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散文诗集 - 高分,大学语文论述题,谢谢大家喽。

高分,大学语文论述题,谢谢大家喽。

1、以<诗经 秦风 蒹葭>为例,论述赋比兴的含义及运用

答: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例如在《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即是赋。

比,咏彼物而意此物也。仿佛今天的比喻,不过意境要宽一些,例如在《蒹葭》中“溯游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即是用渡河比喻“心中伊人望之在即、求之不得”的惆怅、惋惜而有怀有希望的心境。

“兴”一般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也是最主要的一种,是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例如在《蒹葭》中,先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然后通过这种景象而联想到心中伊人,于是就有了“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第二种是说法是比兴,即“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这类理论比喻也差不多,只是较为含蓄而已,在此就不作论述了。

2、结合<世说新语 ><兰亭集序?论述魏晋风度的表现形式及其内涵

答:

王羲之《兰亭集序》,记载当时与谢安等四十一位名士在兰亭之聚会:“永和九年(353年,东晋穆帝年号),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贵)稽山阴之兰亭,修葺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东晋风度,是审美的风度,山水、游宴、田园、游仙、书法、绘画、弹琴、清谈,以及赏竹养鹤等,都是这一风度的载体和客体。例如在《兰亭集序》记载的(即兰亭诸人)的诗歌,多为面对山水而阐发玄言,如王羲之《兰亭诗》:“仰眺碧山际,俯瞰绿水滨。廖朗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靡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亲。”体现了由寓目山水而进入玄理之思索,而有轻视山水而重在玄思的思想。

3、论述<春江华月夜>在诗歌已经创造方面取得的成就

答:

《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被誉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全诗以春、江、花、月、夜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在创造方面,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4、结合苏轼李清照谈谈豪放次和婉约次的区别

答:

苏轼开创的豪放派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藩篱。他以一个革新者的勇气,把词从“娱宾遣兴”的工具改造发展为独立的抒情艺术;把词从“樽前”“花间”推向较为广阔的社会人生。《水调歌头》就已经突破前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伤感,体现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其婵娟”的乐观诚挚豁达的态度,

婉约派的绝大部分作品是写伤离送别、男女恋情、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虽李清照等较前人有所开拓,但毕竟难脱桎梏。例如《声声慢》此阙词,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给人一种如临其境、若见其人的艺术魅力。表面看写得这样浅显,骨子里却是如此地深沉;感情的流露似乎淋漓尽致,但决不是一泻无余。 虽然如此,却也难以掩饰其中的低沉、凄凉、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