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散文诗集 - 静文化具体是指哪个方面 有没有静文化的散文或诗

静文化具体是指哪个方面 有没有静文化的散文或诗

中国的静文化

从哲学上来说,一静一动构成了整个世界及其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动和静是事物存在的两种形式,本身并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或静或动,自有其内在规律在起作用。但是,对这一对兄弟,中国人似乎更钟情静一些,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喜欢静、追求静成为了中国人的普遍心态。在灿烂的中国文化中,“静”牢牢占据着统治地位,不可撼动。

中国文化的主流且能普遍反映人们精神发展的当属诗文。中国诗歌有一个特征就是多抒情诗而少叙事诗,从流传的诗文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诗人(乃至国人)的精神世界,而对静的描述、表现乃是中国历代诗文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只要品味一下这些诗歌,就知道人们对静是怎样的一种态度了:

入若耶溪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在诗人笔下,若耶溪是幽静的:空水悠悠,云霞出岫,蝉噪鸟鸣。幽静的若耶溪也确乎是诗人所喜欢的。但是诗人没有直接去赞扬这种幽静,而是以巧妙的笔法来表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诗之所以千年来被人们交口称赞,就在于它不仅仅告诉了人们一个事实,这里是一个幽静的王国,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了诗人对幽静的欣喜,一个“逾静”,一个“更幽”,显现出诗人的乐不可支和沉醉了。诗中运用反衬的写法,即以有声写无声,以动景写静景,确实比直接说这里幽静要好得多。诗人为什么如此喜欢这里的幽静?他在诗的最后明确地说了出来:长年悲倦游。看来,诗人喜欢静是有着深刻原因的。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是一个很不愿受到拘束的人,其人、其诗都是豪放不拘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他留给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但是,豪放只是李白的一方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诗人便变得那么不豪放了,而是显现出其本性的另一面来:在如霜的月光下,诗人享受着静谧,思念着家乡,真如他所说的,将思念通过明月,带到遥远的故乡。静带给了他很多很多,既有写作的灵感,又有灵魂深处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豪放之大家苏东坡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铜琵琶、铁绰板的咏唱,也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深深感叹。两位大诗人的创作实践告诉我们,世上很难找到一个彻底的豪放者,婉约似乎才合乎更多人的本性,就如辛稼轩,也在豪放的同时写出了赞扬静谧的诗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乡村、月夜、清风、鸣蝉构成了乡间特有的宁静的画面,而诗人对这种风光的喜悦溢于言表。这好像与他“醉里挑灯看剑”的壮志不相符合,却是真实的伟大的诗人——辛弃疾的一部分。

诗经·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一首意境很美的小诗,给我们展现的是一种美好的爱情。诗人给我们描绘的是一个热恋的男子的火热的情感,但这里没有冲动,没有叫喊,没有疯狂,一切都是静悄悄地发生着,有的只是一种内心的喜悦和幸福的甜蜜。诗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寂静的城隅、发出亮光的彤管、心上人相送的香美异常的荑草、躲在远处的姑娘。诗人为了将这种场景表现得更加感人,干脆将那个美丽的姑娘叫做“静女”,一个痴情而又有几分顽皮的姑娘,尽管她的内心是热烈的,她的行为、气质却给人以文静的感觉。一个“静”字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情感。在几千年的历史上,评价一个女孩子,文静与否往往成为了重要标准,静成为了与女子紧密相联的文化符号。。

久而久之,静竟然成为了文人们的一种精神上的选择,特别是文学创作上,静几乎被所有的文人表现过。李白《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中一片寂静;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现的是一片无名的惆怅;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描写的是寂静中的深思;韦应物的《滁州西涧》虽然写了黄鹂鸣叫,但人们强烈感觉到的仍然是一种少有的宁静;陶渊明厌恶了官场,回到宁静的家乡,心绪才得以平缓下来;朱自清内心烦闷不已,可是在宁静的荷花塘边散散步,欣赏一番宁静中独具丰姿的荷花,心中便平和了许多。而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乃是一篇对“静”的赞歌。总之,静是文学家门的心灵希冀,是他们对官场、对社会极度失望后毫不犹豫的选择和志趣追求。

中国历来有一类诗歌,就是以写月亮为主。诗人们为什么对月亮有着如此不一般的感情呢?是月下的景致特别美,还是因为什么?原因当然有很多,而关键的原因就是月代表着宁静,月下的世界就是一个安静、平和的世界,那是诗人精心营造的一个精神世界,这里是宁静的,诗人可以暂时忘却白日的世俗生活,忘记给自己带来无限痛苦的喧嚣。躲进小楼成一统,不,躲进月光小国成一统,诗人们就成了这个小国的国王。

其实,不仅仅是文人对静有着特殊的感情,几乎所有的民众都受到了静文化的影响,静成为了人们作修身养性处世的基本准则、观念。这些我们可以从现存的一些成语中可以看出。

风平浪静 更深夜静 更深人静 更阑人静 树欲静而风不止 夜深人静 夜阑人静 夜静更深 夜静更阑 鸦默雀静 四海波静

以上是描述事态的。

静观其成 以静治动 静中取胜 冷眼静看 静极思动 静观默察 恭默守静 偷闲躲静 一动不如一静

以上是表明处事方法的。

动静有常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娟好静秀 仪静体闲

以上是表现气质心态的。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平心静气 六根清静

以上是揭示修身养性的道理的。

从哲学的高度看,静与动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矛盾,且现代科学的发展和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本没有绝对的静,一切事物在本质上是动的,只是动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但这些理论在中国文化面前好像显得很苍白。国人固然承认动与静的同时存在,但思考问题时则多半用一种静止的思维。在大家的认识中,静才是事物的根本,静是事物的原态,动起源于静,又最终归于静,静是人们普遍欣赏和追求的。对动和静的关系,人们认为动与静当然可以看成并列的关系,所以有“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说法。但是,动在很多情况下与静并不般配,所以又有“百动不如一静”、“一动不如一静”的说法,动与静的地位就很明显了。甚至在有些情况下,人们认为动只是人们达到静的目的的手段而已,“以动写静”就是这种观念的产物。“静观其变”,变就是动,它也只是人们静观的对象而已。可见,人们在认识深处是将“静”理解为比“动”要高一个层次的。

为什么国人对静情有独钟?这并不是人们没有感受到动的存在,相信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至于感觉不到这个世界的动态发展。但静的意识却在国人意识中倔强地生根、开花,实在很值得人们玩味。

静这种认识、文化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和强化应该是汉以后的事情了。但是,这种认识的源头是很久远的,如果要追究,那源头大概就是老庄的哲学了。老庄哲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无为,对待不可知的自然、社会,要很好地保护自己就要坚持无为的做法,像孔子那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不明智的,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而无为的结果则自然会清静,所以老子告诉我们“大音希声”。从表面上看,希声当然是很静的,但其在效果上却达到了大音的境界的。西汉王朝建立后,黄老学说一下占领了统治地位,这种求静怕动的思想更加发扬光大,历史上任何一次变革在民间并不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变革者也很难得到人们的拥戴。

其二,中国历来是一个以农业文明为主的国家,不像许多游牧民族乃至很多以迁徙为乐的民族,即使人们身体中有一种想去尝试一番迁徙的因子,但土地是不能动的,这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于是人们就只有守住这片土地了,尽管它很可能势贫瘠的。即使很多穷人没有土地,长期的文化熏陶也使他不愿(久而久之便是不敢)远离家乡的。所以,即使是一些曾经外出游历过、闯荡过的人,他的根总是在那个养育过他的小村子,他不论是发了财,还是一事无成,最后都要回到那片属于他的故土,说得好听的是故土难离、说得自然色彩浓一点叫做叶落归根。家乡是一个宁静的港湾,是治疗人们心灵创伤的最佳去处。告老还乡,解甲归田,少小离家老大回,几乎所有的人生轨迹都是如此,最终的结果是叶落归根,那里才是最安静的,人们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国人舍动而求静,表面上是一种心理现象,其实是一种文化现象。受这种文化的影响,国人往往表现出闯劲不足的毛病,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便是这种文化影响下的普遍心态。当然,追求内心的宁静本身并没有什么不是,但这种追求过了头后,就成为了一种制约人、阻止人不断前进的消极因素了。

静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它既可以表现自然界的静谧,也可以表现人们内心的宁静,还可以理解为人们的清静无为。这些,构成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实,在今天这个时代,要获得一份静已经是一种难得的奢望了,环境的日益恶化,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对利益的孜孜追求使人们总是在喧嚣中煎熬,这也是现代人总是不快乐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