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层意思是,李斯为了加强文章的说服力,举出生活中的现实事例,说明秦王喜用别国的珍宝、音乐、美色。而在用人问题上排斥别国的客卿,这重物轻人的做法与秦王想统一天下的目的是相违背的。
李斯说:现在大王您罗致昆山的美玉,得到随侯之珠、和氏之璧,挂着明月珠,佩着太阿剑,驾着纤离马,竖着翠凤旗,摆着灵鼍鼓。以上这些宝物,并没有一样是秦国出产的,但陛下您非常喜爱它们,这是为什么呢?若是一定要秦国所产然后才使用的话,那么夜光之璧就不能用来装饰朝廷,犀角象牙制品就不能为您所赏玩,郑国、卫国的美女也不能列于您的后宫之中,駃剔良马也不能填满您的马棚。江南的金锡也不该用,西蜀的丹青也不应用来当颜料。您用来装饰后宫、充当姬妾、赏心乐意、怡目悦耳的,一定要出自秦国然后才用的话,那么,用宛地珍珠装饰的簪子,玑珠镶嵌的耳坠,东阿白绢缝制的衣服、刺绣华美的装饰品,就不能进献在您的面前,那时髦而又高雅,漂亮而又文静的赵国女子不能侍立在您的身边。而那些敲打瓦坛瓦罐、弹着秦筝、拍着大腿、呜呜叫喊以满足欣赏要求的,这才是正宗的秦国音乐。象《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这些乐曲,则是其他国家的音乐。现在您抛弃敲打瓦坛瓦罐这一套秦国音乐而听《郑》、《卫》之声,不去听弹筝而欣赏《昭》、《虞》之曲,这是什么原因呢?说穿了,只不过是图眼前快乐,以满足耳目观赏需求而已。
李斯又说:可现在陛下对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国的就要离开,凡是客卿都要驱逐。这样做就说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声色方面;而所轻视的,却是人民士众。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啊!
李斯在文章的最后一段,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结论,他明确指出:接纳客卿和驱逐客卿对秦的兴亡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驱逐客卿将会导致秦国危亡。李斯告诫秦王: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意思是:泰山不拒绝土壤,方能成为巍巍大山;河海不遗弃溪流,方能成为深水;成就王业的人不抛弃民众,才能表现出他的盛德。所以,地不分东西,民不论国籍,一年四季都富裕丰足,鬼神也会降临福祉。这正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的原因啊!
李斯的文章有理由据,几乎无懈可击,秦王读后,受到很大震撼,他终于明白了人才对于强秦,统一天下的重要作用,逐客是错误的举动。于是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废除了逐客的命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职。他还给李斯升官,任廷尉,廷尉是主管刑法,是朝廷重要的官员。
至此,李斯在官职上不断升迁,从舍人、郎、长史、客卿、现在又升任廷尉,对他个人而言,离人生的最高理想越来越近了。
“一言可以兴邦”,李斯的这次上书,对于纠正秦王的错误,维持秦国强盛的局面,促进秦国的统一,加速历史进程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的。从文章本身看,运用恰当的比喻和排比,正反论证的方法,既有气势,又很有说服力,是一篇很好的政论文章。
李斯的《谏逐客书》在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鲁迅在《汉文学纲要》中说,法家的文章“大抵少文采,惟李斯奏议,尚有华辞。”“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李斯在《谏逐客书》所提出的人才问题,是战国时期各国争雄中所遇到的***同问题,战国争雄,说到底就是人才和智慧之争,只有拥有人才,利用人才,才能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了吸引人才,许多国家都想尽办法,不遗余力。如燕国,在边境建高台,上面摆着黄金,吸引人才到燕国。一些君主见到士人毕恭毕敬,甚至拜士人为师。《史记?孟荀列传》记载:“(邹衍)如燕,昭王拥慧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意思是:邹衍到燕国时,燕昭王拿着扫帚清扫道路为他作先导,并请求坐在弟子的座位上向他学习,还曾为他修建碣石宫,亲自去拜他为老师。
战国君主礼贤下士的例子很多,说明士人的才智和谋略确实可以给国家带来益处,当时社会上形成了“礼士”、“贵士”、“重士”风气,士人也不留恋故土,为了寻求政治上的盟友,理论上的知音,他们风尘仆仆,到处游说,一旦政见与当政者不和,便毅然离开,士不怀居,蔚然成风。《论语?宪问》说“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正是这种相对自由的人才流动环境中,出现了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形成了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的局面。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黄金时代。
从这个意义上讲,李斯的《谏逐客书》的确为避免秦国人才流失立了大功,为秦发展力量,消灭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
如此看来,李斯在入秦后就没有可以指责的地方了?不是,我们在前面说过,李斯从政是怀着强烈的改变个人处境的目的,他认为“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贫穷。”他要做仓库中的老鼠,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谁也不能冒犯他。受这种极端的个人主义思想的支配,他容不得别人超过他,容不得别人比他强,一旦他感到有人威胁到自己的利益,他就暴露出其人性的另一面,由嫉妒之心而生害人之心。陷害韩非就是李斯人生中的一大污点。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是韩国贵族的后代,“韩之诸公子也。”韩非是战国后期重要的法家代表人物,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为什么说他是集大成呢?原来战国法家中有三个派别,即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道的势,他们治国主张各有特色,各有侧重,韩非则将这些法家学派的思想综合为一体,形成了以法治为主,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韩非思想深刻,但“为人口吃,不能道说。”就是说他有口吃的缺陷,不善于讲话,但他的思想深刻,文章写得非常漂亮,现在《韩非子》一书,收录了他的文章55篇。他和李斯同时受业于荀子,是荀子得意的门生。(图片:韩非像、《韩非子》书影)
前236年,李斯奉命出使韩国,督促韩国投降,在这次出使韩国过程中,李斯见到老同学韩非。韩非送给李斯自己的文章《孤愤》《五蠹》等,李斯看后,把作品带到秦国,传至秦王手中。
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非常有兴趣,爱不释手。他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意思是:“哎呀,我要见到这个人并且能与他交往,就是死也不算遗憾了。”足见他对韩非非常欣赏。最初秦王以为韩非是位古人,后来听李斯说,这是我的同学,才知道是韩国的公子。于是非常想得到韩非,希望他帮助自己振兴秦国。怎样才能得到韩非呢?嬴政用军事的手段,于前234年出兵攻打韩国,这次出兵不攻占韩国的土地、城市,就是指名要得到韩非。韩王不得已,便命韩非入秦。秦王非常高兴,立即把韩非安置下来。
韩王为什么答应派韩非到秦国呢?两个原因,第一,从军事实力上看,韩国不是秦的对手,硬打,韩国肯定吃亏,不如答应秦国的要求,同意韩非入秦,避免吃亏。
第二,秦国对韩非有兴趣,而韩国却不以为然,为什么?因为韩非在韩国时,与韩王的政见不同,韩非见到韩国日益衰弱,痛惜韩王不能用法制治理国家,不能凭借权势来驾驭臣子,也不能任用贤能之士,反而任用那些夸夸其谈对国家有害的文学之士,这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他“数以书谏韩王,”屡次上书,建议韩王实行改革,但韩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致使韩非内心十分郁闷。韩非在这种情况下来到了秦国。
李斯和韩非是同学,同受业于荀子,从关系上说应该是没问题的,不过李斯认为自己的学识比不上韩非。尽管如此,如果李斯真的敬重韩非,看重同学的情谊,即使才识不如韩非也没关系,实际上二人各有所长,李斯善于实践,韩非长于理论,二人取长补短,齐心协力,***同辅佐秦王,这对秦国的强盛无疑会有帮助。然而,李斯心胸狭窄,嫉妒韩非,担心韩非会威胁自己的权势。于是他在秦王面前说韩非坏话,李斯说:“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子弟,现在大王要吞并各国,韩非到头来还是要帮助韩国而不是要帮助秦国,这是人之常情呀。如今大王不任用他,在秦国呆的时间长了,再放他回去,这是给自己留下的祸根呀。不如给他加个罪名,依法处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