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记忆像镜面,折射时代变迁的痕迹。
我的孩童时期是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国落后,家乡穷,世代农耕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乡村没有几个识字人,一直到读完小学四年,也没有见过钟表是什么样子。
县虽小,然却是历史名城,有类似北京的“四合院”,故有“小北京”之称。四合院,是东西南北四面有房的院落,南北是厅房门房,东西两面是厢房。东厢房日影到了院子中线,那是九点左右该吃早饭,西厢房日影到院子中线,那是下午三四点,该下地干活了。农家干活吃三餐,小学上课放学摇铃,太阳影子就是钟表。那是上世纪四十年代。
离开家院,在野外干活,早饭时间,就在自己身体的太阳影子寻找。收麦季节,我家地少麦田少,一个公鸡能驮起的麦子,大哥领上哥哥姐姐很快就收打完毕,麦季多数时间我在跟随姐姐拾麦。姐姐辛勤,拾的快,拾的'多;我贪玩,总盼着回家吃饭。姐姐教给我判断到早饭时间的办法,就是以自己的腿长为尺子,丈量自己身体的太阳影子长度,左右脚紧挨着在影子上踏步,影子到八七个脚长,早饭时间就到了。这钟表比看太阳有几杆高还要管用。用脚步丈量日影,姐姐是从母亲那里学来的,我是从姐姐那里学来的。我长大一点,放牛、打柴、割草,早饭时间,太阳影子的长度就是我的钟表。这钟表不花钱,见太阳的地方,就有钟表,虽古老也文明,伴我童年的欢快日月。
第一次见到钟表,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是离家上到完小的日子。那年月完小老师也还没有手表,指挥全校上下课作息时间的,是学校唯一的一块马蹄表。那马蹄表学校视为宝贝,只准放在教育主任房间。第一次见钟表,稀奇神秘。它那指针能转圈,会发“滴答!滴答!”的声音,还能准时到上下课时闹铃阵阵响。像我一样刚入学的学生在主任房间窗台下围了一大堆,睁大眼,垫起脚,看钟表桌子下藏没藏人,是不是有人在敲那钟表,你哄我闹。只有主任大吼一声,乖乖的都跑到教室上课,但心里总记着,它怎么会自动响铃呢?问老师,老师讲了道理,但年龄小,知识太少听不懂。到了上中学,学了物理,才明白马蹄表闹铃的机械原理。
望着月亮求学赶汽车,那是初中毕业上中专的岁月。五十年代中叶初中毕业考上了西安中等专业学校,离家三百多里。汽车站在城里,家住农村离城十里,到城县还要步行十里,所以四点多要起床吃饭,走一个小时到车站。那时村上依然没有一家有钟表,乘车出发时间就靠母亲观月亮当钟表。母亲不识字,但悟性好,日月转换与季节气候,她熟知不少农谚,如“二十四五头,月出正使牛”“初七初八月落鸡呀(鸣)”。母亲为观月亮时间把握时间,几乎一夜不睡,不停出屋观月,望月亮位置按时喊我起床吃饭,然后踏着月色,奔上路途,到远方上学圆我的读书梦。
第二年上学坐车,时代进步了,有了农业合作社,饲养室有了马蹄表。借饲养室表回来用一晚,按点上路乘车,再还人家。这个借钟表外出的日子,伴我十几个春秋,一直到我参加工作几年后,才买得起一块俄罗斯手表,十个春秋借钟表上路的日子才结束了,那日子虽苦涩但也趣味。
七十年代初,有幸出差北京,参观了故宫博物馆的钟表展,让人眼界大开。有按点击鼓的,有按点放音乐的,还有为大清作贡品送来的洋钟;有的精致玲珑,有的高大恢宏……钟表展,就是钟表文化,印记着文明的足迹。
八十年代,电子信息大飞跃,有了电子表,大型的,袖珍的。两个儿子离家上学,送给孩子的礼物,就是一个电子手表;两个女儿上学,除了电子表,再增加了一个小收音机。
现代更是信息时代,酒店大钟表,手机小钟表,电脑电子表,五花八门的钟表,演绎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丈量太阳影子作钟表的年月,远去了,望月亮当钟表的时代,远离了,但抹不去那份刻着历史痕迹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