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以民为本,以德治国知识也许改变不了纷争的现实,思想也许拯救不了动荡的社会,但是,智慧的光辉可以照耀一个民族走向理性,走向成熟,走向正确的道路。在春秋末年的大动荡中,孟子,这位来自一个小国的思想者,在百家争鸣的潮汐中四处奔波,在诸侯混战的烽火里四处碰壁,用他的言论和行为让儒家的理论体系逐渐丰满,也让中华民族思想的百花园更加生机盎然。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的先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难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流传后世的“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成为中华民族母教母爱之典范。孟子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系统地学习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学成以后,孟子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曾带领学生游历了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孟子始终是位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他相信人性思想的光辉,相信只有施行仁政才能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梦想。孟子继承弘扬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主张的仁政,具体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但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民本思想,就是以民为本。孟子认为人民是社会和国家的根基,人民创造的财富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统治者维持统治的基础,民心的向背决定天下的得失。统治者只有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治理好国家。要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就必须做到经济上富民、惠民;政治上宽民、爱民;思想上教民、化民。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在自己的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会为非作歹,触犯刑律。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说:“诸侯有三宝:土地、人民、政事。”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他认为,仁政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在社会的剧烈动荡中,孟子幻想了这样的一种小康社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他的这些想法遭到当时许多人的冷嘲热讽,可他全然不顾,坚信小康社会最终会实现。这种思想,源于他对当时人民苦难的思考,源于他对当时暴政肆虐的观察,在战国群雄逐鹿的那个混乱时期,孟子的这些思想,无疑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启示意义。孟子始终是位积极的人生思考者,他提倡并相信人间的正能量,并从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的高度,提出了以德治国的主张,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孟子这种思想的发展演变。孟子根据对社会的观察,提出一套关于“人”行为的准则:“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无此四者,非‘人’也。”尽管孟子对人行为准则的诠释,来源于孔子的“仁”和“道”,但其进步之处,是将孔子侧重个人修养的“仁”和“道”,发展为一种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什么是道德规范?孟子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他还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孟子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鉴于对人性的尊重,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他不仅指出仁爱是人天生的本性,而且强调恶是人性的丧失,是否有良善之心,是人与禽兽最本质的区别。孟子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在那个群雄逐鹿的时代,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明知王侯们有称霸的野心,有嗜杀的本能,孟子坚持用“人性本善”去感化他们,当曹交问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坦然回答:“然”。这种关于人性的探讨,顺应了当时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对自我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孟子是位执着的梦想者,他坚持自己的主张,坚信自己的理想,坚守自己的信仰。孟子在奔波中游说于各国之间,游说于各个雄心勃勃的王侯之间,面对他们统治的野心,征服的欲望和豪取的行为,孟子高高举起“仁”字来感化社会。但是,在春秋战国那样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战争是争夺天下的唯一法宝,有哪个王可以耐心施仁而化天下?孟子的学说,没有施展的空间,孟子的坚持,没有实质的进展。孟子宏大的治国韬略无人采纳,心忧天下的宽广胸襟无人理解,他的意见和主张被认为“迂远而阔于事”,他在65岁以后,只能沮丧地退居老家,站在高岗上独自品味着孤独的寂寞,安静地授徒讲学,以期待自己的理想得以传承,并留给后人的是一部充满了乐观思想主张的著作《孟子》。《孟子》有七篇传世,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宋朝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一书,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气势盎然。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能够在精神上看淡天地,能够做到藐视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孟子》一书,广泛阐述了孟子在当时动乱朝代的政治见解、主张、礼乐的治道、音乐的今昔观、经济与文化等各方面政见,让我们能够更全面了解孟子以及孟子思想的精髓,剖析时代的性质。透过《孟子》一书那恢弘的叙事篇章,我们可以感触孟子那充满屈辱和坚韧的历史,读出他的铮铮铁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文字中间,矗立着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这是孟子的“人”,充满着浓郁的正能量:当生与义不能兼得,他宁可取义,也无意苟且偷生;当死与不义不能同避时,他宁可赴死,也不愿躬行不义。“舍生取义”,那是一个民族昂首天地的浩然正气,激励过多少仁人志士,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等等。几千年来,“亚圣”孟子这些掷地有声的文字,在历史的长河中释放光彩,成为永远充满魅力的不朽思想。来源:中华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