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6月3号,我到现在仍清楚的记得那天,阳光强烈的刺眼,春伟叫了辆面包车,我把自行车用报纸包了严实,扔在了汽车后面,趿拉着塑料拖鞋,我俩挤在摇摇晃晃的副驾驶上,分抽着一包上海烟,面包车穿过四川北路,穿过地铁口蜂拥而出却又默不作声赶着上班的人群,开往火车站,去赶从上海到成都的火车。那是我第一次去成都,在那里还有一群新鲜的面孔等着我,然后我们再从成都骑车去很远的地方。这首歌唤醒了我对成都和人的记忆,出战时接站的北京夫妇的笑脸,在锦里门口摔坏了相机,去吃十五块管饱的酸菜鱼火锅,喝醉了在马路上读了一首海子的以梦为马,在民族大学门口的小旅馆里商量着路线安排,在武侯祠里祈求一路平安,三天的时间并没有去过更多的地方,但因为见到了很多同路的人,出发前的紧张和大家的欢笑让这座城市充满了特殊的意义。
老舍在另外一篇散文中写道自己最满意的有七座平房,一个卧室一个客房其他的最好都是书房,一个种上果树的院子,挂上鸟笼,这样的地方最好在北京,其次是成都,再者济南,再不济在苏州也行。北平在老舍心中的地方自然无法替代,也由此可见老舍对成都的好感。
如果去了成都,先生是不是就不会投湖,活过百年呢。
一切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