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散文精选 - 柳侯祠观后感

柳侯祠观后感

 秋残十月,微风吹起阳光下树叶晃动的影。坐在窗前,品一杯暖茶,徐徐翻动书页,淡淡的忧伤在心底流淌。

《文化苦旅》。嗯,真的很苦,很悲。

走过柳侯祠,仿佛望见了柳宗元当年的艰苦。政治上的失意,几度的贬谪,他却仍然不放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默默地奉献自己。他先是在永州待了十年,日子过得孤寂而荒凉。亲族朋友不

来理睬,地方官员时时监视。十年后的一纸诏书把他从永州贬到了柳州,柳宗元没有绝望,挖井,办学,种树,修寺庙。一切能为百姓做的他都做了 。他已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却又迷惘着自己的价值。

眼眶有点湿润,在如此的绝境中,很难想象,柳宗元是凭着怎样的一份信念坚持了下来,或许是那份爱民的热忱吧。胸口又有点疼痛,柳宗元的所作所为看来都是小事,可当时的中国,又有几个这样的柳宗元?这么大的一个中国,怎么就这样埋没一个文人?毕竟,柳宗元是伟大的,哪怕在中华历史上他是显得多么渺小,他所遗留千年的精神永远令人映像深刻。

柳宗元是一个个体,但在中华历史上他绝不是一个“个案”。是的,中国少一个文人算不了什么,可是,中国所缺少的,真的就是这么几个文人么?什么也不怕,就怕文化人格的失落。中国,太寂寞。

或许用寂寞来描述柳宗元、来描述中国过往的愚昧有点悲剧的色彩,可它着实带给人悲苦的情感。眼泪不知怎么的又漫了上来,心口微微泛疼。又有谁能够想网象,中国这个古老的民族,独自承受了多年的风风雨雨,却没有东西能够支撑起它——那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撑。

柳侯祠的旧石碑模糊了,新石碑又续上去。可这些传承着我们华夏文明的碑文,却没有人来破读。我不知道中国还能这样走过多少个年轮,可是文化内涵的空虚,已成了最大的悲哀。

这么庞大的一个民族,怎么可以就因为这么些看似不起眼的细小而支离破碎?

好吧,它们不细小,也不是不起眼。已经有很多人把目光放到了这些上来,不是么?那么,为什么我的双眼含着泪花呢?我的心中更多的是愤恨与忧愁。

好了,悲伤是一时的,奋斗是永远的。要相信,总有一天,眼中的泪花会变成嘴角的微笑。

看看这个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