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散文诗集 - 诗的魅力

诗的魅力

品诗寻味· 诗歌的魅力

有人说散文是把米做成饭,诗歌是把饭酿成酒,我深深的认同。读一首好诗,真如同痛饮美酒,令人身心舒畅。品到深处,忽而拍案击节,倍感酣畅淋漓,忽而闭目遐思,恍如四体舒泰。感到美妙之处,不禁离座而起,反复吟哦,似与诗人神会。比如李白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千里江陵一日还,朗读这些妇孺皆知的佳句,感受激情迸发的快意,竟然觉得身随诗动,飘然起来。再看杜甫诗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悲壮的感慨撞击人心,让人有一种坐立不安的感觉。王翰的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岳飞的满江红: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刚烈的诗句给人以感官的冲击,激发人们的昂扬斗志。而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白居易的春来江水绿如蓝,半江琵琶半江红等诗句,又勾画出天地辽阔山河壮丽的七彩画图,使读者思绪融进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尽享天地人和的和畅之风。诗歌的传情授意令人陶醉,岂不胜过美酒的韵味?这就是诗歌的魅力,用美酒来比喻诗歌,我还真觉得意犹未尽呢。

诗歌虽好,但是要想真的品味个中滋味,就必须融入诗人一样的真情实感了。就好比欣赏美妙的音乐,不懂得它的旋律,没有曲谱和艺术家表达的心情就很难领略音乐的真谛,难以产生***鸣。所以我常说,读诗品诗要有感觉,要有思维,融入诗歌的氛围,才能品出内涵品出滋味来。我很喜欢张孝祥的《过洞庭》,空有很大的抱负不得施展,被贬谪回归路过洞庭湖。“孤光自照”“扣舷独啸”,欲言无言喷发出了:“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感慨。相信后来的读者很少有他此时的心境,但通过他的诗词,联想他的经历和处境,必然会心领神会了。同样心绪的还有柳宗元的“城上高楼接大荒”,“江流曲似九回肠”,孟浩然的:“欲渡无舟楫,端居耻圣明”,风格虽然不同,但诗人才智不展报国无门的心态以雄浑的感染力穿透了读者的心。如果你也有怀才不遇壮志未遂的感觉更能体会诗词的精髓了。

诗歌最忌讳的就是堆砌辞藻,无病呻吟,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读诗尚且要有真感情,做诗哪能装腔作势呢?诗言志,就是要把你内心的情怀抒发出来,用精辟深刻的语言,配以优美亢奋的韵律,让它表现得更富情感,淋漓尽致。不融入你的真情实感,要么是矫揉造作,要么是牵强附会,不可能写出好诗来。我也看了很多御用文人写的奉谕诗或曰御制诗,通篇引经据典华丽无比,但是如同隔靴搔痒空洞无物,可曾有几篇流传下来的?倒不如乡村俚语来得真切广为流传呢。比如有一首诗:“山上青松山下花,花笑青松不如她,有朝一日寒霜降,只见青松不见花。”写的何等传神!“恨不得双手托住天边月,怨老天,为何闰月不闰夜!”道的如此动人。这是由于诗人设身处地有感而发,才能朗朗上口楚楚动人。诗歌本来就是为了抒发情感的,没有真实情感,怎么能有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