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散文诗集 - 萧红的作品与秋虫为伴

萧红的作品与秋虫为伴

1.作家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1911 年6 月2 日生于黑龙江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1942年1 月22 日病殁香港。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田娣等。幼年丧母,父亲性格暴戾,她只有从年迈的祖父那里享受到些许人间温暖,寂寞的童年形成了萧红性格中孤独、敏感、矜持而又倔强的一面。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 作品《火烧云》、《祖父的园子》现已入选小学课本。

[编辑本段]一、早年生活

1911年(农历五月初五),萧红出生于呼兰县城一封建地主家庭。远祖张岱,于乾隆年间从山东省东昌府莘县逃来东北,到萧红祖父张维祯一代才从阿城县福昌号屯迁到呼兰。

萧红父亲张廷举,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长期担任官吏,具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思想。他对萧红冷漠无情,促使萧红最终走上背叛地主家庭的道路。母亲姜玉兰,生一女三子,萧红是第一个孩子。1919年8月母亲病故。

同年12月,父亲张廷举续娶,继母梁亚兰对萧红姐弟感情一般。

萧红乳名荣华,学名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乃莹。她深得祖父张维祯的喜爱,经常带她到后花园玩耍。由于受到祖父以古诗为主的启蒙教育,使萧红从小就打下较好的文学基础。

1920年萧红进入呼兰县立第二小学女生部读书,1924年升入县立第一初高两级小学。她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作文尤其突出。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呼兰县也掀起反帝爱国热潮,萧红第一次参加学生运动,上街游行、示威,声援上海工人、学生的爱国斗争。

1926年萧红小学毕业,因父亲阻挠、逼婚,没能继续上中学,辍学在家。经过一年的顽强抗争,父亲被迫妥协。

[编辑本段]二、求学

1927年秋季,萧红考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

在萧红在哈尔滨读初中期间,由六叔介绍,与哈尔滨道外三育小学教师汪恩甲订婚。

在第一女中,萧红除喜欢绘画外,还广泛阅读中外文学作品,校刊上发表过她署名悄吟的抒情诗。1927年冬,哈尔滨学生联合会组织反对日本在东北修筑铁路的游行,学生们情绪高昂,纷纷请愿。萧红在这一抗日爱国运动中表现得坚定勇敢,一直站在斗争的最前面。

1929年祖父去世,萧红十分悲痛,因为祖父是她最亲的人。祖父去世后,她对家庭已没有感情和留恋。

1930年秋,萧红初中毕业。她不顾父亲反对,毅然背叛家庭,逃婚来到北平,并进入女师大附中读书。

1931年2月初,因无经济供给,生活困难,萧红只好离开北平返回呼兰。春节后她随家搬到阿城县福昌号屯,被迫与外界隔绝。在福昌号屯的这段生活,为萧红后来进行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她的一些小说、散文就是以这里为背景写的。

[编辑本段]三、结识萧军

1931年10月,萧红从阿城逃到哈尔滨。在走投无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违心地与汪恩甲一起住进道外十六道街东兴顺旅馆同居。半年后,萧红怀孕,临产期近,汪恩甲却不知去向。

萧红困居旅馆,处境艰难,只好写信向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编辑裴馨园求助,并因此结识青年作家萧军。两人一见钟情,互相爱慕。裴馨园、萧军、舒群等人给了萧红很大的帮助。

1932年8月,松花江决堤,洪水泛滥市区,萧红得以离开旅馆,摆脱困境,到裴馨园家暂住。不久她住进医院分娩,孩子生下后因无力抚养而送人。出院后,萧红与萧军住进道里新城大街(今道里尚志大街)的欧罗巴旅馆,开始***同生活。

因没有固定收入,二人仅靠萧军当家庭教师和借债勉强度日,生活非常困苦。但他们患难与***,感情融洽。

1932年11月,萧红、萧军从欧罗巴旅馆搬到道里商市街25号(今道里红霞街25号),有了自己的家。

[编辑本段]四、走上文学之路

1933年3月,萧红参加了中***党员金剑啸组织的赈灾画展,展出她的两幅粉笔画。同时,在萧军的影响下,萧红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可纪念的枫叶》、《静》、《春曲》、《偶然想起》、《栽花》等是萧红最早(1932年)创作的诗歌。

《幻觉》是萧红认识萧军后,创作的一首诗歌(1932年7月30日),后发表在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国际公园》上(1934年5月27日)。

1933年4月18日,完成第一篇纪实散文《弃儿》(载长春《大同报》副刊《大同俱乐部》)

1933年5月21日,完成第一篇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作品通过描写王阿嫂一家的悲惨遭遇,愤怒地控诉了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这篇小说发表以后,她陆续发表了《看风筝》、《腿上的绷带》、《太太与西瓜》、《小黑狗》、《中秋节》等小说和散文,从此踏上文学征程。

“牵牛坊”是画家冯咏秋的宅院,因院内种植牵牛花而得名,是位于道里水道街(今道里兆麟街)的一处平房。萧红、萧军经常到这里参加左翼文化人的聚会,常来的还有罗峰、白朗、金剑啸、舒群等人。通过与他们接触,使萧红开阔了眼界,增加了文学知识,而且还受到了一些***产党员爱国进步思想的影响。

萧红的文学创作开始于1932年,到她去世,只有9年的时间。在这短短的9年中,她创作了三部长篇小说《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三本短篇小说与散文合集《跋涉》、《桥》和《牛车子》;另有《商市街》、《萧红散文》、《回忆鲁迅先生》等三本散文专集,以及一些散见于报刊的作品。萧红独特的创造在于她打破了现代文学中小说通常的叙事模式,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并以其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散文化结构及诗化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促进了现代小说观念的更新,使小说取得另一种特殊意义的存在。萧红小说正是以其深沉的悲剧意蕴和独特的文体风格在我国现代文坛上独树一帜,构筑了一个独具韵味的艺术世界。

本作品中编选的小说大多是经较典型的“萧红体”作品,其中的《手》和《小城三月》还是她短篇小说中的代表作。《逃难》、《马伯乐》等幽默的讽刺类作品在萧红的创作中并不多见,既是学术界萧红研究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也是读者较少阅读的。但从这些作品中可见萧红多方面的创造才能,因此我们也将其选入,作为这一类作品的代表。

目录:

小说

萧红及其作品

王阿嫂的死

广告副手

生死场(节选)

牛车上

朦胧的期待

逃难

黄河

后花园

北中国

小城三月

呼兰河传(节选)

马伯乐(节选)

散文

永远的憧憬和追求

欧罗巴旅馆

雪天

他去追求职业

家庭教师

来客

提篮者

饿

搬家

最末的一块木柈

黑“列巴”和白盐

度日

飞雪

他的上唇挂霜了

当铺

买皮帽

广告员的梦想

新识

“牵牛房”

十元钞票

同命运的小鱼

几个欢快的日子

女教师

春意挂上了树梢

小偷、车夫和老头

公园

夏夜

家庭教师是强盗

册子

剧团

白面孔

又是冬天

[编辑本段]著作书目

《跋涉》(小说、散文集)与萧军合著, 1933(自费出版)

《生死场》(中篇小说)1935,上海容光书局;1980,黑龙江人民

《淌薪帧散文集》1936,文生

《桥》(小说、散文集)1936,文生

《牛车上》(小说、散文集)1937,文生

《旷野的呼喊》(短篇小说集)1940,上杂

《萧红散文》1940,重庆大时代书局

《回忆鲁迅先生》(散文)1940,重庆妇生活社

《马伯乐》(中篇小说)1941,重庆大时代书局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1,上杂 1954,新文艺;1979,黑龙江人民

《手》(小说)1943,桂林远方书店

《小城三月》(小说)1948,香港海洋书屋

《萧红选集》(中、短篇小说集)1958,人文

《萧红选集》1981,人文

《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萧军辑,1981,黑龙江人民

《萧红短篇小说》1982,黑龙江人民

《萧红散文选集》1982,百花

《萧红》(中国现代作家选集)1984,人文

《萧红代表作》(短篇小说集)1987,人文

[编辑本段]萧红故居

萧红是中国30年代著名女作家,有代表作《呼兰河传》。萧红故居,坐落在呼兰县城南二道街204号,始建于1908年。萧红故居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萧红故居是中国三十年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出生地,现辟为萧红纪念馆,1986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为清末传统八旗式住宅,青砖青瓦,土木建造,修复后的萧红故居青砖院墙,院门面东而开,正门门楣上悬“萧红故居”横匾,乃陈雷题写,院内五间正房,东西间陈列萧红祖母用过的部分物品;西两间屋展出萧红生前照片、中外名人留景、题词、信函,迎门堂屋摆放着萧红故居原貌沙盘,院内有一座2米高汉白玉的萧红塑像,后花园西侧有碾房一座。

在迎门堂屋中间摆设着“萧红故居”原始的砂盘模型。西屋两间做了展室,墙上悬挂着萧红生前的照片和中外名人参观萧红故居的留影三十多幅。还悬挂有美国研究萧红的学者葛治文先生、日本前野淑子女士以及著名瑞士女作家赵淑侠女士,加拿大女作家陈若曦女士的题词;有国内著名作家萧军、端木蕻良、舒群、罗烽、白朗、方冰、方未艾,著名书法家廖敬文等人怀念萧红的题词与诗作。在展览的书柜中陈列着萧红的著作、传记小说、“张家的族谱”、研究萧红的论文集;北京“吟红社”搜集著名的艺术家、作家、诗人赠给萧红故乡的名著,瑞士女作家赵淑侠的赠书和老诗人柳亚子寻找萧红墓的拜墓词以及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参赞邱明伦等人的信函。展柜中还有以尤里·苏罗夫采夫为团长的苏联作家代表团赠给萧红故居的纪念章和一些作家的代表作品。 院内有一座2米高汉白玉的萧红塑像,后花园西侧有碾房一座。

现在,“萧红故居”已近3000平方米,是原面积的五分之二,但它却以古朴典雅的新貌和不断充实的“纪念萧红的展览”赢得了来访者的普遍赞誉。从1986年端午节开放以来,萧红故居已接待了20多万中外游人,仅国际友人就有15个国家600多人来访。这里已成为北国进行文化交流的文明窗口、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广大文学爱好者旅游的文化圣地。

门票:8元

乘车路线:在公路大桥(客运站)乘哈尔滨——呼兰的汽车在造纸路下车东走1公里

[编辑本段]萧红故事

萧红叫萧军“三郎”,“郎华”是萧军的另一个笔名。

她因为识文断字,所以移了性情,竟抗婚出走,一手砸碎旧婚姻的枷锁,然后一头撞进新情感的桎梏。她邂逅的如意郎君,我小时候看的报告文学,说正是她抗婚的对象,不知是否以讹传讹。总之,在出走的路上,她被爱情的蜜汤灌昏了心,在哈尔滨的一家旅馆里同居了很久,以致怀着身孕,被以回家取钱为由的情郎抛弃在旅馆抵债,奄奄一息。

所幸,她是个文学女青年,文学救人的道路看来是行得通的。她写信给当地报馆求助。血气方刚的三郎受命“采访”。在三郎眼里,这个受难的姑娘是极其美丽的,像她的小诗一样清新动人:“那边清溪唱着,这边树叶绿了,姑娘啊!春天到了。”在洪水袭来的黑夜,旅馆倾颓的前一刻,三郎趁乱救出了悄吟。他们决定用一个相同的姓,她用火烧云的颜色做自己的名字,他原本有些武术功底,又有满腔报国的慷慨,以“军”为名。不过,这只是我的揣测。如果故事到此结束,倒可以用“他们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煞尾。

可惜那不是童话故事,也不能到此结束。死里逃生,不过是从一个旅馆逃到另一个旅馆。他们只能暂时栖身在欧罗巴旅馆。因为没有钱,店老板抽走了雪白的被褥床垫,他们躺在光秃秃的棕板上,睡眠还可以将就,可是咕咕作响的肚子不能将就,每天早晨挂在对面房门上的大列巴比情人的密语还诱人。不知道苦捱过了多久,他们终于可以吃饱饭了,不是靠萧军作武术家教来糊口,而是二萧联袂,执笔闯天下。

正是萧军,给了萧红以做人的尊严,生存下去的勇气,开创新生活的希望;而且,萧军身体力行,冒严寒,忍饥饿,外出四处打工授课,养活了产后在家待业的萧红;正是萧军最早看出了萧红潜在的才华(这也是他与萧红结合的前提),并且不断给萧红以鼓励和几近手把手地扶持,才得以使萧红的初作——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发表在《国际协报》上,从而使萧红迈入了文坛的门坎……正是萧军率先提议,并且亲自执笔写信给鲁迅先生取得联系,将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呈到了鲁迅先生的案头上,使得萧红得以与萧军并驾齐驱蜚声国内外文坛。在这部被鲁迅赞誉为“力透纸背”的作品中,其中一些至关重要震撼人心、充满着强烈反满抗日情调的灵与肉、血与火搏击的活生生的场面,都是在萧军的提示下完成的。

她的命可以说是他拣回来的,他们一起外出的时候,总是一前一后的走着,萧军在前大踏步的走,萧红在后边跟着,很少见到他们并排走。这就是他们之间命定的姿态。他殴打她,也不是故意的虐待,也是因为爱她,当她是自己人,才不见外地动了手。他是个粗疏的男人,拳脚伺候的时候,压根想不起来她并不是顾大嫂和扈三娘。

这是萧红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但这段蜜月在两年后不可避免地结束了。萧红和萧军之间发生了冲突,争吵日益激烈,性格暴躁的萧军甚至动手打了萧红。在萧红的身体和心灵深处遍布着难以医治的创伤。后来的人们这样对比萧红和萧军之间的差别:一个多愁善感,另一个坦荡豪爽;一个是长不大的女孩,另一个是血性汉子。萧军说:她单纯,淳厚,倔强有才能,我爱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萧红说:我爱萧军,今天还爱。他是个优秀的小说家,在思想上是个同志,又一同在患难中挣扎过来的,可是做他的妻子却太痛苦了。

经过一番犹豫和痛苦,萧红把自己的情感和命运从萧军那里收回,转交给了另外一个男人——作家端木蕻良。她赠给端木相思豆和小竹竿,这两件定情物包含了一个受伤女人的心愿。相思豆代表爱,而小竹竿则象征着坚韧与永恒。1938年4月,身怀六甲的萧红跟萧军分手后,与端木同去武汉,5月在武汉大同酒家举行了婚礼.端木蕻良与萧红的结合是理智的结合,同时也是很突然的结合。新婚中的萧红正怀着萧军留下的孩子。孩子出生几天后就夭折了,孩子的死了断了她与萧军最后的缘分。萧红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和体贴。

从十七八岁到三十一岁去世,萧红在每个城市住过的时间不超过一年,即使是在上海这一座城市,她还搬过七八次家。

一个孩子,对相依为命的温情的需要远远强烈过对生死相许的爱情的渴望,但是萧军给不了她,端木蕻良也给不了她。她与端木结合的时候,有人责备她,难道你不能一个人生活吗?!不能,因为她是个孩子,一个人睡在黑屋子里,她害怕。只是,嫁与端木之后,武汉大轰炸,她还是一个人。我不免卑劣地想,这时,她会不会怀念萧军的耳光,总好过一个人守着孤岛。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由于被迫东躲西藏,加之医院药物匮乏,萧红的肺结核日益严重,本来就虚弱的身体逐渐走向了崩溃。

萧红临终时丈夫端木是否在场,这个问题后来成了争论的焦点。端木的家人认为端木始终陪伴在萧红身边,直到她去世为止。而当时一直照看萧红的作家骆宾基则坚决否认端木的在场。骆宾基回忆说,萧红在死前曾经热切地盼望道:如果萧军在重庆我给他拍电报,他还会像当年在哈尔滨那样来救我吧……

1942年1月22日一个凄凉的冬日,年仅三十一岁的萧红在医院里呼出了生命的最后一口气息。十年漂泊,北国的呼兰小城是她的起点,而南方的香港是她的终点。萧红走了,她的生命结束在战争的硝烟中,从此曾经爱她的两个男人萧军和端木一生都生活在萧红的阴影里。

病死香港,她还是一个人。果真在明灭之际想到三郎,她深信,三郎要是知道,还会像当年一样,劈开绝望的洪水,把她从崩溃的世界边缘抢走。只是,以萧军的功底,能够奋力抵御洪水,却不能够举重若轻,来个凌波微步,轻巧跃入另一部不朽名著,与萧红气息相通。这一次,他再救不了她。

萧红最深刻的苦难也无关爱情,对一个女人来说,最惨痛的经历莫过于失去自己的孩子,和萧军在一起的时候,她怀着负心人的骨肉,生下来,养不起,送给了别人。和端木在一起的时候,她怀着萧军的孩子,养得起,却没生下来。枕边人与腹中胎儿的割裂感,血肉分离的剥离感,在萧红的灵魂中蚀出一个骇人的黑洞,一寸寸蔓延。这个女人,怎么会有甜蜜的笑容。

很久没有看过萧红的文字,手头只有一些零星片断:

“我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岁了,当我长到四五岁时,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

有文学评论说,萧红的文字有时有点啰嗦,像个喜欢说话以引起别人注意,又常常表达不清的孩子,充满了儿童式的奇特想象和信马由缰的思路。我一向对文学评论感到头痛,但这个评论者我很是喜欢,因为他没有渲染萧红的伟“大”,而是承认了萧红的渺“小”。她的字里行间,正是一派稚拙可爱的孩子气。

[编辑本段]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女,1957年生,河南郑州人,本科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1984年9月—1986年2月在郑州大学系统工程与数学系学完研究生

课程。1983—2002年6月在河南财经学院信息管理系任教,同时担任学报《经济经纬》主编。1993年评为副教授,2000年晋升正高级职称。2002年7月调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任教,并担任《国际经贸探索》主编。

现任职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探索》主编、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是中国人文社科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文社科学报财经联络中心副主任,全国经济数学学会理事,广东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

学科方向:国际经济、应用数理统计 主讲课程:数理经济、应用统计、数学模型。

奖励与荣誉:

近几年,***获各种奖励10余项,主要是:

河南省教委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河南省教委优秀论文二等奖

论文被《中国数学文摘》、《美国数学评论》同时收录

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优秀主编(2002),全国优秀学报工作者(2000),河南省三八红旗手(2001)

河南财经学院83-99年科研工作先进个人(1999)

主讲课程及研究方向:

讲授的主要课程有:国际际济合作、数量经济、应用统计、数学模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数学等等。所从事的学报编辑出版工作,锻炼提高了本人的科研能力与水平,为学校教学与科研成果的宣传和交流作出了不懈努力,在实现编辑学者化的道路上,不断的探索与攀登。萧红教授知识面广阔,研究兴趣广泛,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曾公开出版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与完成课题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