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散文诗集 - 阳湖派名词解释

阳湖派名词解释

阳湖派名词解释是中国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散文流派。

如下:

1.阳湖文派的得名,起自光绪初年张之洞《书目答问》,这本目录列举清代古文家文集时,分为“桐城派古文家”、“阳湖派古文家”、“不立宗派古文家”。这时候,阳湖文派的创始人恽敬、张惠言已去世半个多世纪。“阳湖文派”不仅它的名称是后人“加给”的。

2.而且它的创始人也是后人“推选”的,甚至它的成员也是后人“认定”的。阳湖文派的作家们,他们在世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已经“开宗立派”,“阳湖派”的得名,是阳湖籍的一群作家们“自成一队”的创作实绩得到世人的推崇,他们的文学主张得到世人的承认所致。

3.包世臣在《读大云山房文集》中论述恽敬的创作时说:“古文自南宋以来,皆为以时文之法,繁芜无骨势。茅坤,归有光之徒,程其格式。而方苞系之,自谓真古矣,乃与时文迩近。子居(恽敬)归、方邪许之时,娇然有以自植,固豪杰之士哉!”

4.包世臣这篇文章,作于道光元年(1821年),距恽敬去世4年“归、方邪许”是形容桐城派声势之盛。“娇然有以自植”是说恽敬与归有光、方苞的观点、作法不同而别有建树。也就是说,阳湖古文相对于桐城古文而言,“别有建树”。

5.“桐城”称派,一般都认为始于姚鼐称“天下文章,出于桐城”一语。这是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姚鼐在《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一文中的话。

6.桐城派作为一代古文的正宗,而阳湖派相对于桐城派而“别有建树”,所以,近代以来讨论阳湖派,总离不开阳湖与桐城两派的关系问题。一是强调两派相承的一面视阳湖派为桐城派的旁支别系;一是强调两派相竞的一面,视阳湖派为摆脱桐城派影响的独立文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