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具体的说就是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的选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应当充当一个怎样的角色呢?首先要解决的是一个观念问题,即语文教师不能只局限于“小语文”的狭窄范围内,而应该树立“大语文”的观念,涉及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学的范畴,而且应该拓宽到文化的范畴,在此前提下,才能完成指导者和学习者的任务。本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想就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选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选题思考的触及点 1、从课本和读本的文章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 新教材的课本和读本中编入的文章都是一些经典性或时代感较强的文章,与传统旧教材相比,它涉及的范围更广阔,更具时代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高中第一册《读本》中,编入了《未来医学断想》、《信息高速公路:中国怎么办》、《科学知识体系地球状结构》等涉及科学前沿的文章,通过学习这些文章,同学们会捕捉到时代的最新点,会有很多的收获,也会有很多的体会和感受,更会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这一点就是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选题的激发点。例如:学习了《烛之武退秦师》,再联系初中学过的《曺刿论战》,你是否对于《左传》描写战争的技巧和特色感兴趣呢?或者说对于后世的军事文学有何影响?再如读本中选入了余秋雨的散文《老屋的窗口》,你是否对他的其他散文集如《文化苦旅》、《霜冷长河》同样也感兴趣呢?他的散文有何特点呢?学习《信息高速公路:中国怎么办》之后,是否会对“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感兴趣呢?诸如此类问题,都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专题研究范围。 2、从现实的社会生活中选题,捕捉社会的热点。 如当今最流行的影视文学,有一些文学作品,它是随着电视剧的播放才被读者所重视,这种现象被世人称之为“文化快餐”,例如钱钟书的《围城》,出版于上个世纪40年代,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电视剧《围城》的播放,小说《围城》才一版再版,真正地红火起来,为世人所熟识。二月河的《雍正大帝》、郭宝昌《大宅门》,也是这样,“文化快餐”这种现象在我们这个现代社会中有利还是有弊,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又如各种媒体中铺天盖地的广告,你是否对广告中的语言运用感兴趣呢?又如说话中的“得体”,历来是我们老祖宗重视的话题,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就是这个意思,如今世异时移,现代人是否就不需要“老调重弹”呢?现代人言谈的得体也可以作为研究的课题。现实生活中,有的是值得探究的问题,这在于我们是否作个生活的有心人。又如近年来出现的“中学生作品热”,如中学生郁秀创作的《花季,雨季》、韩寒的《三重门》等,成为了热门畅销书籍,就有中学生放弃学业、埋头创作大部头作品,那么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呢?又有人认为“韩寒现象”,就是对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一种挑战,你的看法如何?这一切都是源于生活,都是从生活中捕捉研究的灵感。 3、从人文环境中探究风土人情。 人们所生活的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民俗和风俗,不同地区的人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都各具特色。比如参观了广州的陈家祠,也许你会对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而产生了一个研究性的课题:“谈谈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此外,广东岭南文化,西关文化,连南瑶族风情,梅州的客家文化等,甚至异国风情都可以作为我们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范围,比如就有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选题为“谈谈食在广东”。 二、选题研究的内容 1、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中可以作为研究课题的内容很多,如作品的题材、思想意义、人物形象、表达技巧、文化心理以及作品中所展示的风土人情等。并且还可以分得更些细些。如研究某一部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风格等,就一部《红楼梦》来说,可以研究它的人物形象及意义、语言特色、思想意义、塑造人物的技巧、诗词的研究、服饰、饮食文化等。 2、作家研究 可以研究作家的生平经历及其对作品的影响,作家的思想观、人生观,作家的语言风格等。如巴金散文的语言风格、鲁迅杂文的语言风格,这一点,不同于专家们的研究,例如某学生的选题为《我看鲁迅》,从一个现代中学生的角度来谈及对鲁迅的看法。 3、语言运用 4、文化现象 三、选题研究的角度 1、个体研究 这是指对一部作品或一种文化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比如研究老舍的小说语言的特色,通过研究老舍的一些代表作,进而概括出他小说语言的特色。 2、比较研究 这是指对多部或多个作家的作品或多种文化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比较它们的异同,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比较研究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比如研究高尔基《母亲》、鲁迅《药》和叶圣陶《夜》中的革命者母亲的形象,我们就可以运用比较研究法来研究不同国籍革命者母亲的形象的异同,这是采用的横向比较法。纵向比较主要用于研究同一主题在不同时期的表现,譬如辛弃疾的诗词在早、中后期的不同的风格研究。 当然,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研究的角度不是单一的,可以是多种多样。 四、选题应注意的事项 1、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应具可操作性 研究课题要充分考虑实施的可操作性,要从主客观条件等方面考虑课题研究的可能性,选题宜小不宜大,角度也不要太多,否则学生难以驾驭。比如有个学生选择了一个研究课题《透视鲁迅》,这个选题过大,一方面自己的能力不够,二是这方面的资料不是一般的人能够获取的。 2、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应具新颖性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应体现自己的独特性、新颖性,确定选题之前应上网查询该课题目前的研究动态,以免走别人的老路,避免重复研究,要敢于选择别人正在思考而没有解决或解决得不够好的问题,力求体现自己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当然,研究性学习毕竟只是一种学习,这与各个领域专家们的研究不能相提并论,这种新颖性也只是相对的。 3、研究性学习选题的可调整性 一个课题的选题,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定下来的,其中可能会经过三番五次的调整。比如本人所带的一个课题小组,选题就改变了三次,先是“中外民俗对比”,考虑到它的范围太大,于是将之缩小到“我国少数民族民居比较”,而学生在查资料的过程中,觉得这方面的资料实在是太少,于是又将选题改为“我国民族婚俗比较”。可见,由于各种方面的原因,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是可以进行调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