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散文诗集 - 读赵畅老师的散文《阳台之恋》

读赵畅老师的散文《阳台之恋》

赵畅老师何许人也?赵畅老师笔名尚虞人,尚虞人尚虞人——上虞人也,乃一个崇尚虞舜文化的上虞文化人是也。

赵畅老师还是咱的偶像。

赵畅老师曾仼上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现任上虞市政协副主席。这些官职对咱一个升斗小民来说是仰望的存在,但这些官职不是咱视他为偶像的因素。咱主要看他业余时间竟先后在各大报刊杂志上发表了散文、随笔、杂文达1000余万字,1000余万字唉,了不得吧。这才是让咱钦佩不已的。更不要说他先后获得的各种奖项,有中国作协颁发的中国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有浙江省作协颁发的优秀作品奖,有《青年文学》颁发的全国第二届文学奖,其中《良渚读玉》《梧桐深深》分别列“2010-2011年中国散文排行榜第9、第15”。而且最关键的是他曾在咱母校任教过一段时间呢。读他的文字就觉得是在听他讲课,因为熟悉所以感觉很亲切也很自豪。这才是赵畅老师成为咱偶像的根本原因。

在咱眼里,赵畅老师始终是一位和蔼可亲有独到见解的好老师,是一位纯粹的能写得一手好文章的文化人。

前几天,闺蜜送来几册赵畅老师写的专著。有《梧桐深深》《朗碧千秋寄乡愁》《泉声入砚墨自华》等等。

打开《朗碧千秋寄乡愁》,笔怀刚柔,龙凤起舞。其中一篇《阳台之恋》咱是连读三遍才掩卷。

“阳台,顾名思义,该是接受和享受阳光的台子。”开宗明义。赵畅老师娓娓道来,从记忆中八十年代初为弥补住房面积不足而用木框窗子全封起来的阳台,到八十年代未只封一半的半封闭阳台,再到一个全开放的阳台,及至现在排屋中的多个阔硕阳台。随着赵畅老师灵动的笔触,不仅仅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面渐渐展现在眼前,那些生活的哲理,对人生的感悟也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慢慢流淌在脑海里了。

在全封闭的阳台上,尽管衣服照晒,花草照养,但远离风吹雨淋便是远离了自然,家也就成了饭店和旅馆。

在半封闭的阳台上,赵畅老师把观日出日落当成了每天必备的功课。

他“感受日出与云彩的呼吸,看着它们薄如蝉翼和透明的翅膀,心被迷醉,不忍侧目,唯恐眨眼的瞬间,遗失了那一抹动人的秀色”,他说“日出从不重复,它拒绝抄袭和雷同,因为它是艺术…”

在日暮时分,他将自己与黄昏融为一体,说:“日落,其实并不意味着失落,而是一次酝酿,意味着与生命完成一次对视、一次洗礼。”

他看“父亲在阳台上写作”,“母亲和妻子在阳台上晾晒衣服”,“一家人聚在阳台一起品茗聊天”,女儿从小就呈现出来的对阳台的喜欢之情,“当妻子抱着女儿站在阳台上”,“阳台前悬挂着的紫藤,开了满枝的紫色花,恍若给母女俩添了一层洁光,刹地令我觉得犹读拉斐尔的《圣母图》。”

那些看似平平常常的生活画面,却因赵畅老师的智慧和见地,以及他对家人的挚爱,对生活的热爱,而显得格外的美好温馨,令人感动。

“半封闭的阳台,自令花草们不再是温室里的花朵。”在阳台摆上各种盆景,既增添了生活情趣,又延伸了“人对森林对自然向往的一种梦想。无梦人和有梦人其人生、心境毕竟是不一样的,无梦的人生必定是苍白的,而有梦的人生注定色彩斑斓。”赵畅老师说,有梦人的人生和心境必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其人生的窗口和阳台必充盈阳光和希望。”

他说阳台不仅是风景台,有时也可能是故事的摇篮。卞之琳《断章》里的关于风景的诗句也适用于阳台。他说:“只要站在阳台上,看别人和被别人看,其实本身就是一道风景。”他说,如果阳台消失,人们缺少互动,“我们还会有精神的星空和地平线吗?”

当拥有了一个全开放的阳台,“这阳台既是妻子展示家庭才艺,女儿琅琅读书之地,也是我整理情绪、放飞心情之所。”

赵畅老师说:“在女儿的读书声里,我的目光穿透墨香,走过唐时花径,揽一轮秦时明月,摘一颗汉时星光,掬一捧梦里飞雪,携一缕冷魂梅香。于是,眉宇间似也有了一份唐诗的雅致、宋词的婉约。”如逢下雨,更臻妙境…

读赵畅老师的散文,简直是诗意的大餐,美的享受,如沐春风,如遇良师,如睹旭日漏彩。

及至排屋里多个阔硕的阳台。赵畅老师这样写道:“如果说,阳台是排屋的眼睛的话,那么,栏杆就是睫毛。精致而有变化的栏杆,如钢琴的音阶,足以弹出一组组错落有致的琵音,足以将主人和路人的好心情定格在屋檐下。阳台是风的窗口,带来清新的气息;阳台是阳光的隧道,散播温暖促进万物的生长;阳光是心灵的窗口,播种生活的期望,收获美丽的鲜花和累累的果实。装饰阳台,其实就是在装饰风景、装饰心情、装饰希望。”

太美了!这样俊秀的文字,咱大段大段地摘抄下来,只为感动,只想能和你分享!

赵畅老师在文未说,物质的阳台是依赖于人们精神的阳台与之互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打造属于自己的精神阳台呢?”

阅读告一段落,分享告一段落。赵畅老师关于精神阳台的问题就交给各位了……

附:我这样写会不会被热爱赵畅老师的粉丝们暴揍啊?“简直就是在照搬照抄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