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散文诗集 - 讲座散文结构

讲座散文结构

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选自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中国现代作家李星华于194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回忆录,写了作为父亲的李大钊对家人的关怀、爱护,作为革命者的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语言朴素自然,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李镇西老师说道:“对语文学习来说,阅读是信息的吸收,写作是情思的表达,背诵是经典的储存。这三者同等重要,不分主次,缺一不可。”身为语文教师我们也深知学习语文的核心要素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可是,如果将这些融入到我们的语文课堂中,那可真是太难了。就如《十六年前的回忆》就是我们所说的难文,难在人物背景的感知,难在人物形象的把握,难在人物品质的体会,难在人物精神的传承。可在王崧舟老师的课堂里我没发现一个难点,整个活动过程是那么流畅生动,和谐自然。

我们都习惯于拿到一篇课文先去把握课文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以及方法与过程,然后结合语文的核心要素去设计课堂活动。要想这么多内容融入到我们课程,还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真的是难上加难。

王崧舟老师提出删繁就简,集中目标。我们可以结合三维目标去制定出核心目标,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中,王崧舟老师制定的核心目标是:紧扣回忆录文体的基本特征,关注人物言行、神态和外貌描写,感受李大钊同志坚定信念、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核心目标确立后就可以围绕核心目标去创设条件目标,这样做使我们在设计课堂活动时不至于有顾此失彼的感觉。

对于课后习题的处理,我们已然知道了融入课堂去化解。可再看王崧舟老师的融入是那么的悄无声息,无缝的完美衔接。对于朗读,老师全程带动,学生自然带有了韵味;对于外貌和言行的描写,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发现和理解;对于品格,在一次次的对话朗读中不断的循循善诱,引发思考。

时代背景不同,产生的人文情感也不同。王崧舟老师不断的引发学生注意观察书中人物李大钊先生和女儿李星文的神态及外貌特点,有朗读,有对比,有想象,有表达。不断的还原书中人物所处的环境与情感,一步步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每篇文章都会有一个文眼存在,贯穿全文。本文中的这一个句子“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就是本文的文眼。王崧舟老师抓住这一点,顺着回忆的四个时间节点以及借助新四军、原子弹、董存瑞和洪灾的资料去瞻前顾后承前启后。学生每发现一处外貌及言行的反常就深入主题,进行朗读体会。在情感上通过教师不断引读,学生齐读的方式循序渐进,实现文化的传承,革命精神的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