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的夜里
我曾迷惑于
那空阔的高爽的灰蓝色的天
而那天是以
疏落的枣树的枝桠支撑着的
我们走上古城
看着土堡
平展在下面广大无边的原野
我们的耳边彻响着——战争
虽然是漠然地谈起友朋的踪迹
——但死了和活着的
一样使我们亲切啊
而且我们又像那些
把人生看作浮萍的古人
慨然地接受
明天的离别
回来,我们看见月影下的驴子
和驴子旁边蹲着的、戴着破皮帽、抽着旱烟的农民
我们沉默地踏进荒废的园子,和空寂的庭街,
忽然又听见街上有长鞭驱策的车轮隆隆地滚过,
——艾青《怀临汾》他们漠然地站在城楼上,沉重的感情进一步深化,他们想起了朋友的踪迹。大概有些人已经在战争中死去,有些人艰难地活着。这些也许就是他们明天的写照。战争就是这样无情,离别临汾,谁知道还能否相互再见面呢。
当他们从城楼上下来时,看到了月影下的“驴子”,和驴子旁戴着“破皮帽”“抽着旱烟”的农民,以及走进住所后听到街上“有长鞭驱策车轮隆隆滚过”。这些情节的描写,表现了他们沉重的心情开始复归平缓,比上楼和在楼上俯瞰时有所消减。但仍然没有彻底平复。而“驴子”“戴破皮帽”“抽旱烟的农民”“长鞭驱策车轮隆隆滚过”这一连串意象,都是具有“北方”特色的,显示着临汾小城的地域气息与战争氛围。
这首诗整体氛围是寂静的,这种寂静恰恰衬托出战争的“彻响耳畔”,是战争使我们对亲切的友朋"漠然"的谈起,明天的离别是活着的友人的离去,还是自己的“离去”谁又能知道呢。是战争让农民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背井离乡,在夜里驾着驴车四处奔走,那荒废的庭院又曾是谁的家园呢?诗人从一系列自己目睹和感触到的情景,将战争对家园的摧残描绘出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