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诸葛瞻的历史
诸葛瞻(227年7月—263年11月),字思远,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子;邓艾伐蜀时,他与长子诸葛尚及蜀将张遵、李球、黄崇等人死守绵竹,后在与邓艾军交战时阵亡,绵竹也因此失守。
公元227年(建兴五年),诸葛瞻出生。诸葛瞻雕像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出兵武功,其间写信给诸葛谨,称“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大器”。
诸葛亮病死,诸葛瞻袭爵。公元243年(延熙六年),诸葛瞻十七岁,娶蜀汉的公主为妻,被授为骑都尉。
名过其实公元244年(延熙七年),诸葛瞻担任羽林中郎将,先后担任射声校尉、侍中。因为蜀 *** 士都怀念诸葛亮,加上诸葛瞻精通书法绘画,记忆力强,所以大家都很喜欢诸葛瞻才思敏捷。
每当朝廷颁布一项好的政令,尽管不是诸葛瞻建议倡导。百姓们都会互相转告说:“这是诸葛武乡侯所提倡的”。
因而诸葛瞻的美名受到过分渲染,有些名过其实。公元253年(延熙十六年),吴国太傅诸葛恪因为在东兴之战打败魏国军队,于是打算大举用兵,当时诸葛瞻官至侍中。
张嶷写信给诸葛瞻,提醒诸葛恪大肆用兵,可能招致恶果。果然,诸葛恪在同年大败而回,被孙峻杀害。
公元244—260年(蜀汉延熙七年—景耀三年),诸葛瞻累迁至尚书仆射,加官军师将军。公元261年(景耀四年),诸葛瞻担任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同执掌尚书台政务,统领国事。
但当时黄皓弄权,朝中大臣都迁就庇护他,没有人出来纠正这一弊端。廖化约宗预一起拜见诸葛瞻,宗预说:“我们已经年过七十,所得的已经够多,现在是差一死,有什么要相求年轻后辈而是自己劳累呢?”最后宗预没有前往拜见。
公元262年(景耀五年),姜维北伐败回,诸葛瞻与董厥等人认为姜维好战无功,致使国内疲弊,于是上表给刘禅,要求让姜维担任益州刺史,并削夺他的兵权,这份表据说为蜀汉长老所保存。死绵竹公元263年(景耀六年/炎兴元年)冬天,魏国征西将军邓艾奇袭阴平,自景谷道攻入,诸葛瞻带领尚书张遵(张飞之孙)、尚书郎黄崇(黄权之子)、羽林右部督李球(李恢之侄)督率军队前往抵抗,到达涪县后盘桓不前;尚书郎黄崇多次劝他迅速抢占险要地势,不让敌人进入平原,诸葛瞻犹豫不决,没有采纳他的意见,黄崇因为诸葛瞻的失策而痛哭。
邓艾长驱直入,蜀军前锋被打败,诸葛瞻退守锦竹,邓艾遣使送信诱降诸葛瞻:“你如果愿意投降,我一定上表封你为琅邪王。”诸葛瞻大怒,斩杀邓艾使者,率军出战。
战前,诸葛瞻悲痛说道:“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我有三罪,还有什么面目回去呢?!”于是坚守阵地准备决战。这时,黄崇也激励将士决一死战,李球临阵授命,于是汉魏最后一战——绵竹之战爆发。
诸葛瞻在绵竹摆好阵势等待邓艾,邓艾派遣其子邓忠从右包抄,又派遣师纂从左包抄,结果两人都被诸葛瞻打败退回,报告说:“敌人难以击破!”邓艾大怒说:“生死存亡,在此一举,有什么不可以的!”要将两人斩首,于是两人再次出战,击败汉军,诸葛瞻、张遵等人战死。诸葛瞻之子诸葛尚听说军败后,叹息说:“我们父子受了国家那么多的恩惠,而没有提早斩除黄皓,以致惨败,还有什么面目活下去呢?!”于是冲入阵内战死。
公元347年(永和三年),史官常璩(《华阳国志》的作者)向西蜀长老考证,听说陈寿曾经在诸葛瞻手下任职时受辱,所以诬陷诸葛瞻,把不能阻止黄皓的过失归咎于诸葛瞻身上。2人物评价诸葛亮:“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钟会:“巴蜀贤智文武之士多矣。至於足下、诸葛思远,譬诸草木,吾气类也。”
干宝:“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诸葛瞻 塑像司马炎:“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山涛:“郿令诸葛京,祖父亮,遇汉乱分隔,父子在蜀,虽不达天命,要为尽心所事。”
陈普:“父自耕田母自桑,受天命与汉同亡。百年魏晋烟云散,千古隆口日月光。”
陈世崇 :“孔明之子瞻、孙尚战死,张飞之孙遵,赵云次子广亦战死,北平王谌哭于昭烈庙,先杀妻子乃自杀,魏以蜀宫人赐将士,李昭仪不辱自杀。禅不特愧于将士,亦且愧于妇人矣。
”孙奇逢:“考蜀之亡也,关氏后彝一门,歼于庞贼之手。外更得八人焉,北地王谌、武侯子瞻孙尚、张飞孙遵、赵云子广、傅彤子佥、李恢侄球,皆所谓不愧其先者也。”
罗贯中:“苍天有意绝炎刘,汉室江山至此休。诸葛子孙皆效死,成都卿相尽添愁。”
“智谋虽不扶危主,忠义真堪继武侯。古往今来多少泪,行人哀怨哭坟丘。”
诸葛瞻墓祠毛宗岗:“诸葛瞻父子受命于大事既去之后,而能以一死报社稷。君子曰:武侯于是乎不死。
盖战死绵竹之心,亦秋风五丈原之心也。使当日甘心降魏以图苟全,则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家训,不其有愧乎?故瞻、尚亡则武侯存。”
蔡东藩:“诸葛瞻不依黄崇之议,让敌深入,猝至战死,是咎在诸葛瞻。”3纪念墓祠编辑绵竹诸葛瞻父子。
2.绵竹历史绵竹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幅员面积1245.3平方公里,海拔504至4406米,有“六山一水三分田”的特点,西北崇山峻岭,东南平畴沃野,内河纵横,水源充沛。
全市辖24镇2乡,43个居民委员会,262个行政村,1915个村民小组,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达513859人。被誉为“天下七十二洞天福地之一”。
历史悠久。1995年被命名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
物华天宝。境内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
森林占幅员面积的49.8%,全市绿化覆盖率为49.52%,城市人均公***绿地5.1平方米。绵竹矿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达40余种,其中磷矿为全国四大磷矿基地之一。
国家名泉“玉妃泉含锶矿泉水”是发展酿酒和饮料业得天独厚的资源。崇山密林中栖息生长着大熊猫、金丝猴、苏门羚、毛冠鹿和珙桐、红豆木、桫椤等150多种珍稀动植物以及冬虫夏草、贝母、天麻、黄伯、杜仲等众多名贵药材。
九顶山是“卧龙——四姑娘山大熊猫生态走廊”的主体部分,已被省 *** 纳入“岷山山系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九顶山所在的龙门山系被国土资源部首批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
人杰地灵。旧志载:“汉有五忠,宋有三贤”,晚清有“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杨锐。
近现代有令人崇敬的早期 *** 员王干青、骆是愚、赵利群和造诣精深的爱国高僧能海法师。境内保存的历史古迹众多,有诸葛双忠祠、张咸计夫人墓、圭峰禅师墓、南轩祠、杨锐墓祠、王干青烈士墓;有五百金罗汉坐殿的“天下第一禅林”祥符寺、道教圣地严仙观、川西灵隐三溪寺、千年名刹吉祥寺、金刚道场云悟寺等著名寺院和紫岩书院遗址,回澜塔等古建筑。
名酒之乡。“唐时宫庭酒,盛世剑南春”。
从2000多年酿酒历史中生长出来的一朵奇葩——中国名酒剑南春,誉满神州,香溢四海,曾60多次荣获国际和国家级质量金奖。1999年“剑南春”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年画之乡。作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源于明盛于清,到清乾隆嘉庆年间生产规模达鼎盛时期,绵竹年画具有浓郁的乡土韵味和地方特色,内容以避邪迎祥、风土人情、戏曲故事、历史文化、神话传说等为主。
绵竹年画作品先后应邀在欧、亚、南北美洲50多个国家展出,深受国外艺术界青睐。1993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民间木版年画)之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说说诸葛瞻为什么会受到蜀国人爱戴绵竹诸葛瞻父子墓祠(又名诸葛双忠祠),是四川省重要的蜀汉遗迹之一。
它与成都武侯祠遥遥相对,都是为了纪念诸葛一门“三世忠贞”而建的。在成都武侯祠大殿内供奉有诸葛亮祖孙三代于一堂的塑像,而绵竹双忠祠原有的塑像也有祖孙三代,前殿祀诸葛瞻父子,启圣殿祀诸葛亮。
成都、绵竹两处祠堂展示了诸葛亮祖孙三代忠贞无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高风亮节。双忠祠在成都武侯祠大殿内供奉有诸葛亮祖孙三代于一堂的塑像,而绵竹双忠祠原有的塑像也是祖孙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
后人景仰,多有题咏。在成都武侯祠殿壁嵌有清代安岳令洪成鼎题《乾隆壬辰秋月过绵竹吊诸葛都尉父子双忠祠》诗碑:“国破难将一战收,致使疆场壮千秋。
相门父子全忠孝,不愧先贤忠武侯。”绵竹双忠祠的前人题咏诗碑也很多,这此题咏,都将诸葛子孙联系在一起,歌颂他们的“三世忠贞”。
绵竹是诸葛瞻父子斩使拒降,为国捐躯的地方,故绵竹享有“忠臣孝子纲常地”的美称。现存的诸葛双忠祠古建筑尚有启圣殿和拜殿,启圣殿建于清朝乾隆三年,拜殿建于道光七年。
清代自乾隆以后几乎每隔20多年就要维修、扩建一次,到清末时诸葛瞻父子衣冠冢,双忠祠祠已是殿宇崔伟,题刻琳琅,规模可观了。1985年以来,当地 *** 对双忠祠进行一次大的修缮,修复了忠孝门,维修了拜殿,整修了墓茔,新建了文物陈列室。
并在拜殿内制作了大型彩塑《魂壮绵竹关》。这组雕塑再现了当年诸葛瞻父子死守绵竹关,寸土不让,以死报国的悲壮情景。
塑像上方的横匾则是著名戏剧作家曹禺亲笔所题“魂壮绵竹关”五个大字。拜殿后面的诸葛瞻父子墓巍然耸峙,绿树掩映,芳草萋萋,巨型石碑立于墓前,上书:“后汉行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诸葛瞻子尚之墓”。
百度百科,谢谢。
4.三国之绵竹之战蜀汉不一定必败,主要是因为诸葛瞻指挥失误。
绵竹关,《三国演义》中的名关之一。隶属于绵竹县,在鹿头山。
今天地址属于德阳市罗江县白马关镇。绵竹关控扼川陕古道,而且地势雄峻,易守难攻。
《三国演义》、《三国志》中均提及绵竹关之战。诸葛瞻父子魂壮绵竹关,留下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至今,在绵竹市仍有清代建筑诸葛双忠祠和诸葛瞻、诸葛尚衣冠冢。血战绵竹关魏景元四年(蜀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司马昭命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钟会、雍州刺史诸葛绪等五道伐蜀(其中钟会大军由斜谷、骆谷、子午谷三路进攻汉中,故与邓艾、诸葛绪合称“五道”)。
此时,驻守汉中的蜀汉大将军姜维上表后主,建议“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然而,操纵朝政的宦官黄皓却“征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
致使丧失了大好战机。钟会攻取汉中后,姜维会合廖化、张翼、董厥,退保剑阁。
“冬十月,(邓)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
……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
蜀汉朝廷闻讯大惊,急遣行都护卫将军诸葛瞻率兵抵御。 “瞻督诸军至涪停住,前锋破,退还,住绵竹”。
这里所说的“绵竹”,不是指位于平原地区的绵竹县城,而是指与县城隔水相望,隶属于绵竹县的绵竹关(鹿头山)。这里实为抵御邓艾的最佳阵地。
关于诸葛瞻任乃强先生《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刘后主志》注云: “(诸葛瞻)住绵竹,为守鹿头关。上引《钟会传》所谓‘蜀军保险拒守,(邓)艾遂至绵竹’者是也。
涪距剑阁二百里,仅隔梓潼一县,两军易于并力。而瞻退绵竹者,盖与(姜)维、(张)翼、(董)厥、(廖)化等商为保据险阻困敌于平之计。
翼、化等盖亦已分军出马鸣阁与江油等处截击田章,断艾后援。上引《钟会传》云‘破蜀伏兵三校’可证。”
又云:“绵竹之战,(邓)艾军死中求生,存亡所系。《艾传》云:‘(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阵待艾。
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马司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
’……盖瞻等凭山险为阵,故忠与纂言未可击也。”这一判断是正确的。
今庞统祠西北 300米处的山上有一座高10米、宽10米、长30余米的平台,《罗江县志》称为“诸葛将台”,应该就是当年诸葛瞻扼守鹿头山的指挥部所在。可惜诸葛瞻将略不足,不善用兵,本应凭险固守,等待姜维大军回援,以便前后夹攻孤军深入的邓艾,却气盛易怒,死拼硬打,“遂战,大败,临阵死,时年三十七。
众皆离散……瞻长子尚,与瞻俱没”。诸葛瞻败亡后,邓艾大军直逼雒城(今四川广汉)。
蜀汉已无险可守,后主及其亲信更是斗志全无,于是仓促采纳谯周之策,遣使请降。至此,姜维等人已无法再战,只得诈降钟会,欲伺机复国,惜乎失败被杀。
可以说,鹿头山是蜀汉政权的最后屏障,鹿头山之战是蜀汉政权的最后一战,鹿头山的失守也就标志着蜀汉政权的最后灭亡。
5.绵竹有什么好玩的诸葛双忠祠,是四川省重要的蜀汉遗迹之一。
在成都武侯祠大殿内供奉有诸葛亮祖孙三代于一堂的塑像,而绵竹双忠祠原有的塑像也是祖孙三代,前殿祀诸葛瞻父子,启圣殿祀诸葛亮。成都、绵竹两处祠堂展示了诸葛亮祖孙三代忠贞无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
后人景仰,多有题咏。墓园高大,墓周长30米,封土高3米,周嵌石栏,琴剑图案,雕刻精巧。
墓前石碑一道,高4.6米,宽0.77米,上刻“后汉行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诸葛瞻、子尚之墓”,边款刻“康熙六十一年绵竹邑令陆箕永立”。墓园巍然耸峙,绿树掩映,墓旁两侧各有一株百年铁甲古松,夭矫如龙,叶片似剑,宛如两坡甲执剑的卫士护卫着忠魂,游人驻足墓前,无不肃然起敬。
双忠祠因墓而建,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有忠孝门、拜殿、过厅、正殿、启圣殿、西庑、东厢、官舍、客堂等。现存的古建筑尚有启圣殿和拜展,启圣殿建于乾隆三年,拜殿建于道光七年(1827)。
6.诸葛亮真的存在吗是的。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7.历史上真的有诸葛果这个人吗徐道《历代神仙通鉴-上册》卷十·第六节
遇宫嵩(即宫崇)细谈仙侣
救杜燮(即士燮)特用神丹[1] :
孔明深慨,呼三子一女出拜,(诸葛)均曰:“三兄分仕三国,吾宗当兴。”孔明蹙额曰:“安不忘危,《易》之知几呼,闻(诸葛)恪侄刚躁,非保家子弟;(诸葛)诞固执寡谋,亦非令终者,我受付托之重,以身许国。此女爱未字人,常教以禳斗之法。彼即奉事不懈,后必证仙果,故名曰‘(诸葛)果’。”
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
引用 魏了翁的《朝真观记》:出(成都)少城西北,为朝真观,观中左列有圣母先师乘烟葛女之祠。故老相传,武侯有女,于宅中乘云轻举。唐天宝元年,章公始更祠为观,奏名乘烟。
澍案:忠武侯女名果,见《仙鉴》(即历代神仙通鉴),以其奉事禳斗之法,后必证仙果,故名曰果也。鹤山非妄语者,乘云上升,未可以为诞矣。
仅为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