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问我:
云树荷,在你如今的气质里,是否藏着你走过的路,爱过的人,和读过的书?
我毫不犹豫地点点头,并补充道,其实在我看来,除此之外,是我读过的书,帮助我更好地向内认知,向外行走,向死而生。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在正式分享之前,想问问大家一个问题,在大家看来,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古人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对于黄金屋和颜如玉又怎么理解?
其实在我看来,黄金屋可以理解为财富,有物质财富,但更深层次意味着精神财富。;颜如玉可以理解为人的美貌,但往深层次,意味着一个人的气质。
接下来呢,请大家欣赏一段2分18秒的视频,该视频源自一篇网络文章,题目为《当孩子问读书到底有什么用?请这样回答!》,我猜想宝妈们看了这个视频,会有强烈的***鸣。视频链接如下:
/s/yN-qCrvYezjmMh1Xk_eSmQ
同样,我节选了该文章的部分文字,想读给大家听听,***同感受读书的魅力所在。
以下为配文:
很多孩子会问老师和家长读书有什么用?
我想说的是,读书其实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读书不仅能带给人们知识的力量,更能让人领略到一种高尚的品德。
1.你读过的书,最后都会化为你的气质和修养
苏轼在《和董转留别》中说,“唯有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比喻只要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
所以啊,不要说读书没有用,你读过的书终究会化为你的气质和修养。
“白发戴花君莫笑,岁月从不败美人。若有诗书藏在心,撷来芳华成至真。”这句话真正火起来是在《中国诗词大会》对董卿的形容。
意思就是:一个女人的花容月貌,会被岁月带走;绚烂的青春,也会随着时间流逝。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生都不褪色的,唯有那永不凋谢的芬芳气质。
一个人读书多了,气质自然就变得越来越好了。董卿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
三毛曾说: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一个人的气质是需要沉淀阅历和知识的,人在读书的时候,精气神是聚合在一起的。
2.读书不一定改变命运,但一定能丰富人生
冰心说过:“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世人劝学,经常用的一句话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不只被古代读书人奉为经典,也鼓励不少现代学子努力向上。
每一本书都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
我始终相信读书的力量,尤其是对于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一本本经典的好书能为他们打开一扇扇通往世界的门窗。
有句话说得好,读书不一定改变命运,但一定能丰富人生。
不管一个人有多厉害,哪怕是走遍了全球,他所能看到的世界还是有局限的。
你的世界必须要进行无限的延伸,才能让你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而读书就是其中一种途径。
读书,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
读书并不一定是为了改变命运,而是为了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富足,为了拥有一个更加宽广的见识与格局。
3.读书可以增加一个人谈吐的质量和深度
读书养才气,它们虽然不能立马帮你解决问题,但能够增长你的见识,让你的谈吐更有韵味。
去年,一段妈妈教育女儿“长得好看没用”的视频火了。
她对女儿说,“因为你的文化素养会伴随你的一生,你光脸蛋好看,看一眼漂亮,再看第二眼没有意思了。所以你一定要多读书。”
这位妈妈还说自己《尚书》《周易》有时候张口就来,并不是因为自己聪明,而是她对自己有要求,她每天都规定自己要看书。
她教育女儿的一句话讲得很实在,“脸蛋可以复制粘贴,张口说话才能语惊四座。”
这位妈妈坦言,在和很多成功人士交流时发现:
在成功人士眼里,他们欣赏有素养的女性。美貌可以复制,但一个人的谈吐、修养是复制不来的。
所以,她希望女儿能够多读书,多长见识。她也一直以身作则,做一位爱读书的好妈妈,用行动来影响女儿。
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里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你会发现读书会让焦躁的心平息下来,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读书是为了读到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
人生没有白读的书,每天努力一点点,奇迹一定会发生。
引文完。
当我读完这篇文章时,与之有着深深的***鸣,其实,就像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一样,人生没有白读的书,书中点点滴滴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流逝,都已经慢慢渗入一个人的骨髓,久而久之,成为一个人的气质。再久而久之,就像罗曼.罗兰所说得那样,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里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而我将它定义为,读书,可以向内认知。
第一, 读书为什么可以让我向内认知呢?
现在回想起我和书的缘分,印象最深的就是小学三年级那个暑假,一贯贪玩的哥哥,有一天,他脸上挂有一丝害羞,试探性问着我:“妹子啊,你帮哥个忙呗。我有个暑假作业,要写读后感,要不你先读,然后把读后感借我看看?”作为妹妹,哪敢拒绝啊,我还指望他给我辅导数学题呢。于是就这样,第一部小说便走进了我的生活。我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那便是《鲁滨逊漂流记》,讲述的便是鲁滨逊在荒岛顽强求生的故事。或许在我10来岁的年龄,只是简单地把它当作故事来读,后来才发现,其实每本书,每个故事的背后想向我们阐述些道理,或者是让我们受到启迪,或者是给予我们能量。
而这些,都是让我们在一个更大的世界中,结交不同的朋友,在这种“相处”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就像古人所说得“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后来,在求学生涯中,读得最多的书就是:教科书了,也就是课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等等,课本所涵盖范围非常广,现在回想起来,学生时代的我,并没有好好读书,而只做到了好好考试,追求高分。那时,只觉得读书就是完成任务,读书是学生的职责而已。有时候,我会觉得那些课本太枯燥乏味,但经过时间的沉淀,我慢慢发现,有些诗词散文已经烙在了我的骨子里,比如戴望舒的《雨巷》,比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比如朱自清的《背影》等等,而那些古圣先贤的话也一直激励着我前行,比如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孟子的“天降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毛主席的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等。
现在回头看来,那些能够留存在我记忆深处的学科知识,也正是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骨子里究竟有着何种性格,正如培根所说: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也就是说我们所学到的一切,都会影响我们的个性。我们从书本所学到的东西,其实更是一个塑造个性的过程。
或许,读书就像吃饭,日积月累,融入骨髓。每天吃饭是为了营养,保持身体的机能正常运作。而读书大概就是维持精神上的活着。
就这样,读着读着,我慢慢地开始更深层次地“向内认知”。
而这个变化,我想归功于2017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的那个决定:加入樊登读书,从此与它结下了不可分割的缘分。或许,也是从那一刻起,在自己身上发生着些许变化。
早晚洗漱,上班路上,经常少不了它的陪伴,后续因为参加樊登读书“我是讲书人”大赛,逼了自己一把,现在想想,备赛的时候,阅读量是最大的,慢慢地,也因此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2018年,有几本关于性格分析的书:《盖洛普优势识别器》、《九型人格》等走进了我的生活,经过性格测试题,我对号入座,更深层次地认知了自己。比如,在《九型人格》一书中,将人们划分为1到9不同型号的人,在这种学习过程中,我更深刻地认知了自己的优势是什么,而缺陷又是什么。我在什么情况下是最具有热情的,在什么情况下是最让我抓狂的。在书中我发现了那个最真实的自己,于是在工作和生活中,依据这些发现,让我更加坚定地跟从内心,坚定地做最真的自己。
基于以上对自己的了解,再通过读书,指导我更好地向外行走。我将书本中的东西阅读内化,变成能够指引自己前行的方法论,指导着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让我受益良多。
当然,最大的受益便是:良好的自我认知有助于我更好地向外行走。
那么,
第二,读书为什么可以让我向外行走呢?
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至今为之,指引我更好地向外行走的3本书,与大家***勉。
1.采铜的《精进》:教会了我要发现自己的优势,并结合一个行业,假以时日,必能成功。
采铜的《精进》,在《精进》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人,叫萨尔曼可汗,是可汗学院的创始人,他有着MIT、哈佛著名学府的学历,有着高薪的金融工作履历,但后来竟然辞职,放弃了这优渥的工作机会,因为他只为了跟从自己的内心,从事自己所热衷的教育事业,实现在他看来,自己的人生价值与使命。他秉持最优原则,做了真正的自己,充分发挥了他自身的优势。本书让我更加认定了一个事情: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而独一无二的我们都有着专属于自己的优势,如果能够尝试发现,并结合到某一个领域,我们终会成功。我想,那是一种点燃自己生命的感觉。
2.杨澜、朱冰《一问一世界》:教会了我其实,作为女性,可以实现出色事业和美满家庭的双丰收。
杨澜、朱冰的《一问一世界》,本书记录了杨澜20年的媒体生涯,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4个章节,也因此鼓励着我更好地前行。该章节题目为“为什么总问女性这个问题?”大家猜猜是个什么问题?
当问及这个问题时,杨澜回复道:“为什么很少有人问男人这个问题,难道男人们就不需要平衡事业与家庭了么?”
在这本书中引入了2个概念“细细的高跟鞋”和“软软的泥土地”,前者象征着事业,后者象征着家庭,书中这样说道:“高跟鞋和泥土地,这两个截然对立的体系,也映照出一个女人穿着细细的高跟鞋,行走在事业的坦途上时,却常常陷入家庭生活软软的泥土地中的尴尬。
事业和家庭的矛盾,无处不在地为女人的生活制造着麻烦。在世俗人的眼中,女人无法兼顾2方面,最终只能选择其中一样,或者是美满的婚姻,或者是出色的事业。但是对于杨澜而言,这种观点显然是不成立的。”
她也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比如,在1996年,杨澜拿下了一个学位,生了一个孩子,做了一套节目,向我们阐述着,美满的家庭和出色的事业可以兼得。
同样身为女性,虽然还没有被家庭所捆绑,但这本书鼓励着我,坚持做最好的自己,事业和家庭是可以实现双丰收的,。
3.柴静的《看见》:教会了我“不轻易评判,不妄加指责”。
柴静的《看见》,该书是从一个纪实记者的角度,描述了许多社会现象,而又深层次剖析了这些表面现象下,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在各种触动种,我也体会着主人公们复杂的情绪及那些无奈的行为,最终化为理解。而自此后,我不敢去妄加评论某个人的某种行为,即使这种行为在大众看来不可思议,但我不知道这个人的行为背后,是经历了何种坎坷,又遭遇了何种故事,而又有着何种无奈。或许我们能做得就是:尝试理解并接纳,帮助他们走出来,或许有时候当事人本来也是一个受害者。
曾经听过一个小故事,现在分享给大家来听,故事是这样说得:
“一个单亲家庭,有妈妈及10岁左右的兄妹,他们相依为命,但不幸的是,妹妹重病,经过治疗后,仍需要长久卧床休养。但自从妹妹回到家中静养后,哥哥就开始在妹妹房间的墙壁上乱涂乱画,本来就很疲惫的母亲,觉得儿子不听话,经常训斥儿子,喝斥他不要再画了,懂事些。多次后,男孩才给母亲说出了心里话:妈妈,我知道妹妹喜欢这些,我不是不听话,只是画了这些画在墙壁上,希望她能开心,并快快乐乐地好起来。”
因此,在我看来,读书,便是一个向外行走的过程,我们被书中的人物、书中的故事所触动着,同样激发着我更好地工作、生活,更好地与自己相处,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目前,我就职于中国平安,每周五,我们都会进行理赔保障课程的学习,在诸多理赔案件中,让我更加意识到了生命的脆弱性,而外加读书,让我自己决定,在我的余生,我要“向死而生”。
那么,
第三,读书为什么可以让我学会了向死而生呢?
或许此种感悟源自于娟的《此生未完成》:这本书教会了我要珍惜当下,用力过好当下的每分每秒。
于娟《此生未完成》,本书作者于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在挪威奥斯陆大学完成了经济学硕士,在复旦大学完成了经济学博士,她曾经是一名高校讲师,是一个2岁半孩子的母亲,是一个35岁男人的妻子,是一双61岁老者的女儿,也是几个失学儿童的资助者,是很多人的朋友,当然,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她是一名癌症患者。
本书给我留有印象最深的是于娟,在她生死临界点的感悟:“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加班,给自己太多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其实看似最平凡的日子,才真正可贵。
如果明天醒来,发现我们还活着,便是一种幸福。
我经常因此把自己活着的每一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尽量做到今日事,今日毕,用自己所学带去更多助益,或许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得起“活着”这两个字。
“向死而生”,并不是一种悲观,死亡是我们不可避免的事情,我想在ta来临之前,活得更用力一些,才能没有在这世上白走一趟,如此而已。
直至今日,当我回首往事,所读过的书,就像一帧又一帧的动画串联起来一样,教会我向内认知、向外行走、向死而生,成为一名真正的勇士,正如那句话所说“真的勇士,是认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依旧热爱生活”。 在不知不觉中,这所有的一切都刻入我的骨子里,沉淀在我现如今的气质里,而这气质里藏着我走过的路,爱过的人,读过的各种书籍。
最后,我想说:
在纷繁闹市,寻找一个静谧的地方,捧起书籍,静心品读。
让身心灵徜徉于字里行间,其实,在我看来,读书是一场精神之旅。
读着读着,在不知不觉中,便发掘了那个最真实的自己,于是跟从内心,加以行动,在余生的每分每秒中,争取做最真和最好的自己,并力争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读书,向内认知,发现自己,认识自己。
读书,向外行走,开心工作,快乐生活。
读书,向死而生,知行合一,珍惜当下。
或许只有这样:
才能够,
不负光阴,
不负此生。
这里有一页打开的书,等待你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