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冬天,我第一次登黄山。
黄山虽然不像庐山那样终日披着雾的轻纱,但雨霁天晴,千峰万壑仍散落在茫茫的云海之上。我从桃园宾馆出发,踏上登山的石阶小道。但见山色如黛,七十二峰偶尔撩开面纱露出羞涩的脸,妩媚而文静地向游人致意,峻岭里隐含着热情。导游提醒我们:游山不看景,看景不游山。我置身于黄山的怀抱,过立马亭,掠四纪冰川擦痕,小憩鸡鸣寺,在虚无缥缈间忘却了疲惫,两眼只顾贪婪地欣赏变幻着的美景。黄山似乎也能善解人意,像T台上行走的模特,不断转换身姿,尽情地把美展现在游人的面前。天都峰以其“键骨竦桀,卓立天表”的雄姿赢得“群山之都”的美誉。民间有谚云:不到天都峰,白跑一场空。所以我们在体力不支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要到“天都”一游。当我们沿着陡峭的石阶,攀着铁索,手脚并用,颤颤巍巍登上顶峰时,回望下临万丈陡壁深渊和脚下盘旋的飞鸟,真有点后怕,我不由得对第一个登天都的唐代和尚岛云产生深深的敬意。伫立峰巅,吟起他的《登天都峰》一诗:盘空千万仞,险若上天梯。回入天都里,回看鸟道低。他山青点点,远水白凄凄。欲下前峰瞑,岩间宿锦鸡。站在鲫鱼背上,周围千峰簇拥,或壁立万仞,或傲指苍穹,特别是高入云天的飞来峰,色彩斑斓的丹霞峰,美不胜收的始信峰……在阳光的辉映下,显得更加妖娆迷人。
弹指一挥间,转眼三十年过去了,最近,我再度来到黄山。如今黄山增添了现代化的代步工具,缆车索道减轻了登山的疲劳,山上的服务设施也大为改观。晚上,我们留宿在山上的北海宾馆,躺在大山的怀抱之中,浮想联翩。此次上黄山,少了些许疲惫,多了一些缺憾,天都峰的道路封闭了,形态可掬的送客松老死了,上下山大多由索道代步,许多景致无缘见到。登山,是一项身体力行的活动,只有经历攀越之苦,方能领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真谛。这次登黄山的最大收获是游览了翡翠谷,黄山人称之为“情人谷”,绵延无边的竹海漫向遥远,使人在一瞬间放松了每一个关节和细胞,沉淀到碧波荡漾的竹海里。我沿着溪流,漫步在绿茵如织的草地上,听到小草和我一起均匀地呼吸,看到小松鼠在树枝和树枝之间轻松地做着优美的运动,一种清新彻骨的悠凉浸透全身,我的思绪也被浸润得轻松无比。顷刻间,倦意无存。在我又一次完成奔波和汲取之后,黄山再一次给了我温情的呵护。我一如赤子让整个身子紧紧地贴近黄山,把面孔贴在清凉湿润的土地上,任思绪飘飘缈缈。遥望天际,几朵浮云悠闲地擦拭着天空中那醉人的湛蓝。我看到蓝天白云下的山脉伸开了巨大的臂膀,让无数个生命在她的臂弯里繁衍生息。静心聆听,我分明感觉到黄山的心脏那有节律的跳动由远而近,在那种坚定、沉稳和厚重的跳动之后,我终于感悟到她因何而生机勃发。任何一个生命在维系一方热土之后,都将拥有一种永恒不老的情结。难怪这翡翠谷里孕育了那么精美的大片《藏龙卧虎》。
感受黄山,天下无山。
我常常久久注视沉默的黄山,心中的体味与三十年前大相径庭,除了有一种精神上的洗礼而觉得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解脱,黄山的雄浑让我掂出自己肩负的责任。沉甸甸的日子在黄山面前似水流年,我将世事的酸甜苦辣细细品味,在一点一滴感悟黄山之时,用艰辛的脚步抒写着对黄山深沉的眷恋。黄山则以她特有的温情一次次清洗着我的征尘和疲惫,更以源源不断的乳汁滋养着皖南并不发达的家园。
黄山,这本厚重的书被我一页一页翻过,其实,我感悟她岂止是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