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散文诗集 - 蓝花读后感

蓝花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蓝花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蓝花读后感 篇1

 暑假里,我按学校的要求,看了《蓝花》,有很多感想。

 在《蓝花》这篇小说里,竟然连“帮哭”也成了一种谋生的工作,还将年轻时的盛况和年老时的力不从心作了对比描写,看了令人感到心酸,产生了同情;正好我最近又坐了飞机,所以对《坐飞机》印象深刻,它写出了坐飞机时的真实感受,如从飞机上往下看,人像蚂蚁、房子像模型、好玩的积木;《难忘与你同行》真实反映了行动的艰难,和大家形成一个团体产生的力量;《老骥》描写了“大洋马”有灵性,与主人心心相英心灵相通的感情,它能知道人的意思。这一篇篇文章都很精彩。

 除了看学校指定的书外,我还看了《上古神话演义》(四本)、《兴唐传》(四本)通俗易懂的历史书,使我初步了解了中华民族起源、强盛的那段历史,增强了我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蓝花读后感 篇2

 小说的主人公是银娇奶奶。故事讲述了她悲惨的一生。这个与“哭”相伴相随了一辈子的女人,为了生活,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她头插蓝花,以给人帮哭为赚钱手段,一天天一年年,从一个少女哭成了白发老太。然而,命运却偏偏跟她过不去。就在她怀着憧憬,拼命地赚钱时,丈夫抛弃了她,女儿也不幸夭折。她失去了支撑的精神支柱,但坚强的女人并没有被击倒,依然插着蓝花,四处漂泊帮哭。她用哭声倾诉着心中的苦楚,直至老到哭不动了,回到曾经给她无数伤痛记忆的家乡,在一个寂寞的雨天,孤独落寞的离开了人世。

 银娇奶奶的一生是苦难飘零的,就像一片树叶一般,柔弱的没有来起来反抗不公的命运,只有用哭声来发泄。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银娇哭得这么好,她心里有苦,是个苦人!”

 “田野很静,静静的田野上,轻轻地回响起一个小女孩幽远而纯净的哭声。”

 银娇奶奶的人生苦难让我在读小说的时候陷入了深深地同情之中,让我为她的痛苦而痛苦。

 可秋秋的成长又让我欣慰不已,一个人经常是因为认识了一些特别的人,经历了特别的事而成长。那秋秋呜呜咽咽的哭声停留在心中,怎么也品不出个滋味。

 村中的人的冷漠和秋秋的温暖成了再鲜明不过的对比,却混在一起,也许只有化作田野上的悠悠恸哭,才能真正诠释这份美丽。

蓝花读后感 篇3

 “我回来了……回家……”我回味着这句话,回味着那背着蓝花包袱的银娇奶奶,心里真不是滋味。

 银娇奶奶是《蓝花》中一位很老很老的主人公,她的故事可多了,怪不得秋秋一有空就去找她。其实她自己就是一个故事,一个长长的迷人的故事。

 她以帮哭为生,银娇奶奶帮哭在当地已经是家喻户晓了,不管谁家去世了人,她都会把自己哭成泪人,谁劝也劝不起来,所以那时只要谁家办丧事都会请她。

 银娇奶奶东奔西走,经历了千辛万苦出去挣钱,盖起了大房子,她为了丈夫和女儿能活得体面些,又一次去了江南,可当她回来时,丈夫已经扔下女儿并抛弃了她们。从此她们母女两互相依靠——相依为命。

 现实对银娇奶奶是很残忍的,很不公平的。不久她的小巧又永远离开了她,这对银娇奶奶来说是天大的打击。这以后,银娇奶奶话也没有了,成天坐在河边等她的女儿回家……

 有一次,可以说是银娇奶奶最慎重也是最后一次帮哭了,那天她在小河边,用清清的河水好好洗了脸,洗了脖子,洗了胳膊,换了新衣裳,从田埂上采了一朵蓝花插在头上就去了。

 一天,两天,三天……一个星期过去了,家家烟囱里冒着淡淡的炊烟,可银娇奶奶家的烟囱再也不冒烟了,她的手也冰凉了,眼睛闭上了,她去世了。带着蓝花去找小巧了……

 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正是银娇奶奶的写照吗!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为别人做点什么呢?哪怕是一小点。

 看完《蓝花》,我的眼睛模糊了。

蓝花读后感 篇4

 我读完《蓝花》这本书,发现里面充满了怜悯,飘散着悲哀的气息,凉丝丝的。故事中的银娇奶奶,好可怜。她穷,只能靠自己为别人帮哭,干这些晦气的事情。她可怜的女儿小巧,在很小的时候跌入池塘,永远的睡着了。最后银娇奶奶走了,还带着那朵帮哭时带着的小蓝花。我想:“银娇奶奶也许是想带着曾经所有的怨恨,无声无息地走了。可是,把她当成奶奶的小秋永远忘记不了她那张熟悉的`脸庞。

 蓝花的爱包含着这位老奶奶多少心意,多少泪水。那份爱,永远飘荡在每一个人的心田。每个人都会离去,一生当中都会碰到过种种困难。可是秋秋却用自己的那份爱和那束蓝花,表示对银娇奶奶的尊敬,希望她能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幸福快乐。

 这些爱,都散发着淡淡的蓝花香。我不知道每一个人是否真心爱过一个人,献出自己最崇高的爱。人有不同,爱有深浅。有一些只是在某种利益上对这个人好;有一些却是用心交流,相互传递爱。不用说,人人都想要第二种爱。可是,到最后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本性,选择了第一种。只有最纯洁的爱,才能感动人心。如果假惺惺的,也只是图有虚表罢了。每个内心深处都有美好的东西,能够把握好爱。好比是一朵纯洁的小蓝花,它也同样在抒发自己的感情,自己的爱。我们也应该,用心去感受。

 只有纯洁的爱才能永驻人间。

蓝花读后感 篇5

 当我打开《野风车》读到《蓝花》这一篇时,立刻被这开头吸引住了。

 老婆婆叫银娇。这个名叫银娇的年轻寡妇一直为人家帮哭,因为哭得好,曾经在村中名震一时。但突然有一天离开了,直到面脸都爬满了皱纹才又默默的回来。最后一次帮哭,显然没有了以往的铿锵有力,而是软弱无力,甚至令人质疑:这还是那个家喻户晓的银娇吗?村中还记得她的人已经很少,老人显得更加孤苦,只有一个叫做秋秋的小女孩,每天银铃似的在她身边笑着,缠着老人讲从前的故事。她太老了,人们都嫌弃她,她为别人帮哭了一辈子,眼角已被常年的泪水沤烂,而当她离去时,只有秋秋留下了伤心的泪水。“田野很静,静静的田野上,轻轻的回响起一个小女孩悠远而纯净的哭声……”此情此景,想低头轻轻的叹息,又想抬头遥望远方,仿佛可以听到,那哭声仍如银铃般,却比任何一种声音都更能催人泪下。

 文中曾说,没有人知道为什么银娇哭得那么好,只说她心里有苦,是个苦人……一个苦人,必将也会以苦字来结束自己的一生。只是那呜呜咽咽的哭声,停留在心里,怎么也品不出个滋味。村中的人的冷漠和小女孩的善良成了再鲜明不过的对比,却混在一起,也许只有化作田野上哭声,才能真正诠释这份美丽。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如今的老人再也不会像文中的银娇奶奶那样孤苦无依了。而我们,也只是在清新纯美的故事里,咀嚼属于那个年代的生活的味道。

蓝花读后感 篇6

 这是一本非常好看的书,这本书里的文章全部都是获得过冰心儿童文学大奖的,这里面的文章都特别的感人。下面我就来说一说我最喜欢的故事吧。

 我就来说一说《雪狼白蹄儿》。这个故事说到,“我”和小舅,去雪山上找舅舅,发现了一条小狗就把它抱回了家,后来过了几天才知道那不是一条小狗而是一头狼,后来几天里他们把它(那只小狼)蒙着眼睛把它送走了,可是过了几天它又跑回来了无奈之下只好把它养着了,就给他取名叫白提儿。后来有一天他就走了,有一天,“我”和小舅遇到了狼群,后来还是白提儿救了我们。

 我们在书上在电视里看到的狼很坏,其实狼也不怎么坏,我知道狼是食肉动物,可是它会报恩,如果你救了它,和它(狼)陪养了深厚的感情或者从小养育了他,如果你遇到的什么危险它一定会拼死来救你,不要以为它会吃了你,如果你给它包扎伤口它反而会报答你的。我希望大家不要用憎恨、排斥的目光来对狼,有的时候狼仁慈的目光让你以为他就是一条小狗。

 只要有生命就一定有感情,哪怕是一些食肉的动物,他们也有感情,就如我们家养了一只小猫,已经三个月了,我和他的感情也与日俱增,一开始我把它抱回来它就害怕过了一个月后它已经和我成为了好朋友了。我们要知道动物也有感情的。

蓝花读后感 篇7

 我最近看了一篇曹文轩的短篇小说,小说的名字叫《蓝花》,故事情节非常感人,我一会儿就把它看完了。

 这本书讲了一个叫银娇的哭丧婆的故事。银娇小时候就父母双亡,被五奶奶收留,五奶奶死了,他的家人开始哭泣,忽然银娇跪了下来,也开始哭,而且她哭的比别人都好,她不停的“数落”五奶奶的善行。后来她被雇佣去给其他去世的人家哭丧,她哭得很好,因为她哭的声音很洪亮,她会数落别人的善心,而且不会把丑事说出来。

 后来她和一个教书的先生结婚了,生了一个叫小巧的女儿,银娇要出去一年为别人哭丧,一年后银娇回来了,可是那个先生却与自己的学生结婚了,她只能带着小巧离开了家。不幸的是,小巧在过河的时候被淹死了,以后的每年,银娇都会坐在一条小船到那的小河上撒一些钱,说是给小巧的零花钱。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那时悲苦的人不止她一个,银娇不只是在为别人哭丧,也是在为自己的父母、为小巧、为五奶奶哭,更是在为她自己的命运哭泣。

 现在已经没有了哭丧婆这个职业了,因为现在的人们都很幸福,像银娇这样悲苦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蓝花读后感 篇8

 《宝蓝的花》是林清玄先生的一篇儿童散文,这篇散文严格来说是一篇出色的状物写景散文,其对景色的刻画之细致让人有种乐此不疲去阅读的魅力。“宝蓝色的萝卜花,又是一望无际,心情为之震慑不已,那蓝色的萝卜花,花形有如蝴蝶,随风翻飞,蓝得像是天空或是大海。”这一段的设想有些天马行空,从儿童的眼光开始对这一片的萝卜花开始展开想象,突然意境大开,一片萝卜花怎么会是大海怎么会是天空,其想象凸显的大胆让人觉得有种孩子的顽皮性。一腔童趣跃然纸上。

 “我走入萝卜田里,屏住呼吸,感觉自己快要被一片宝蓝色融化了,这时,看见几只嫩黄色的蝴蝶正在蓝花上飞舞、采蜜,使我有一种天鹅飞翔于蓝天的想像。”这一段将自己开始融入情境之中,朦胧地引导我们的开始走向一个审美的角度,开始让我们学着去审视这片景色的美。但是又显得并不是那么深奥,就对意境构成的要素而言采用蝴蝶,蜜蜂等让孩子们熟悉可以想见的意象构建美的图画,再引领孩子去了解,这样一个情境如何的美,自然这样的美是让我们有一种翱翔于蓝天的感觉,而且是一只天鹅。就孩子的角度看,显然迎合了孩子想象的需要。从文学角度,他有表现了儿童散文的理趣性。

 这些审美角度让孩子在读的时候逐步深入,从童趣,理趣这个一感性一方面理性的方面发现其中的趣味性,对眼前的景色,林先生给孩子一步一步的台阶引导他们遨游在幻想的天空,显然本文的趣味性紧紧扣住孩子喜欢幻想,开始展开,让人越读越想读。

 然而,没有思想中心的文章不称之为散文,没有知识性的散文不称之为儿童散文。本文给孩子传递的是什么样一个知识呢?这点是让本人实在喜欢的一点。其实给孩子传递知识,不仅仅如现在一些文章传递的全是一些科普知识,一个技术上的知识。这种知识使得孩子思想僵硬化。是将孩子完全当做一个储物袋,讲一本又一本的字典,十万个为什么塞给孩子。而林先生给孩子传递的是一种方式,是一种学习,乃至以后生活的方式。要去思考,只有思考,每一天的生活学习,都是有意义的。自然林先生又没有那么故卖关子,让孩子迷茫。孩子们在幻想的天空遨游之后,至少得有收获,得有着陆点。于是林先生,直接告诉了他们的目的地。那就是“惟有寻求美的心和真正的美相撞击,我们才会在平凡的萝卜花上,看见蓝宝石、天空与大海的光辉呀!”

 简简单单地告诉孩子,怎么样在一片普普通通的萝卜园里去畅想遨游的快乐,那就是有寻找美的心,和真正的美。所以要孩子保持那种对美的幻想,开朗的性格。

 可以说这篇文章既体现了文章的思想性,又体现了趣味性。既不让文章肤浅没有内容,又不至于让孩子看不懂文章真正的含义。所以我对于本文可以说是乐此不疲的读了一遍又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