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岩,中国女演员,出生在黑龙江的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是5个孩子中的“老疙瘩”。她当过农民工,在房建工地干过小工,还在幼儿园干过临时工。冥冥之中,命运之神在她的面前摆上了一双“水晶鞋”。1985年,郝岩的一个表姐要她陪着去吉林艺术剧院表演训练班学习,郝岩在那之前,根本不懂什么叫表演。短短3个月的“陪读”生活,使得郝岩大开眼界,也使她迷上了艺术。随后,她报考了上海戏剧学院。
接到上海戏剧学院的录取通知后,她从农村来到了上海。经过3年的刻苦学习,郝岩这个灰姑娘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穿的那双“水晶鞋”。1989年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上海青年话剧院。
可是,刚刚安定下来的郝岩在1992年又为了爱情做出一个重大决定:闯北京!可到北京后,困难多多。为了节省钱,她和恋人祝君每月花几十块钱租住简陋的平房。为了充实自己,他们采访了许多画家、歌唱家,郝岩也写出了不少优美的散文。每逢周末,两人就骑上自行车去几十里外的香山爬山。他们的生活虽然辛苦,但是很幸福。
十几年来,郝岩演了几十部电影和电视剧,如《老少爷们儿上法场》《父子老爷车》《开国大典》《苏雅的故事》等。平时,她文文静静,可一进入角色,她就完全进入到戏中。拍《继父》时,李幼斌情不自禁地称她“老郝婆子”,完全把她当成自己的妻子了。
1994年,小有名气的郝岩正式调入中国铁路文工团,成了一名铁路职工。通过接触,郝岩和铁路职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郝岩深情地回忆道:“当我们下基层演出时,大冬天的,工人们就是坐在冰冷的钢轨上看我们演出的。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过去感到农村苦,可是看了铁路职工的拼搏,觉得他们的工作更辛苦,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叫苦,他们太伟大了!”郝岩为此还写了一篇感人的文章《我的铁路缘》。也正基于此,每当需要慰问铁路职工时,郝岩总要积极参加,从不考虑个人得失。2006年10月,领导要郝岩出演大型话剧《亲情柴宝国》中柴宝国妻子一角。当时,正好有1部电影和1部长达30集的电视连续剧等着她。一边是铁路职工的殷殷期望,一边是高达数十万元的片酬。在职工需要和金钱的天平面前,郝岩毅然选择了前者。
与众多活跃在演艺圈一线的女演员相比,郝岩似乎一直不温不火。在二十多年的演艺道路上,她奉献给观众无数性格各异的女性角色。在电视剧《继父》里,郝岩饰演的是一个柔弱而又贤慧的中年母亲。但在采访中她却告诉记者,生活中自己并没有孩子,她希望自己演的母亲能够让大家接受。
自1989年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郝岩便正式走上了影视剧表演的道路。说到至今并不为更多的观众所熟知,郝岩相当坦然地表示:“我其实不是一个条件特别出众的演员,更由于生活所限,直到去上戏之前,我都对演艺行当知之甚少。可能是运气使然吧,在众里挑一,录取难度甚至超过名牌大学的招考中,我幸运地跨进了上海戏剧学院这所高等艺术学府的大门。正因为结果远远出乎自己的预料,同时在同学中更有先天不足的问题,所以,入学后自己分外努力。想想当时,在校园灿烂的群芳中,我实在是太不引人注意了。”话虽然这样说,但郝岩从刚迈入校门开始,她的片约就从没有断过,从1988年起,她先后参演过电影《孤城魂》、《百色起义》、《开国大典》、《老少爷们上法场》、《父子老爷车》、《带轱辘的摇篮》、《灯塔世家》等作品,还主演过《唐明皇》、《苏雅的故事》、《大秦腔》等一系列在全国颇有影响的电视剧。郝岩说,从第一次上镜时的手忙脚乱,到坦然自如,到能够细细品评、精心刻画,其间付出了不少代价,在苦乐中得以升华:正是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以及虚心求教,在演技上步入成熟,塑造了一些得到圈内外人士认可的角色。
谈到《继父》里的母亲形象,郝岩透露生活中她还没有孩子,但多次饰演母亲的经历,让她此次扮演4个孩子的妈妈并不感到陌生。“这个母亲是一位外柔内刚而又善良的女性,戏的分量很重,我必须努力演好她。”
对于剧中的“继父”李幼斌,郝岩作了这样的评价:“工作中是个特别认真的演员,生活中是个善解人意的老大哥,性格特爽。”郝岩说,她还在上海戏剧学院读书时就与李幼斌在《老少爷们上法场》中合作过,没想到十几年后能再度合作。“和他演对手戏,你不会感到压力,他蛮照顾对方演员的。”对于导演陈家林,郝岩称,“是我们都很尊重的老师”,她说:“陈导年过六旬,可工作起来却井井有条。他特别理解演员,我们合作很融洽。”采访中,尽管已是“出道”二十多年的老演员,郝岩还是不止一次地说,她很珍惜这次机会,“因为陈导和大斌有很多经验值得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