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散文诗集 - 聆听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

聆听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

草原放牧我不太了解,跟你说说柴科夫斯基的“悲怆”吧:

本曲大概在1893年八月末至九月间完成,为作者的代表作。柴科夫斯基自认为这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最得意的杰作。本曲首演于同年的十月二十八日,六天之后,作者不幸染上霍乱,与世长辞。本曲终成为柴科夫斯基的“天鹅之歌”。

这首交响曲正如标题所示,强烈地表现出“悲怆”的情绪,这一点也就构成本曲的特色。柴科夫斯基音乐的特征,如旋律的优美,形式的均衡,管弦乐法的精巧等优点,都在本曲中得到深刻的印证,因此本曲不仅是柴科夫斯基作品中最著名、最杰出的乐曲之一,也是古今交响曲中第一流的精品。

本交响曲旨在描写人生的恐怖、绝望、失败、灭亡等,充满了悲观的情绪,而否定了一切肯定、享受人生的乐观情绪。作者在本曲中也刻意描写了人们为生活而奔忙的情景,但他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死亡是绝对的、无可避免的,而生活中的所有欢乐都是转瞬即逝的。作者所体现出的这类情绪,实际上反映的是在沙皇俄国末期,俄罗斯人民处于一种被压抑状况下的真实心态。

本曲虽属于标题音乐,但决不是针对某一特定事件或某一特殊个人的感情描写,只是以抽象手法表现人类***同具有的悲怆情绪而已。因此有的乐评家认为,本曲不应视为纯粹的标题音乐。

草原英雄小姐妹 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写于1972年。这首琵琶协奏曲取材于蒙族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俩与暴风雪搏斗,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表现了祖国的新一代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勇于斗争的动人形象。全曲***分五段:①草原放牧;②与暴风雪搏斗;③在寒夜中前时;④党的关怀记心间;⑤千万朵红花遍地开。乐曲的主题清新活泼,充满活力,并具有浓郁的内蒙民间音乐色彩。用琵琶这一富有特色的民族乐器演奏,使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形象跃然弦上。在第二段中,充分运用琵琶演奏传统武曲时常用的表现手法和复杂技巧,逼真地描绘了小姐妹与大自然搏斗的情景。第四段如歌而富于深情的旋律,用琵琶四指长轮演奏,同时以大指挑弦奏出简洁的音调作衬托,深刻地揭示了小主人公对党的真挚感情。乐曲采用琵琶协奏曲的形式,一方面充分发挥琵琶的丰富表现力,同时又运用管弦乐队交响性的丰富表现手段,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乐曲首演于1974年,后曾于1978年和1979年两次在美国公演,受到了国内外听众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