他家的一只白鹤牵到法场。往常这只鹤见着主人,总是展开翅膀翩翩起舞。可是,此时白鹤见了主人却两眼垂泪,不住地对空长鸣。只听半空中也传来一声鹤鸣,接着又有一只白鹤凌空而下,那正是三年前飞走的一只。
两只鹤象久别的好友重逢,互相吻颈叙谈。这时监斩官命令刀斧手开斩。只见两只鹤展开了双翅交叉在一起形成一板平云,丁令威不知不觉地稳坐在了上面。刹时,法场上狂风四起,飞砂走石,天昏地暗,还没等刽子手刀落,丁令威已乘着两只鹤腾空而去。白鹤驮着他飞到了太平府灵虚山去学道……
千年以后,有一只雪白的仙鹤飞到辽阳,落在鼓楼东边的华表柱上,久久凝望着这座饱经沧桑的古城。有一位少年看见了,觉得蹊跷,拿起弓,搭上箭,就要射那鹤。这时,白鹤飞起,一边低空盘旋,一边作人语吟诵道:“有鸟有鸟丁令威,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然后,冲天而去。
据传,原来辽阳城东门外的升仙桥,旗仓附近的华表仙桩,还有城东七十里外的华表山都是丁令威留下的仙迹。
扩展资料: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所记大小河流有1252条,从河流的发源到入海,举凡干流、支流、河谷宽度、河床深度、水量和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冰期以及沿河所经的伏流、瀑布、急流、滩濑、湖泊等等都广泛搜罗,详细记载。
《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出身于官宦世家,他也先后在平城(北魏都城,今山西大同市)和洛阳担任过御史中尉等中央官吏,并且多次出任地方官。
郦道元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并且爱好游览,足迹遍及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安徽、江苏、内蒙古等地,每到一地,都留心勘察水流地势,探溯源头,并且阅读了大量地理著作,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
他认为,地理现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经过历代的更迭,城邑的兴衰,河道的变迁和山川名称的更易,地理著作必须不断充实完善。他参阅了437种书籍,通过自己的实际考察,终于完成了《水经注》这一地理巨著。
百度百科-水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