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为什么要给这个人物起名叫二强子?我怎样才能塑造出一个真真切切的二强子?带着这些问题,我进入了《骆驼祥子》剧组,在剧中扮演二强子。
体验二强子
天公作美,暖冬过后的京城迎来了一次“倒春寒”。3月3日雨雪交加;3月4日大风降温。我抓住这两个“大好时机”,切身体验了一回旧社会里劳苦车夫们的艰辛。
接近午夜,寒气袭人,鹅毛大雪下得正急,我饿着肚子在大街上走,边走边琢磨。在当时天寒地冻的恶劣天气里,二强子一定是咬紧牙关,深深地弓着腰,双手紧握车把,脚步沉重有力,一步步艰难地往前走。任凭雪片落在头上脸上,灌进脖领子里去,而且忍受着饥饿,一切都是为了一家四口能吃上窝窝头。想着想着内心不禁涌起一股子劲儿,我握紧双拳模仿着拉车的架势小跑了起来。第二天,我又体验了一把车夫喝风的苦。大风吹来常会一下子喘不过气来,正面顶着五六级的西北风走路很困难,把我刮了个透心儿凉,风吹打在脸上如小刀割。我只得缩着头侧着身踉跄地向前走。这要是拉个百十来斤儿再赶个上坡,“唉呦,苦哇!”通过这两次的体验,我触摸到了人物的脉搏,迈出了塑造人物的第一步。
认识二强子
我带着问题阅读小说原文和其它相关的文章,并且反复观看一些录像资料,要从中找出答案。
对二强子这个人物有个普遍的看法,那就是二强子不要强。看到二强子喝醉酒睡马路,打死老婆,甚至逼迫女儿作暗娼,的确让我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再进一步深入仔细地挖掘这个人物的典型内涵,我发现二强子是个性格十分丰满的人物,具有鲜明个性且性格前后具有很大反差。他有正义感有自尊心,他争强好胜,曾经有过风光露脸的时候。他有同情心,为人仗义,爱家人爱穷哥们儿。到了老年,是生活的重压和打击扭曲了他的性格,使他变得落魄潦倒、冷漠无理、自暴自弃,这个人物的性格和遭遇前后形成了鲜明对照。二强子是和其他车夫同呼吸***命运的,经历了同样的从希望——受挫——挣扎——绝望的苦难人生历程,他是那个时代众多劳苦车夫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老舍先生的这部《骆驼祥子》和他的许多作品一样,描写了社会底层城市贫民的悲惨生活,通过对人物生动细腻的描绘,刻画出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他们大多都是性格、遭遇有着巨大反差,结局也都悲惨,以此来揭露和控诉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黑暗与罪恶。如果我只是把人物塑造成一个自暴自弃、人见人恨的醉鬼流浪汉形象,就会背离老舍先生的创作初衷,使人物形象单一化、概念化,失去了揭示人物复杂、深刻的力量。
二强子原先是要强要自尊的。
第二幕里当虎妞对小顺子说:“慢点儿吃,别噎死!”二强子接话说:“人是铁,饭是钢!卖力气就得吃口子。要不价身子骨吃亏。就是牲口也得上足了草料不是?好,这大冷的天,肚里没食儿,一个筋头栽下去,甭想爬起来。”这字里行间一方面流露出二强子对穷哥们儿的情分,同时表现出他要为穷哥们儿说话,要为车夫争得尊严。我更听出这是二强子发自内心深处的呐喊, 喊出穷车夫也是人!喊出穷人的尊严!剧本还在很多地方都描写出二强子俨然是一家之主,是要脸面的。如:出场不见其人,先闻其声:“滚!都给我滚回去!”出场亮相:“教你个臭娘们儿管住了我,姥姥。”和刘四爷喝醉酒说:“没醉,我请客。”边说边从怀里掏出洋钱。铁蛋讽刺他卖女儿,二强子仍强硬地说:“你找揍啊?你他妈的损人?”“惹火了我,真给你个五儿的!”字字句句都告诉我们二强子是要强要自尊的。
二强子曾经是有情有义的。
第一幕中,小福子扑到二强子怀里说:“爹,您就疼疼我吧。”二强子说:“孩子,起来,起来,你起来!孩子,你是爹心上的肉,爹不糊涂。……碰上这个年月,你就得认这个命,你就听爹的话吧!”在处理这段戏时,我尝试着用几种不同的方式来表演二强子对女儿的关爱。先采用哭腔说这段台词,效果不好,伤而不硬,不是二强子的性格。再试着用痛定的口吻,虽然有了些内涵的表达,但总觉得这个人物像在雾里飘着,没神没魂。我深知这段戏对塑造人物的丰满个性非常重要。带着困惑,我进入了连排。随着对人物的理解逐渐加深,我意识到,二强子是个有血性的人,他有家,他爱孩子爱老婆。二强子此时要表达的是亲情,是带泪苦涩的爱,爱里还夹杂着愤懑和无奈。我上台了,和所有的父亲一样,抚摸着孩子的头,轻声而深情地说:“孩子,起来,起来,”孩子仍不起,紧接着我猛然爆发出:“你起—— 来!”这三个字,声震四座。同时伴随动作:抬头、眼含热泪、深深吸一口气,给观众一种声情并茂的震撼。
二强子最后经历从人到鬼的挣扎。
第五幕是二强子最后的表演。二强子老了,他半人半鬼,终日醉酒流浪,自暴自弃,彻底堕落了,形象与从前形成鲜明对照。虽然戏只有约两分钟,但演好这段表现堕落前后典型反差的戏,是完整塑造人物的关键。二强子的悲惨遭遇都是被“饿”逼出来的,他希望过,拼争过,但末了还是要受穷受苦。他愤懑无奈,只得借酒浇愁,他喝的是生活的苦酒。
我反复琢磨怎样能很好地表现出人物的反差。在老版的录像中,童超老师用沙哑的声音处理台词的效果非常形象,所以我直接借鉴过来,也使用沙哑的音色来表演。但初次尝试时,导演提出台词听不清楚。我就一遍遍地练习,深呼吸憋足气,让气牢牢托住声音,直到用沙哑的声音把台词念清楚。同时在表演上适当运用肢体语言,使得人物前后反差更为突出。
第五幕我披着块破麻布上场了:缩着头弯着腰, 步子迟笨, 眼神混沌,嘴里絮叨地怨骂着。原来挺直的腰板变成卷曲着身体在地上爬;原来沉重但宏亮的声音变得沙哑凄凉。悲惨生活彻底摧毁了二强子的尊严,人终于变成了鬼。我感觉演得越惨不忍睹,与前面的对比就越鲜明,对旧社会黑暗与罪恶的揭露就越深刻,从而让观众有心灵震撼的感受。
台词处理
二强子不是剧中第一主角,但是个贯穿全剧的重要角色,剧中有不少精彩台词,内涵丰富深刻,生动地刻画出二强子的典型性格。我就充分利用好这个资源,从台词入手,在每字每句中去挖掘创作的可能,甚至简单的一声叹息,我都要推敲再推敲,找到最贴近人物的表达方式。再找到典型化的肢体语言,做到表演由内到外,力求达到自身和角色合二为一的境界。
追求台词不仅要准确表达其内涵,同时我还注重把台词念出节奏感,赋予台词韵律美,加强台词的艺术渲染力,让戏好看又好听。
我采用较宽厚的中低音色念台词,努力做到让音色与人物外形和台词内涵协调统一,让观众在欣赏台词中得到艺术享受。剧中第三幕里有一段二强子对小顺子的精彩台词:“咳!提起你大顺儿来,想当初我们老哥儿俩一道儿走过车,真够棒的!人是干净利落,车也‘帅’!那年头拉洋车的少,提起西四牌楼大顺跟二强子来,没有不挑大拇哥的!绰起车把来一阵风儿,不离码儿的哪个不叫他给‘蹶’了,只有我们老哥俩碰在一块儿,撒起欢儿来,马路沿子上真有拍巴掌叫好儿的!”这段台词充分体现了二强子争强好胜不服输的性格。表面是赞大顺,实际是夸耀自己。二强子总认定自己是高等车夫,做事儿好摆个穷架子。我在处理上述台词时,语速由慢到快,音调由低到高,语气从感叹到激昂,动作从坐着说到站起来说。这样逐步递进,使台词产生较强烈的节奏感。我特别注意突出重点词和句子。如:“提起西四牌楼,打顺子跟二强子,没有不挑大拇哥的!”念这一句时,我加重声音力度并适当加快语速,用足百分之百的内在气力,让台词出口能掷地有声。同时我还注意把握台词和表演的衔接细节。如说完“马路沿子上真有拍巴掌叫好的!”这句词后,我有一个很大的停顿,眼睛望着远方,神儿也随着眼光远去,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使台词和表演融为一体,让一个血气方刚的硬汉子形象在台词中树立起来。
继承人艺京味儿表演风格
京味儿无疑是《骆驼祥子》的本色,剧本写的是老北京的故事、舞台布景和表演服装就限定了演员要说老北京话。单说舞台,方桌、条凳、茶壶、糙碗、棉门帘子,样样都透着地道的解放前旧北京的市井风貌,在这种典型的场景中,演员的一举手一投足,一句台词都应透着京味儿,使人物和演员、场景和表演达到完美的统一。我虽生长在北京,但要想在表演中熟练运用好老北京话,也着实下了一番功夫。我在排练之余了解了许多北京地方文化特色,阅读了老舍先生的小说、散文等多部著作。我从中体会到,老舍先生的作品传神地运用北京方言使人物高度个性化,所谓“话到人到”,而我们在表演过程中就应该努力做到“人到话到”。
京味儿话剧是北京人艺的艺术特色之一,老一辈的艺术家为此付出了长期努力,为我们后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每一个后辈演员都要责无旁贷地去努力学习和继承。老舍先生之子舒乙先生看完戏后说了句:“北京人艺接下来了。”这话听来有些沉甸甸的,但我也感到一点欣慰,我知道,艺无止境,前面的路还很长。
老舍先生,看完戏,您对我的表演满意吗?虽然听不到您的评论,但请您放心,二强子真真切切地活在舞台上了,我还会不懈努力。值此纪念戏剧百年喜庆之际,请您接受一个北京人艺后来人最崇高的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