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标题: 读史系列之五:难世双雄难世情
关 键 词: 双雄 系列精美散文
散文分类: 精美散文
作文来源: /sanwen
宋词豪放派词人中,辛弃疾占有重要位置,中学语文课本上有辛弃疾的一阙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边营……。陈同甫是何许人也?他同辛弃疾又有何渊源呢?
陈亮,字同甫,婺州(今浙江金华)人,曾讲学于龙川书院,世称龙川先生。他学无师承,但才气超群,好言兵(喜欢讲打仗的事情)。多次上书朝廷,倡言改革,并因此多次入狱,淳熙五年(1178),他再度向朝廷上书,得到当时的孝宗皇帝赏识。孝宗要授给他官做。可是陈亮笑着说:“吾欲为社稷开数百年之基,宁用以博一官乎?”之后他归家读书讲学,一时声名鹊起,吸引了众多的读书人云聚在他周围。
陈亮与稼轩两人才气相若,词风亦相似。说到两人相识还有个插曲:陈亮慕名到辛弃疾家拜访,快到辛弃疾家时候,门前的一道很高的小桥,陈亮所骑的马在过桥时因胆怯三次都退了回来,陈亮大怒,下马拨剑斩了马头,并把“马”推倒于地,徒步前行。当时辛弃疾正在门口观望,看到此人行为,大为惊异,正要派人问此人姓名,可是发现他已到了自己家门口。两个神往很久的人相见恨晚,就这样成为朋友。闲来他们谈论天下大事,写诗呤赋,互有酬答。陈亮后来曾这样赞颂过两人友谊“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不过两人虽有***同的志向,却性格迥异:陈亮此人,天生是个“犟牛眼子”,心直口快,豪侠,不拘小节;辛弃疾心思深而机谋足。故陈辛两人虽为好友,但彼此性格上并不投契,甚至因辛忌恨陈多言,曾暗有杀陈之心,陈亮也心知肚明,小心防备,两人倒也相安无事。
后来辛弃疾统兵抗金,陈亮为之欣喜万分:斩新换出旗麾别。把当时、一椿大义,拆开收合。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贺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陈亮此时落魄在家,就去辛弃疾防地访问,这天晚上两人同宿一室,谈论天下大事。辛弃疾分析天下形势,南北对立,无意中提及当时的临时国都临安(今杭州),辛阔谈并非帝王之都,借着酒劲点明如果敌人隔断了牛头山就天下援兵无法相救;如果敌人决开西湖水相淹,则满城官民无处可逃。辛弃疾这些话其实很有道理,当时有眼光的人也明白:皇帝之所以不愿直捣黄龙是怕迎回了老皇帝后自己就得让位了,所以这是个忌讳的话题。半夜里陈亮想到辛弃疾这个人一向沉默寡言,心思很深,要是辛弃疾酒醒后想到他自己所说的这些话有不当,一定会杀了自己灭口,于是陈亮偷了骏马,连夜逃走。果然辛弃疾酒醒后很懊悔自己失言,再找陈亮时人早却没有踪影。本想跟好友一道有所作为,不料狼狈而逃,陈亮心有不甘。于是过了一个多月,陈亮遣人致书辛弃疾,提出“借”十万缗来济困,辛弃疾明知陈亮是借此要挟自己,却还是如数送给了他。两人因此几乎到了割席断交的程度。而辛弃疾不久也被朝廷夺了兵权,冷落一边。此时仗义的陈亮又为之鸣不平,并不计前嫌亲自上门抚慰:樽酒相逢成二老,却忆去年风雪。新著了、几茎华发。……壮士泪,肺肝裂。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此后不久陈亮中进士,授建康府判官厅公事,未及赴任,暴病身亡。陈亮死前还追忆两人友谊,对辛弃疾予以厚望:“手弄柔条人健否,犹记当年雅趣。恩未报,恐成辜负。举目江河休感涕,念有君如此何愁虏!”
陈亮评论稼轩“手无兵权,书空咄咄”。相映辛词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倒也中肯地点明辛弃疾报国无门尴尬处境,辛弃疾评价陈亮:“男儿到死心如铁”,这一个“铁”字,可以说是“知其人,知其言”。
陈亮、辛弃疾一文一武,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留下英雄相惜的佳话。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