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1899.1-1935),江苏常州人,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他曾两度担任中国***产党最高领导人,是中国***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慷慨就义,时年36岁。
“隔着纱窗看晓雾”一句,出自1920年《饿乡纪程》(该文载于《瞿秋白文章》第1册) 。
下面摘一段原文
“我和菊农、振铎、济之等同志组织《新社会》旬刊。于是我的思想第一次与社会生活接触。而且学生运动中所受的一番社会的教训,使我更明白“社会”的意义。社会主义的讨论,常常引起我们无限的兴味。然而究竟如俄国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青年思想似的,模糊影响,隔着纱窗看晓雾,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意义都是纷乱,不十分清晰的。正如久壅的水闸,一旦开放,旁流杂出,虽是喷沫鸣溅,究不曾自定出流的方向。其时一般的社会思想大半都是如此。我以研究哲学的积习,根本疑及当时社会思想的“思想方法”。所以我曾说:“现在大家,你说我主张过激,我说你太不彻底,都是枉然的……究竟每一件东西,既是我们的研究对象,就得认个清楚;主观客观的混淆,使你一百年也不能解决一个小小的问题……”虽然如此,我们中当时固然没有真正的“社会党”,然而中国政府,旧派的垂死的死神,见着“外国的货色”--“社会”两个字,就吓得头晕眼花,一概认为“过激派”,“布尔塞维克”,“洪水猛兽”,--于是我们的《新社会》就被警察厅封闭了。这也是一种奇异现象,社会思想的变态:一方面走得极前,一方面落得极后。”
“隔着纱窗看晓雾”反映了中国五四运动前后社会主义思潮兴起,但是当时中国思想界和爱国知识分子中,由于没有经过实践体验,对于“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各种流派,认识的模糊不清,存在着迷茫。“正如久壅的水闸,一旦开放,旁流杂出,虽是喷沫鸣溅,究不曾自定出流的方向。”““现在大家,你说我主张过激,我说你太不彻底,都是枉然的……”“这也是一种奇异现象,社会思想的变态:一方面走得极前,一方面落得极后。”社会主义“既是我们的研究对象,就得认个清楚;主观客观的混淆,使你一百年也不能解决一个小小的问题……”
瞿秋白在《饿乡纪程》最后一段中说:“我现在有了我的饿乡了,”“苏维埃俄国。”“他始终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义革命的国家,世界革命的中心点”瞿秋白要去俄国。[瞿秋白:“这是一九二0年十月十五日晚十一二点钟的时候,我刚从北京饭店优林(Urin,远东***和国代表)处签了护照回来,和当日送我的几位同志说的话--耿济之,瞿菊农,郑振铎,郭绍虞,郭梦良,郭叔奇。”]
1920年8月,瞿秋白被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聘为特约通讯员到莫斯科采访。1921年6月22日,***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7月6日,是瞿秋白永远难忘的日子,他在安德莱厅见到了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并在会间进行了简短的交谈。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节四周年,瞿秋白在莫斯科第三电力劳工工厂参加工人的纪念集会,又一次见到了列宁,并聆听了他的演讲。1921年秋,东方大学开办中国班,瞿秋白作为当时莫斯科仅有的翻译,进入该校任翻译和助教……
瞿秋白,不曾名为霍秋白。这是需要更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