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散文诗集 - 老子五章古汉语常识

老子五章古汉语常识

1.高中语文选修 老子五章的翻译

1.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以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道,(如果)能够说得出,他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能叫得出来,它也就不是永恒的名。

我们用“无”来命名田地万物的开始,用“有”来命名万物的起源(母)。所以从永恒的“无”中,可以观察宇宙的微妙之处;从永恒的“有”中,可以推知万物的极限。

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却各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可以说是玄妙的道理。极远啊,又极深,他是一切微妙的总门。

解读:本章开篇明义,树立高标。“道”是这章(也是《老子》全书)的核心概念,是老子最高的哲学范畴。

在这里“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具有无限的潜在力量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蓬勃的生长都是道的潜藏力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道”具有不可言说性,不可以概念化,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本源! “无”和“有”用来指称“道”的,是用来表明“道”由无形质落实向有形质的一个过程。

“无”并不等于零,相反,因为“道”具有潜藏的特性,不能为人的感观所认识;所以老子用“无”字来指称这个“不见其形”的特性。“无”在老子看来,蕴含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无”蕴涵着无限的“有。”

“不见其形”被称为“无”的“道”,却能产生天地万物,所以老子用“有”来形容“形而上”的“道”向下落实到“形而下”的介于“有形”与“无形”的一种特定的状态。“无”和“有”,来源相同,有机联系,相辅相成,同叫做“玄”。

所以,综合起来“道”是“无”中“有”,“有”中“无”,“道”超越于人的经验世界。这一章启示我们:不可拘泥于万事万物的表象,而应该用心去体悟“道”的实质。

这是老子思想的一个哲学出发点。老子就是从这里出发,去阐述他的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的。

2.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无所谓丑了;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无所谓恶了。所以,有无由互相对立而产生,难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后左右互相对立而出现。

因此,“圣人”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去教导,任凭万物生长变化,而不开创它。生养了万物,而不据调为己有。

推动了万物,而不自以为尽了力,功成而不自居(占为己有)。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不会失去。

解读:道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动的。美与丑、善与恶、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等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都是在相对的关系中产生的,同时这种相对关系也不断地变动。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说明一切事物在相对的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互相依赖,相互补充。 在这里,“圣人”是老子心中理想人物的折射,他依照自然的规律而不强做妄为。

天地间,万物欣然而作,各呈己态,圣明的人仅仅从旁边辅助,任凭各自的生命展开其生命的内涵。 同时,老子强调每个人都要发挥创造的动力,但是不能让自己的私欲无限发展。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生”、“为”、“功成”,正是强调人要去工作,去创建,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但是对于人类的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擅自据为己有。

“不有”、“不恃”、“弗居”就是强调个人要消除占有的冲动,因为人类社会的争端,就在于人人都想扩张自己的私欲。从这点看,老子的人生观,并不消极。

3.十九章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直,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抛弃了聪明和智慧,人民才有百倍的利益;抛弃了“仁”和“义”,人民才能回到孝和慈;抛弃了巧和利,盗贼才能消灭。以上三条作为文治法度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的认识有所从属:表现单纯、持守朴素,降低欲望,抛弃学问,没有忧愁。

解读:这章具体陈述老子的治国主张,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章老子首先讲应该去除哪些东西,再从正面讲怎样做。

老子主张摒弃知识、智慧、摒弃仁义等道德规范。因为“智慧”等往往成了人们雕饰言行乃至弄虚作假以博取功名富贵的手段;同时,在老子看来,对百姓“仁”也不必要,因为“仁”必然会干涉百姓的生活,国家就不得安宁了。

“绝仁弃义,名复孝慈”,是因为人的天性就讲孝慈,不讲仁义,百姓自然就回能回到上慈下孝。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实际上是强调“无欲”,治国者无欲,不积聚奇巧器物,百姓见不着,就不会产生“欲”了,盗窃等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在老子看来,是在位者自己的贪欲引来了盗贼。在这章里,。

2.老子《五章》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老子《道德眞经》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的翻译

天地无所偏爱,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己发展。

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吗?空虚但不会穷竭,发动起来而生生不息。

政令烦苛反而加速败亡,不如持守虚静。

孙雍长《老子注译》的翻译

天地无所谓仁爱,他看待万物如同祭祀用的草狗,祇是任其自生自灭;圣人无所谓仁爱,他看待百姓如同祭祀用的草狗,祇是任其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不正像那鼓风袋吗?虚静不动,它不会竭尽;越是鼓动,倒越会衰瘪。话语说教太多,命运就会困窘,不如持守著无为虚静。

郭世铭《〈老子〉究竟说甚麽》的翻译

天地不仁,像(人们)对待刍狗那样对待万物;圣人不仁,象(人们)对待刍狗那样对待百姓。天地之间不就像一个大风箱吗?空空荡荡而又无穷无尽,只要移动就有风鼓出来。老讲天命是没有出路的,不如保持中间状态。

辛战军《老子译注》

天地之德原本就没有甚麽亲私偏爱,视同万物有如那祭祀求福的“刍狗”一样,当用则自用之,当废则自废之,一切全都顺其自然。明道之君也没有任何私爱偏向,而使群臣百官各尽其用,各守其职,从不妄自干涉,天地之间不正象那鼓风的槖龠一样吗?虽然它看似空虚无物,去能永不屈竭,总是在运转变化中化生万物。因此,君王如果不能守虚出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反而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

3.读完《老子》五章里的任一章的感想

[《老子心解》读后感(三)]五老子给人类开出的药方只有四个字:“修道、养德”大道至简至易,《老子心解》读后感(三)。

这个药方比霍金的药方要切实可行。但是老子在论道时告诉天下人:“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

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所以老子的《道德经》虽然洋洋五千言,但还是让人感到“若昧”、“若退”、“若纇”。

有一种“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知我者希”的感觉。其实,“被褐而怀玉”的老子已经尽力了。

他把如何修道,如何养德的基本方法已经散落到五千言的各个角落。老子的“有无相生”是在告诉天下人:“无”不仅能生“有”,“有”还能生“无”,人是“有”,所以人能生“无”。

“无”是什么?“无”就是“天下母”、“无”就是“一”、“无”就是“朴”,得“无”就是得“道”。得“道”并不难,因为“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

这不是拟人而是真实。要想得道,首先,要“涤除玄览”(《道德经》第十章),清心寡欲、排除一切杂念。

排除“令人目盲的五色”、“令人耳聋的五音”令人口爽的五味”、“令人心发狂的驰骋畋猎”(《道德经》第十二章)还要“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等等。只有排除杂念、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才能“宠辱不惊”、才能“致虚极,守静笃”。

因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如果万物“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其次,是如何养德。

修道之养德与我们现在的道德修养有所不同;修道中的养德与得道后的养德也不相同。现在的道德观基本遵照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原则。

而老子却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老子的这种说法并不是象庄子那样贬低儒家的“仁”、“义”、“礼”,相反,老子认为大道被废之后,只有“仁”、“义”、“礼”才能支撑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礼”是忠信的不足也是祸乱的开始。

当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连“礼”都抛弃了的时候,这个人、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会是一个野蛮人、一个没有人性的民族、一个丧心病狂的国家。在彬彬有礼的表象下干出“烧、杀、抢、掠的野兽勾当。

那么老子为什么又提出要“绝仁弃义”呢?这是修道的需要。而不是大道废了以后的需要。

现在的道德观要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智者治国。而老子却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道德经》第六十五章)老子称修道之德为“玄德”。

有人认为这是老子的“愚民政策”,也对。但从整章的意思来看,这是修道的需要,而不是治国的需要。

现在的人们要求一个人从娘胎里就要学习,历经学前班、小学、中学、一直到大本乃至研究生、博士生,而且要“活到老学到老”。而老子却认为“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范曾先生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最贴近老子:“这段话的标点,历来之学者作‘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使自己的解释陷入困境,其实老子的意思是必须和前面一章连起来看,才能明白……。”(《老子心解》35页)老子不仅要“为道,日损”,他甚至要“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

当然老子也要“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报怨以德”与我们现在的道德观差不多一致。这是修道中的养德。

得道之后,养德也非常重要。“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道德经》第四十九章)这一条,除了得道后的“圣人”可以做到,一般的“凡人”是很难做到的。

善良的人我对他也善良这条能做到,但不善良的人我也要对他善良就很难做到.守信用的人我对他也守信易做到,但不守信的人我也要对他守信就很难做到,读后感《《老子心解》读后感(三)》。老子把这两条列为“德”的高度来认识,说明对得道后的“圣人”要求很高。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这些都是对得道后的“圣人”之“德”的高要求。其三才是怎样修道。

老子关于如何修道的总纲只有老生常谈的两句话: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第一句话讲的是“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

4.《老子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

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

答:天地无心于万物,任其生灭,圣人无心于爱民,任其自养自成.

天地之间如同有一个风箱,空虚而不空穷竭,越鼓动所现事物越多.

言语太多,不能做到像虚空一样,终会穷竭,这样的话不如恪守虚空虚静.

也就是要得道悟道,不能太多的言语思虑,真正的道是不可以用言语和思虑得以体会的,如果太多的言语思虑反倒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越来越被动迷惑.要像天地一样虽然无心但是能成万物,虽成万物仍然无心可用.

5.大学语文中老子五章读后感

《老子》读后感

是谁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悠悠地述说着亘古的智慧?是谁在漫漫的岁月轮回里传递着不变的真理?是谁只留下五千言却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哲思?是他,哲学的圣者,生活的智者——老子。他就如一颗璀璨而又古老的恒星,散发出神圣的光芒,透过数千年的时光,照耀在宇宙深处的每一个角落。

老子具有非同一般的智慧,那一双犀利的明眸洞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渴望着宁静与恬适的生存方式,力图避开现实的纷纷扰扰,追求那一份纯真的心灵自由,这种超乎其然的生活态度,为后人指明了一条新路,令人神往,令人渴望。

他的思想,他的哲学,总与‘道’息息相关。道是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通过一个‘道’字把自然创造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从而否定了一切唯心论和宗教主义。在我看来,道的内涵就是一种客观规律,看不见,摸不着,而世间的每个细微之处都存在着道的本真。做人之道,为学之道,谋事之道,道道相关,处处都是智慧,都需要我们去发现和领悟。每个人都必须生活,做人为学谋事之道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颇为重要,道德有无,道德高低,决定着你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式和成效。《老子》教我们的是修身之法,以来提高精神境界,让我们学会生活。每个人都渴望着自由与快乐,而烦恼无处不在,坎坷接踵而至,若要从中解脱,主动权在自己手上。“有勇气去改变能改变的,有肚量去接受不能改变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这样,方可身心自由,才能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老子》之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无为。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无所谓,无所为吗?其实不然。无为的精华之处在于它的玄理,有太多的人无法真正理解无为的内涵,把其归为消极避世的人生观。然我的理解有所不同,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不为所欲为,不胡作非为,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是顺道办事,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顺自然发展的一种高姿态的智慧。“不做也完美”从某种角度看,确实有道理。汉武帝当年并没有采取黄老之学的不为之道,而采用了有为,让汉朝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殊不知,正是当前的文景之治的无为政策,采取了休养生息,为有为创造了机会,打下了基础。因此,汉武帝的有为也是某种程度上无为,无为是过程而非目的,我想,这样的认识,只有真正意义上悟到无为思想的精华方可理解。

每每联系起现实的生活和社会,就越觉得他的思想之伟大。人们太多的有为让悲剧不停地上演。那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那黄河、长江的水体污染;那海底大片的珊瑚礁死亡;那南极臭氧层空洞的不断扩张;全球气候的急剧变暖……这一切的一切摆在眼前时,想想我们的有为是否已经过了度?现在,我们学着马克思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我们喊着响亮的口号高举科学发展观的旗帜,我们呼吁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数千年前的老子早已悟到这真理,这也正说明了《老子》在当今社会乃至未来存在着巨大现实意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一书通过对道与自然的结合,阐明了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处处充满着辩证的思想,体现着最朴素的智慧。《老子》短短五千言,字字精炼,句句精髓,篇篇精华,渗透着一丝丝美妙的让人敬佩的大智。

我想用平静的心态,慢慢地品,读,看,听,思,悟,像老子一样,坦然地生活!

6.请问古代汉语有哪些文学常识

1、诗书:《诗经》、《尚书》

2、 *** :《诗经》、《楚辞》。《诗经》中的《国风》,《楚辞》中的《离骚》文学成就最高,对后世影响极大,故常以“ *** ”并举,分别指代《诗经》、《楚辞》。

3、屈宋:屈原和宋玉。刘勰《文心雕龙?辨骚》云:屈宋逸步,莫之能追。

4、先秦三史传:《左传》、《国语》、《战国策》

5、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6、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7、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8、三玄:《庄子》、《老子》、《周易》

9、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10、蒙子三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10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1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12、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相如(赋)、司马迁(散文)

13、班马:司马迁、班固

14、三曹:汉魏间的曹操、曹丕、曹植。他们的诗作继承了《诗经》、楚辞、汉乐府的传统,气魄宏伟,慷慨悲凉。

15、建安七子:汉末时期作家孔融、王粲、陈琳、徐干、阮禹、应玚、刘桢。

16、竹林七贤:魏晋时期作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刘伶、王戎。

17、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8、王孟:唐王维和孟浩然。田园诗人。

19、高岑:唐高适和岑参。边塞诗人。

20、韩柳:唐散文家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的代表作家。

21、三苏:北宋文学家苏轼、苏洵、苏辙三父子。

22、苏门四学士: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均出于苏轼门下。

23、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24、元曲四大爱情悲剧:关汉卿《拜月亭》;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

25、元代四大戏剧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26、十大古典喜剧:关汉卿《救风尘》;王实甫《西厢记》;郑廷玉《看钱奴》;白朴《墙头马上》;康进之《李逵负荆》;吴炳《绿牡丹》;施君美《幽闺记》;康海《中山狼》;高濂《玉簪记》;李渔《风筝误》

27、十大古典悲剧:关汉卿《窦娥冤》;纪君祥《赵氏孤儿》;冯梦龙《精忠旗》;李玉《清忠谱》;孔尚任《桃花扇》;马致远《汉宫秋》;高则成《琵琶记》;刘东生《娇红记》;洪升《长生殿》;方成培《雷峰塔》

28、明代三大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传》

29、清代三大小说家:曹雪芹《红楼梦》;蒲松龄《聊斋志异》;吴敬梓《儒林外史》

30、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孽海花》;刘鹗《老残游记》

7.《老子》一***多少章

《老子》***八十一章

古代马王堆版是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现代通行版本***81章,前37章是《道篇》,后44章为《德篇》。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在先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

《道德经》这部神奇宝典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