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很喜欢这篇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牡丹的拒绝
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
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
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
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揣着焦渴与翘盼的心,滔滔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
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
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飕飕。
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
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纷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枝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皓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
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像的空间。想像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情;想像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
你也许在梦中曾亲吻过那些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花瓣,而此刻你须在想像中创造姚黄魏紫豆绿墨撒金白雪塔铜雀春锦帐芙蓉烟绒紫首案红火炼金丹……想像花开时节洛阳城上空被牡丹映照的五彩祥云;想像微风夜露中颤动的牡丹花香;想像被花气濡染的树和房屋;想像洛阳城延续了一千多年的“花开花落二十日,满城人人皆若狂”之盛况。想像给予你失望的纪念,给予你来年的安慰与希望。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
理由:
这是一篇谈话式并带有纪实性质的散文,简单朴素的写了作者拥有的两个天使,事实上是作者的父母,也就是天下的父母亲。赞颂父母之爱的文章有很多,从各种角度切入来写的都有,而作者则选择了一个比较新颖的角度:把父母比作守望天使。一看到天使这个词,我们的脑海马上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群有着翅膀和可爱脸庞的孩子,也分不出谁是男孩谁是女孩,都穿着洁白的衣裳,脸上露着安祥平和的笑容,在充满白雾的天堂里飘着。这就是一般人眼中、心里的天使。但在《守望的天使》中的天使,却是一生都在为小孩子流泪的,翅膀也只是用来庇护小孩的天使。他们的工作也只是守护自己的孩子,不让他们受到一点点的风吹雨淋,担心给不了他们最好的,因为翅膀只是用来庇护小孩而不肯放下来休息一会,最终变得僵了,硬了,天使们也无怨无悔。但是被守护的孩子却全然不觉,直到孩子终于长大并最终发觉自己也成了这种守望天使才能真正理解了老天使,只是这时孩子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了。既让人感到悲哀,又让人对这种天使的工作充满敬佩。
文章想要表达的主旨,我们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来。“守望天使”,一是守,一是望,作者告诉我们天使为什么要守望孩子的原因,因为他们的心已经被装在了孩子的身上了,从孩子诞生的那刻起,他们就失去了自己的心,既然心在孩子身上,他们就必须“守”着孩子了,不能让孩子的心受到伤害,因为如果那样,其实也就是他们自己受到伤害。这样一直守护着孩子,直到孩子长大,要离开他们,而他们也无法再给予孩子更多的照顾时,他们只能是远远的用心“望”着孩子。这种天使的工作是很苦的,他们一生都在为孩子流泪,一生都为孩子担心。作者通过天使的工作,形象的再现了现实中父母对子女的爱,是那种全心全意的付出,无怨无悔的牺牲。作者就是通过写天使的“守”和“望”,生动地再现了生活。相比较天使而言,那就是孩子的反应了,当孩子还在天使身边时,对天使的付出是毫不在意的,沉浸在爱中不知不觉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司空见惯的爱又是最容易让人忽视的;当孩子可以自己生活的时候,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天使,只有当刮风下雨时才想起了天使翅膀下的好处。在这里,作者通过汤米的责问,把一个社会普遍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那就是:我们感激父母,到底是感激他们什么,是给我们遮风挡雨的好生活,还是感激他们的原来无悔的爱的付出。前面我们讲到,孩子对父母的爱是忽视的,既然如此,当孩子们没有亲身经历过父母的经历的时候,他们懂得感恩的,永远不会是父母本身,而只是父母能够给予孩子的一切物质性的东西。听起来有点残酷,但我们不得不承认那是的确存在的社会现实,同时也引起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究竟应该怎样面对父母付出的爱,我们又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