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文官仙鹤?
衣冠禽兽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含有贬义的成语。衣:穿衣;冠:戴帽。衣冠禽兽顾名思义是指穿戴着衣帽的禽兽。但在明代中期以前,衣冠禽兽却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词语,本为褒义。因为按照明代服制的规定,当时的官员穿的袍子上是“文禽武兽”,只有“当官的”才能穿上绣着飞禽或绘着走兽的官服。
衣冠禽兽最早是代指“当官的”
如今,衣冠禽兽一词在辞海和成语词典等很多工具书中几乎都被解释为贬义。比如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辞海》中,即非常直接地解释为:衣冠禽兽,比喻品德败坏的人。谓这种人虚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禽兽。明·陈汝元《金莲记·抅衅》:“人人骂我做衣冠禽兽,个个识我是文物穿窬。”在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中国成语大辞典》中,对这个成语的解读同样态度鲜明。衣冠禽兽:穿戴衣帽的禽兽,比喻品德败坏、行为如同禽兽的人。其实,衣冠禽兽一词,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古代皇帝自称真龙天子,最能衬托皇帝“龙形象”的东西当然就是禽和兽了,所以明代官员的服饰规定:文官的官服上绣禽,武将的官服上绘兽。“衣冠禽兽”在当时遂成为文武官员的代名词,原本是代指“当官的”的褒义词。
古代官袍上有哪些飞禽和走兽
那么,古代官员的官袍上都有哪些飞禽和走兽?各种禽兽图案的补子代表了什么?
众所周知,明代官员分为九品,服饰则按照官阶的品级有着严格的规定。据考,在衣服上绣绘飞禽走兽的补子以区分官阶的制度,最早始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补子就是一块缝在官员服装上的布,上面所绣的不同禽兽,代表了一个人官位的大小。所以,古代官员穿的袍子也叫“补服”。自明代开始,“补子”作为官服上的等级标志,沿用了近600年,成为封建等级制度尊卑高下最突出的代表。
明代服制文武官员的袍子分为三种颜色,补子是文禽武兽。一品至四品袍子的颜色为绯色,五品至七品袍子的颜色为青色,八品至九品袍子的颜色为绿色。九类文官补子上的九种飞禽分别为:一品绯袍,绣仙鹤;二品绯袍,绣锦鸡;三品绯袍,绣孔雀;四品绯袍,绣云雁;五品青袍,绣白鹇;六品青袍,绣鹭鸶;七品青袍,绣鸂鶒;八品绿袍,绣黄鹂;九品绿袍,绣鹌鹑。武将一品和二品都是绯袍,绘狮子;三品绯袍,绘老虎;四品绯袍,绘豹子;五品青袍,绘熊;六品和七品都是青袍,绘彪;八品绿袍,绘犀牛;九品绿袍,绘海马。清代官服补子的鸟兽纹样和等级与明代大同小异,但个别的有所变化。文官的补子八品换成了鹌鹑,九品换为练雀。武官一品改为麒麟,三品改为豹,四品改为虎。
由此可见,“衣冠禽兽”当时曾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词语,本为褒义。“衣冠禽兽”演变成贬义词是在明朝中晚期,那时由于官场腐败,某些官员贪赃枉法、欺压百姓、为非作歹,如同牲畜,老百姓就渐渐地将“衣冠禽兽”这个成语作为贬义词来用了。
衣冠禽兽的传说
关于衣冠禽兽这一成语作为贬义的由来,还有一说是出自明代宋濂《燕书》中的故事“彼兽而人,汝则人而兽也!”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浙江浦江(今浙江义乌县)人,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曾奉命主修《元史》,著有《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其散文对明代散文创作具有重要影响。《燕书》中衣冠禽兽的故事说的是齐国有个名叫西王须的人,原做海运生意。有一天在海上遭遇到狂风巨浪,船被掀翻,他急忙抓住了折断的桅杆,漂浮了很久,侥幸靠了岸。上岸后他奔走于杳无人迹的大山之中,觉得自己必死无疑时就找了个山洞准备自尽,希望自己死后的遗体别被乌鸦老鹰啄食。正在他向山洞走去时,一只猩猩从洞里面走了出来,猩猩看他非常可怜,就拿了些大豆、萝卜、谷穗等食物比划着让他吃。西王须正饿得难忍,便狼吞虎咽地把所有的食物都吃了下去。夜晚天气寒冷,猩猩怕西王须冻死,还把自己铺着一尺来厚羽毛、用来睡觉的小山洞让给了西王须睡,猩猩自己却睡在洞外。猩猩的话语虽然和人不一样,却每天咿咿呀呀地好像是在劝慰西王须。转眼过了一年,一天,海上突然开来了一条大船,停泊在山脚下,猩猩赶紧把西王须护送到了船上。西王须登船一瞧,船上的人恰好是自己的朋友。岸上的猩猩看到船要起航,仍伫立在远处望着大船,不忍离去。西王须对朋友说:“我听说猩猩的血可以染毡布,过100年也不会褪色。这只大猩猩很肥大,刺死它可以得到一斗多血,为什么我们不登岸捕杀它呢?”西王须的朋友闻听此言,气愤不已:“彼兽而人,汝则人而兽也!”他说,猩猩是一只兽却十分像人,你虽然是个人却十分像只野兽呀!你如此忘恩负义,不杀你留着有什么用?于是,命人张开口袋装上石头“加颈,沉之江”。禽兽不如的西王须不仅被沉入江中,还留下了衣冠禽兽这个用来形容那些“穿着人的衣服却不干人事儿的人”的成语,落得个永远被后人唾骂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