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停顿了10年的高考得以恢复,让流失在社会上的知识青年聚集在了他们向往的大学里;1987年,高考走了10年的历程,考大学除了成为众多人一生中的深刻印记外,回忆起来还伴着淡淡的美好和感伤;1997年,距离恢复高考已经20年,7月的高考一下子就成了社会上的热点话题,高考似乎成了通向“罗马”的唯一途径。今年,高考恢复第30个年头,社会对高考的热情依旧,考点门外一个个巴望着的神情,写满了期盼。昨天,本报特别邀请了苏州曾经参加1977年、1987年和1997年的高考者,从他们的高考感受中体验高考30年来的变化。
1977 高考作文题为“苦战”
高考在当年恢复。对于当时从农村、工厂、学校走进高考考场的人来说,这不仅仅是改变人生命运的考试,更意味着经过10年动荡的国家走向平稳和复苏。
“30年前的高考是很值得回忆的。”现任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的高祖林感慨万千地说,那时候的高考和现在完全不一样,虽然能够在高中毕业两年后有了参加高考的机会,内心非常激动,但周围的氛围和平常一样,感觉就像是参加普通的在校考试。没有交通管制,没有家长送考,更没有现在考场中的森严戒备。
对高祖林来说,当年高考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寒冷的冬夜,抱着书本抢着时间复习。他回忆,当时他在张家港的县城工作,平时工作比较出色,地方上又要用人,组织上并不鼓励他们参加高考。在这种特殊情况下,高祖林利用晚上的时间彻夜不眠地读书。“那时候就是感觉自己要读书,即使深更半夜,浑身冻得冰冷也要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前期的预考,高祖林终于获得了高考的机会。
事隔30年,20岁参加高考的高祖林对当时的语文考试仍记忆犹新。他说,当时的作文题是“苦战”,可写记叙文和议论文,对字数没有严格的限制。当时一心想学中文的高祖林爱好文学,差点就想以此为题写成散文,幸亏及时意识到这是考试,所以笔锋很快就转回了记叙文的写法,叙述了一位在教学岗位上勤恳工作的老师,是如何带着重病时刻关心着学生的感人事迹。按照高祖林的说法,“他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高祖林介绍,当年第一门考的是数学,其他三门是历史和地理、政治和语文。考完第一门数学以后,高祖林感觉特别不好,满分100分的试卷,他估摸着只能拿50多分,虽然已经感觉录取希望渺茫,但还是保持着平和的心态,迎考接下来的三门。他笑着说,等全部考完,相互间核对答案之后发现,周围的学生似乎都考得不太理想,便又暗自燃起了希望。
“高考是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一件大事。”高祖林似乎回忆起当年的高考,仍然非常振奋。当年春节过后,高祖林如愿以偿地拿到了江苏师范学院(即现在苏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他,深刻认识到知识对开展工作的重要,当他再次走进学校,是对知识无限的渴求,“到了大学,才知道什么是知识的海洋。”
1987 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
1987年考生王顺对当年那场高考的记忆已模糊不清了,残留在他脑中只有竞争的惨烈和深重的压力。
1987年夏,王顺就读于苏州市第八中学,是一名高三毕业班的学生。王顺回忆那时自己在班里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老师对自己的期望也比较高。他笑称,当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埋头只读圣贤书,书呆子一个。因为报的是文科,所以基本上都在死记硬背,背历史、背政治、背英文。预考的时候,王顺考得十分优秀,英语甚至拿到了满分。然而,在正式高考的时候王顺却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据他说,那是因为在离高考仅一个月时间里,他进行了一场家庭革命,根本没怎么看书。
王顺出身于普通的家庭,父亲对他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只是希望他踏踏实实的做人做事,对高考并没有太重视,甚至说反对他参加高考。心高气傲的王顺不能认同父亲的决定,在他看来上大学是铁板定钉的事情,怎么能不考?于是为了上大学他开始和家里进行抗争。现在想起来,王顺觉得当时太年轻了,正是血气方刚时,有点青春叛逆的味道,再加上自己性子比较倔强,没处理好这个矛盾,由于这个原因影响了高考成绩,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时至今日,王顺已经记不起当年的高考试题了。印象中,语文考得不好,政治考得更差,只有70多分,大大跌破众人的眼镜,尤其是他的班主任。据王顺说,他的班主任正好是教政治的老师,平时经常收集时事政治方面的各种资料给他看,还频频分析试题,哪知道人算不如天算,那一年的政治考题出的很偏,绊到了一大批考生,王顺不幸的成为其中之一。因为这两门考试考得不尽如人意,王顺没有如愿的考上心目中的第一志愿,最后他进入苏州大学攻读经济法。
王顺如今是苏州合展兆丰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兼合伙人,在外人眼中,他无疑是成功的典范,也是高考的受益者,然而在他心中却不认为在高考取得好成绩就是敲开了成功的大门。1987年的高考留给王顺更多的是对高考的反思。他说,那一年的高考给他印象最深刻的不是考题,不是录取通知书,而是一个站在暴雨中的女孩。那是高考的第二天,考的是数学。那天的天气十分恶劣,天上下着大雨,雷电交加,考试的时候就有一阵一阵的闪电掠过。考完了,王顺拿着雨具走出考场,半路上,他看见前面有一个女孩,推着自行车慢慢地走着。那个女孩子浑身都湿透了,她的雨披就放在自行车前面的篮子里。她推着自行车踉踉跄跄的前行,看上去失魂落魄。王顺说,那时路边的树被风吹的东倒西歪,树枝掉了一地,积水很深,天色幽暗,那样的场景映衬着那个悲伤的女孩,让他永生难忘。
王顺说,1987年的高考真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拿他们那个班来说,考上大学的微乎其微。那时的高考可以说是决定人生的一场拼搏,除了上大学几乎没有其他的路可走。现在的高考就大不一样了,除了上大学还有各种途径接受高等教育,国内不行还可以送到国外,再说大学每年都在扩招,1987年可不行,只能硬着头皮和大家抢,抢着过那个窄窄的独木桥。所以说,这几场考试中有任何一门考砸了,就可能意味着与大学无缘,简直可以说一考定终生,在这种高压下,学生能不紧张吗?
对比现在父母对高考的紧张程度,王顺说他们那个时候哪有这么金贵,什么高考食谱、家长送考都没有。1987年的时候国家物资还很贫乏,再加上家里不是很富裕,所以考试前没吃什么好东西,只有亲戚送的几条黄鳝,据说是全苏州最肥的,是他们费心搜来的。另外,考后也没什么谢师宴,从来不请老师。但他们很尊敬老师,尊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信条。
最后王顺说,他认为高考其实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高考考得好不意味着人生的成功,高考考得不好也不代表人生的失败。成功要靠勤奋和持久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做人做事,希望每位考生放松心情,正确地看待高考。
1997 伴着香港回归的激动迎高考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激动的心情萦绕着一周后开考的每一位学生。现在从事媒体工作的徐佳(化名)也不例外。
考前一周学校已经放假,让学生们自己复习。可7月1日的到来,让本来沉浸在紧张复习中的学生们又“骚动”起来。“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比较容易激动。”7月1日当天,学生们几乎都没有在学校安分地复习,都出去找活动庆祝香港回归。徐佳也不例外,6月30日就回到家中,特地赶回来看第二天的现场直播,整整激动了一个晚上。她自觉平时不够努力,于是7月2日就赶紧回到了学校继续看书。可其他同学一连好几天都不能平静,“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对大事情特别容易激动。”还不满30岁的徐佳说起话来老成的很。
徐佳是当时吴县中学寄宿的学生,在安排考点时很幸运地被安置在了自己的学校,周围环境比较熟,避免了考试环境生疏带来的不适。她记得,考试前两天的气温特别热,到开考那天,天气正好开始转凉,可谓天时地利具备。
当时的考题都不记得了,考完了心理有底,“起码有书读”。填报志愿时主要就填了扬州大学和苏州大学,专业也主要是围绕中文和政治。可是,结果在老师的推荐下,上了外省的一所广播电视大学,结果误打误撞,读了新闻专业,毕业后就从事媒体的工作。
说到如今社会的高考氛围,徐佳感觉有点“不正常”。“为了能让孩子在高考时发挥得好一点,考生的吃喝拉撒家长全都考虑到了,但那时家长的热情没这么高。”徐佳说,家长的关心对考生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但要有度。当年她高考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给寄宿在学校的她打了个电话,轻描淡写地表示一下慰问,隔天她就独自考试去了。她提到,当时送考的家长也有不少,也逐步开始实行交通管制,但高考给人感觉不像现在这样执着,家长的期望也没现在这么紧迫,其实这些对考生来说都是压力。
当年高考让她感到意外而温馨的是,在考完最后一门走出考场时,非常意外地看到了妈妈的身影,一个人正静候她考完最后一科,迎接她回家。
结束采访时,徐佳还透露了她的高考秘笈——考前半小时喝一杯咖啡。她说,考生前夜的情绪比较紧张,容易失眠,而咖啡容易提神,而且大约就在半小时后起效。最后她强调,这仅限于她个人的高考心得。
2006年的高考结束了,压力、紧张、期望、喜悦、兴奋、失落、等待等等复杂的情绪很快将成为过去,年复一年的高考究竟什么时候能轻松一点,氛围什么时候能释放开来,恐怕这不仅仅是考生所期望的景象。一位送考家长是这么说的,我只是认真负责地帮孩子走完人生中最关键的一步。
《江南时报》 ( 2006-06-11 第1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