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巍巍吕梁山东脚下,是一个在省级地图上找不到名字的小山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几年来,年轻人都出去打工谋生,小孩子外出上学,村里人就越来越少了,以至于去年移民并村就全部搬迁了。
我与强子是小学时一起就读的伙伴,我比他大一岁,比他高一年级。那时小山村的学校都是复式班,一至五年级一个教室,我们就在同一个教室里由同一位老师教着,后来上完小学就各自分开了,毕业后全在外地工作。春节期间,在我现居的小城偶然相会,激动兴奋之情自不必多说,三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毛头小子而今已然是“乡音无改鬓毛衰”了,能够不期而遇,真是激动。酒足饭饱之后,便约定在大好春光里回一趟阔别多年的故乡。
借着清明假期,我俩相约来到车站坐上中巴向着我们朝思暮想的故乡出发了。
汽车稳稳地行驶在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上,推开车窗,风儿轻轻拂过脸颊,绵绵的,柔柔的,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母亲用她那双温暖的手在轻轻抚摸着我的脸,真可谓“吹面不寒杨柳风”。天是那么的蓝,朵朵白云在天空飘舞着。远离了城市的喧嚣,空气格外的清新,不由得要深呼吸几口,我说:“强子,你闻到了吗?风中有着新翻泥土的气息,还有龙柏花的芬芳。”噢!那是春的气息,是家乡的味道。鸟儿们在空中飞来飞去,好像也在欢迎着我们这久归的游子。
坐车行驶了近两个小时来到了人家沟口,从这里下车,还有五华里的山路只能步行了。我俩走在沟边河畔的小路上,脚下的'草软绵绵的,或许是长期没人走过吧,绿叶已经长得满满的,铺满了整个小路。走在上面,就如踩在了厚厚的地毯上,很舒服,惬意极了。
两边山坡上长满了杨树、柳树、松树、柏树以及叫不来名字的灌木丛,松柏已经返青,翠绿翠绿的,杨树也毫不相让地爆出了鹅黄的小芽,柳树则摇晃着它那长满串串绿叶的柔软枝条,好似春姑娘头上长着的长辫子,在春风里摇来摆去。抬眼望去,满满的都是绿都是青。啊,生我养我的家乡,原来您就是那藏在大山深处的陈年美酒,竟如此这般的醉人。
沿着曲曲折折的小路,前行不到二三里,耳边就响起了清脆的流水声,顺着声音望去,便看到了前面不远处从半山腰崖畔涌出的一股清泉,直奔山底,泉水撞击着岩石,发出了悦耳的声音,我对强子说:“多少年了,没有听到这般美妙动听的音乐了。”在我心里,这潺潺的流水声就是无与伦比的世界名曲。小河沿着弯弯曲曲的沟底一路奔着跳着向前流去,远远望去,明晃晃的,好似天上洒落的一条明亮玉带,缠绕着这座大山。
我俩边说边走,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村前的小桥边,这是我们小时候经常玩耍的地方。小桥是用一块一块的条石砌成的,形如赵州桥一般,就是没有两面的小耳洞,多少年过去了,那结实的桥身依然矗立在两山之间,只是桥上的栏杆已不见了踪迹,桥面上也长出了满满的杂草。
曾记得,夏天,我们脱到光衣服跳进桥下的小潭里,打水仗,藏猫猫,比谁在水里憋气的时间长,玩累了,就上来躺在河边青石板上晒太阳,石板被太阳晒得热热的,舒服极了。冬天,桥底的流水冻成了一条平平的冰带,我们拿着自制的小冰船在上面滑来滑去,你追我赶,忘怯了冷冻,好不快活。
回到了村里,悄无声息,全然没有了记忆中的热闹情景,全村人都已迁出大山外面居住了,只有几间还没拆的破旧小屋,仿佛在诉说着它的寂寞。
在长满草的小街上,我们站了好久好久,凝视着远处的青山,回忆着儿时的梦想:好好念书,长大了,一定要走出这大山,过一种和山里不一样的美好生活。如今,多少年过去了,山,是走出去了,可这不一样的美好生活在哪里呢?
这时,天空中飘起了绵绵的雨丝,雨,柔柔地洒落,这像云像雾又像风的雨丝儿,难道是故乡母亲送儿的泪滴?
回家的路上,我想,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管你去的地方多么美丽繁华,但终久你会觉得,最美的地方还是自己的故乡。
再见了,可爱的家乡,愿您在我梦里的那片天空依旧明净,愿您的身姿永远翠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