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散文精选 - 柳树作为景观树,古人有多爱它

柳树作为景观树,古人有多爱它

物以稀为贵,景以特为佳,秋季额济纳旗的胡杨、香山的红叶因颜色独特,而受到游客的钟爱,成为了赏秋的主角,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美景,它们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过去非常常见的杨柳就是其中的一个,几千年来,作为皇家园林指定的景观树,被无数的文人墨客所咏诵过,关于它的故事也非常多,传说皇帝隋炀帝曾为它赐姓,还有人因为喜爱它而改了自己的姓氏。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据说柳树成为千年来园林景观树的首选,是因为隋炀帝的原因,他在开凿京杭大运河时,有人建议在运河两侧栽种柳树,隋炀帝不仅接受了这个建议,还为柳树赐姓“杨”,跟帝王同姓(所以我们经常说的杨柳其实是柳树,并不是杨树和柳树),应该说隋炀帝的榜样作用,让柳树开始被人们所钟爱,成为了皇家园林景观树的第一选择,又因为它适应温度的宽泛,南北方都可以大量种植,直接导致柳树成为了最普通的树种。

除了隋炀帝,南北朝时期的梁简文帝还为柳树写诗:“落花依度幰(xiǎn),垂柳拂行轮。”,元朝的诗人、画家萨都剌游西湖的时候,看到岸边的垂柳,曾有:“垂柳阴阴苏小家,满湖飞燕趁杨花。”

正是因为古代帝王的一些行动,我们现在才有了可供追捧的古树名木,西安古观音禅寺的千年古银杏树据说是唐太宗所种。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隋炀帝历史地位的原因,还是因为杨柳树寿命的原因,超过千年的柳树非常少见,并没有人记录京杭大运河上哪棵柳树是隋炀帝所栽,游客想去寻找也不容易。

历代诗人咏柳成时尚:

从古至今,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有咏柳佳作,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真正的咏柳不见柳,其实诗经中就有咏柳的句子“杨柳依依”,唐朝以后,咏柳已成文人墨客必选题目,从踏青开始,连民间数九歌中都有与柳树相关的句子: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更有人因为春季看不到杨柳发芽而抱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人们热衷喻柳:

我们最常听到的“柳叶眉”,是形容女子秀眉如柳叶一样细长,“杨柳细腰”形容女子身材的柔美,苏东坡则表达得更加直白:“枝上柳絮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甚至连金庸先生作品中的小龙女都自称姓“柳”,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过以李商隐的情诗为主基调;

自古名人多爱柳:

文人大多喜爱植物,我们知道郑板桥、苏东坡喜爱竹子,陶渊明喜爱菊花,其实爱柳的名人更多,陶渊明曾亲自栽种五棵柳树,然后自号五柳先生、欧阳修也亲自植柳,因此被后人称为“欧公柳”、拉萨大昭寺的“唐柳”是文成公主亲手所栽、《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因在泉水边栽柳,所以有“刘泉居士”的美誉、河西走廊的“左公柳”是左宗棠派军队所栽,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现代最有影响力的画家丰子恺、最后一位帝师陈寅恪也都以爱柳著称,他们的书房分别叫做“小柳屋”和“寒柳堂”。

这些其实都还不算什么,爱柳成痴的当属春秋时期的这位,他因爱柳而把自己的姓氏改成了“柳”,他就是能“坐怀不乱”的柳下惠,他原姓“展”,据说是现在“展”、“柳”姓的先人,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连孔子和孟子都对他非常尊重,孔子称其为“被遗落的贤人”、而孟子更是称其为“和圣”,活了一百多岁,堪称奇人。

柳树因适应自然环境能力强,生长迅速,所以一直被人们当作湖、河沿岸、道路两侧的景观树,不过由于一些游客对柳絮过敏,再加上柳絮四处飘飞,也会增加城市清洁工人的工作量,还会带来一些其它的风险,所以在城市景观树名单中,柳树的排名越来越靠后,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相比于其它城市景观树,一棵树的经济价值动辄成千上万,柳树显然不入流,它的价值低廉可能也是一个原因,在这种思想的带动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柳树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到那时春季想要“沿河看柳”,就只能到老一些的园林里了。

过去柳树的作用比现在重要,是跟生活息息相关的,成材可以用来建筑房屋、生活工具,废材还可以用来烧火做饭,取暖等,尤其是春天,柳树发嫩芽时,除了嫩柳叶能吃,柳枝也是儿童制作“柳笛”的原材料,制作柳笛不仅需要一双巧手加体力,还要有一定的肺活量和音乐细胞,在玩具匮乏的年代,是学生消磨课余时间的最好玩具,同时也是锻炼孩子动手能力的一种游戏,而且安全系数也比较高。

春天杨柳能给大家带来生命的气息,夏季是我们外出旅游时,可以让游客拂柳乘凉,其实秋季金黄的柳叶也是非常独特的,只是因为过去随处可见,都已经习惯而被游客所忽略,随着城市的改扩建,能够见到杨柳的地方正变得越来越少,一般需要到古老的园林里才会有,当然杭州西湖、北京颐和园、苏州园林等是最好的赏柳之地,尤其是想要看到上百年的古柳。

青城的龙泉公园,古柳秋意正浓:

不过对于呼和浩特市的小伙伴来说,一个好消息就是有着近百年历史的龙泉公园,里面的古柳秋意正浓,湖岸边的老柳树婀娜多姿,满地是金黄的柳叶,引来无数游客,这几天正是最佳赏柳时间,有兴趣的小伙伴不要错过。

其实在任何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里,现在还都能找到这样赏柳的地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栽种的越来越少,古柳树会出现后继无“树”的尴尬。

那么你的家乡有这样的地方吗?欢迎留言,谢谢!

温馨提示

柳树是植物中少有的雌雄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