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散文精选 - 有关永不止步散文题目

有关永不止步散文题目

一 大气磅礴

1 出人意料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摘引自余秋雨《文化苦旅·都江堰》)

谁都知道,巍巍长城历来是我们祖国的骄傲和象征。长城,从秦朝开始建造,经过历代的整修,至今依然横亘于祖国的北疆。古老的长城,是历史的见证。中华民族所有的屈辱与苦难、成就与辉煌,它都历历在目。但华夏大地还有没有比长城更值得骄傲的工程?余秋雨以作家的睿智肯定了答案的存在,果断地推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首段惊世骇俗、不同凡响,出人意料而又大气磅礴,因此,就有了下文长城与都江堰美轮美奂的对比,有了都江堰——千年收伏战的胜景壮观。

2 篇首概括

“六朝金粉足能使他名垂千古,何况它还有明、清两代的政治大潮,还有近代和现代的殷殷血火。”

(摘引自余秋雨《文化苦旅<五城记南京>》)

南京作为历史名城,经历过洗礼,饱受过苦难,创造过辉煌。从古到今,多少墨客骚人,为文赋诗,都有好多精彩的开头,但作家余秋雨却用如椽之笔高度浓缩了南京一千多年的历史,把它作为开头第一节,这就显得大气、霸气、帅气,也给读者强烈的震撼、深刻的思考和无尽的遐想,为后文写寻找南京的奇崛怪异和抒写南京的气势恢弘打下基础。这样扣人心弦的开头,谁还愿意卒读呢?其实,余秋雨在《五城记开封》里也有这样的开头:

“它背靠一条黄河,脚踏一个宋代,像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眉眼间仍然器宇非凡。

这里对开封的地理位置、形象气质都做了高度的概括,虽只短短一句,但开封像一座巍然耸立的雕塑神韵气派毕现。

3反复对比

“前些年,美国刚刚庆祝过建国200周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开幕式把他们两个世纪的历史表演得辉煌壮丽。前些天,澳大利亚又在庆祝他们的200周年,海湾里千帆竞发,确实也激动人心。

“与此同时,我们的苏州城,却悄悄地过了自己2500周年的生日。时间之长,简直有点让人发晕。

“入夜,苏州人穿过2500年的街道,回到家里,观看美国和澳大利亚国庆的电视转播。窗外,古城门藤葛垂垂,虎丘塔隐入夜空。

“在清理河道,说要变成东方的威尼斯。这些河道船楫如梭的时候,威尼斯还是荒原一片。”

(摘引自余秋雨《文化苦旅·白发苏州》)

文章一开始,作家就把苏州置于世界大背景下去对比。先是跟美国比。美国才200年国庆,居然庆祝得辉煌壮丽。再跟澳大利亚比。澳大利亚也是200年国庆,热火朝天得千帆竞发。苏州可是有着2500年历史的古城,2500:200,“让人发晕了”吧。你美国、澳大利亚该排到哪个后生辈分上,自个掂量着去吧。

还嫌不够,又跟威尼斯相比。威尼斯算什么?当苏州“河道船楫如梭的时候”,你“威尼斯还是荒原一片”哩。

这三比就比出了一个古老苏州、白发苏州来。开篇气势之大,扣题之巧,让人叹服。开头和结尾

人们常用"凤头"来比喻文章的开头。文章开头一般来说有六种常见方法:

1、开门见山。

写事,清清楚楚、简明扼要地交代人、地、时和一件什么事,或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什么人参加一次什么活动。写人,就介绍什么人,与自己是什么关系;状物写景,就直接了当地写什么物,什么时间,什么景。如:今天的作文课上,老师为我们表演了一个魔术——纸蕾开花。

(描写心情开头)如:听说今天要做实验,我兴奋极了,一直在盼望着那上课铃声的响起。

2、提出问题,设置悬念。

通过提出问题引起读者兴趣,然后再娓娓道来。如(1)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自己的每一个手指头是一个人的话,那会有多精彩呢?今天我就用灵巧的双手来创作生命——“手指人”。如(2):你相信一根普通的蜡烛也会有神奇的魔力吗?也会给大家带来无穷的情趣吗?今天我就带领你一起来领略这神奇的现象。

3、倒叙。

先交代事情的结局,再写事情的起因、发展。

如(1):瞧,这是我创作的“手指人”,他们多像一个快乐的“五口之家”!当我仔细欣赏时,不禁想起了它的诞生过程。

如(2)“成功了!成功了!”望着在水中绽放的纸蕾,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3)杯底朝天,水没有流下来!若非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

4、渲染气氛。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让人一见这情势、这氛围,就会猜想将要出场的人物、将会发生的事情。如:“哈哈……”“嘻嘻……”一阵阵笑声伴着加油呐喊声不断传入我的耳朵里,你听了一定很好奇吧,告诉你吧!我们班正在玩推手游戏呢!

5、描写环境。

环境是人物的舞台,是事情发生的背景,开头写好环境会令人宛如身临其境。如:教师里静悄悄的,同学们一个个拿着画笔,不停的忙碌着。他们在干什么,原来正在进行“手指人”的创作呢!

名言、警句、诗歌的引用法冰心的《每逢佳节》一文开头引用了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入题新颖、感情真挚,点明了思念海外亲人的题旨。

6、说明情况,描写比赛的镜头。

这样开头会让读者对下面发生的事情,出现的人物、景色,心中有个准备,便于更好地了解你写的内容。如(1):最近,我们班最流行的游戏活动就是推手比赛。这还得从我们的作文课说起。如(2):瞧,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正瞪着眼睛、鼓着腮帮用力地吹呢!这是怎么回事呢?哈哈,原来我们正进行有趣的吹气球比赛呢!

文章开头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不过提示了其中常见的几种。在写作当中,有时并不能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兼而有之。究竟使用什么方法开头,要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考虑,要从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通篇安排整体设计,选择最恰当的开头方法。

结尾没有固定的公式。一篇文章如何结尾,要根据文章的中心、内容、结构和体裁决定。常用的结尾有以下几种:

1、水到渠成,自然结尾

作文记叙完毕,文章也就结尾,不要再额外添加小尾巴。这样让人感觉到自然、利落。

如:经过一个小时的创作,我终于完成了。望着那有趣的“手指人”,我心里真是高兴。

如: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沉浸在有趣儿的实验中。

2、首尾呼应式结尾

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这样的结尾在文章结束时自然而然地呼应了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完整紧凑。

如:“铃铃铃”,下课铃响了,但是同学们的兴头正足,教室里的加油呐喊声依然此起彼伏。

如:现在你该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了吧?

3、借景抒情式或抒情结尾

作者受到美好的人或事物的感染,结尾由衷地抒发内心的情感。这种抒情式结尾,能引起读者感情的***鸣。如:明媚的阳光洒在操场上,风儿拂过同学们的脸庞,蓝天下回荡着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如:这次比赛,我虽然没有挤进前三,但友谊第一,我真的很快乐。

如:我爱我自己,更爱我聪明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

4、议论式结尾,揭示出深刻道理。

这样的结尾一般用来总结全文,升华文章的主题,即我们常说的画龙点睛。

如:俗话说的好,“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次比赛我输了,可是我相信只要肯努力,掌握比赛技巧,下一次冠军一定会是我!

如:通过这个实验,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适度,只有充分掌握了准确的尺度,才会获得成功。

如:端详着自己的杰作,我不禁深深地领悟到:成功来自辛勤的劳动。

5、邀请读者同享游戏快乐。

如:怎么样?你是否也心动了,那就约上几个伙伴一起过把瘾吧!

如:听了我的介绍,怎么样?你悟出其中奥秘了吗?那就动手做一做,实践实践啊!

6、描写或含蓄结尾。

如:比赛结束了,同学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操场,操场的上空还回荡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

如: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还乐此不彼,那一阵阵欢声笑语回荡在教室的上空,留在了同学们的心田……

文章结尾与开头一样,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而且没有固定的模式,以上提供的方法仅供参考,写作时要根据内容与中心的需要恰当运用,不能生搬硬套。

二、结尾的方法。? 文章结尾的写法很多,适合我们用的主要有四种。? 1.自然性结尾。? 一般讲,按事情的结局自然地结尾,只要交代清楚事情最后是怎样结束的就行了,这种结尾的特点是自然、简洁、朴实。? 举例? (1)《我扮演“大灰狼”》一文,作者记叙了自己扮演“大灰狼”的情况。它的结尾是:? 演出完了,老师们都夸我演得很出色,我听了心里甜滋滋的。? (2)《中秋节看月食》的结尾:? 今天我总算开眼界了。我对月亮一笑,跨进屋里,钻进被窝,甜甜地睡着了。?

2.总结性结尾。? 这种结尾方法是对所记叙的内容加以总结、归纳,提炼出一个中心,或使原来已表达出的中心得到强调,使读者对全文的立意、中心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印象、认识。? 举例? (1)《我的家乡》的结尾:? 我的家乡啊!无论是白天,还是傍晚,你总是那么繁荣、美好。(2)《参观养猪场》的结尾:?通过参观,我感到这些知识光从书本上是学不到的,只有把书本和实际联系起来,才能学得更生动,更好。? 3.启发性结尾。? 这种结尾,不在叙事,而在抒情、说理,往往是用借事说理或托物抒情的方法来突出中心,留给读者思考和回味的余地,引导读者自己去领会文章所表现的深刻意义。? 举例(1)作文《拜年》通过几个小学生到老师家里拜年的事,写了一个辛勤工作、热爱下一代的教师的形象,记叙了他们对自己老师的真挚的感情。结尾是这样的:? 离开夏老师家已经很远很远了,但夏老师那亲切的话语,慈爱的面容,还在我身边回响,在我眼前闪现……? (2)《参观玩具展览馆》的结尾:? 这天晚上,玩具展览会上那些五光十色、栩栩如生的小熊猫、大象、机器人……仍浮现在我眼前。怎样才能把这些“未来世界”的幻想变成现实呢?我久久地思索着,怎么也睡不着。? 4.呼应开头式结尾。? 好处是使文章结构紧凑、完整,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 举例? (1)有一篇作文《生动的一课》,它的开头是:? 每当天空出现彩虹时,人们都会赞不绝口。而我却不以为然,认为天上的彩虹比不过我们实验室里通过棱镜折射而形成的彩色光带,因为那光带比彩虹鲜艳,比彩虹动人。? 作者接着记叙了一堂自然常识课,课堂上,同学们通过光学实验懂得了天空中的彩虹是怎样形成的道理。结尾写道:那色彩的光带呀,背后有一座知识宝库,它比彩虹更鲜艳,比彩虹更动人。? (2)《草地夜行》一文这样开头: 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草被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 最后这样结尾:? 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我仿佛看到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