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5月7日,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戴宾德纳特·泰戈尔是闻名的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哥哥、姐姐也都是社会名流。泰戈尔在这样一个文坛世家环境的薰陶下,8岁开始写诗,12岁开始写剧本,15岁发表了第一首长诗《野花》,17岁发表了叙事诗《诗人的故事》。才华横溢的泰戈尔从小就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1878年,他遵父兄意愿赴英国留学,最初学习法律,后转入伦敦大学学习英国文学,研究西方音乐。 1880年回国,专事文学创作。 1884年,离开城市到乡村去管理祖传田产。 1886年,他发表《新月集》,成为印度大中小学必选的文学教材。这期间,他还撰写了许多抨击美国殖民统治政论文章。 1901年,泰戈尔在圣地尼克坦创办了一所从事儿童教育实验的学校。这所学校在1912年发展成为亚洲文化交流的国际大学。 1905年,泰戈尔投身于民族独立运动,创作了《洪水》等爱国歌曲。《人民的意志》被定为今日印度的国歌。 1910年,泰戈尔发表长篇小说《戈拉》。 1916年,发表长篇小说《家庭和世界》。 1912年,泰戈尔以抒情诗集《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1913年发表为人们所熟知的《飞鸟集》和《园丁集》。 20世纪20年代,泰戈尔曾多次出国访问,并与世界各国文化名人一起组织反战的和平团体。 30年代,当德、意、日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的时候,泰戈尔拍案而起,向全世界大声疾呼:“在我离去之前,我向每一个家庭呼吁——准备战斗吧,反抗那披着人皮的野兽。” 1941年,泰戈尔与世长辞,享年80岁。
诗集
《故事诗集》(1900)、
《吉檀迦利》(1910)、
《新月集》 (1913)、
《飞鸟集》(1916)、
《边缘集》(1938)、
《生辰集》(1941);
重要小说有
短篇
《还债》(1891)、
《弃绝》(1893)、
《素芭》(1893)、
《人是活着,还是死了?》(1892)、
《摩诃摩耶》(1892)、
《太阳与乌云》(1894),
中篇
《四个人》(1916),
长篇
《沉船》(1906)、
《戈拉》(1910)、
《家庭与世界》(1916)、
《两姐妹》(1932);
重要剧作有
《顽固堡垒》(1911)、
《摩克多塔拉》(1925)、
《人红夹竹桃》(1926);
重要散文有
《死亡的贸易》(1881)、
《中国的谈话》(1924)、
《俄罗斯书简》(1931)等。
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绍到中国,现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尔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