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散文诗集 - 谁有崇文区初三语文期末试题答案啊啊~~!!!!

谁有崇文区初三语文期末试题答案啊啊~~!!!!

第Ⅰ卷 积累·运用(***26分)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对应的字母填在括号内。(***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汉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A.(hūn)荤菜 江山多(jiāo)骄 折(zhē)腾 难以下咽(yè)

B.(yùn)晕车 一代天(jiāo)娇 悲恸(tòng) 偃(yǎn)旗息鼓

C.隐(zhōng)衷 在(jié)劫难逃 妨(fǎng)碍 陟罚臧否(pǐ)

D.(wěn)稳重 盛情难(què)却 阿谀(yú) 风声鹤唳(lì)

2.结合语境,对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是( )

若遇到风和日暧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

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是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A.肃杀:形容天气寒冷、草木凋零。 B.含蓄:包蕴,不轻易流露。

C.生气: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D.体会:体验领会。

3.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 )

A.该足球队主场以0:4的比分溃退,劣评如潮。

修改:将“溃退”改为“溃败”。

B.他瞒着老师和同学悄悄地把卫生包干区打扫得干干净净。

修改:在“同学”后面加逗号,或将“和同学”放到“他”的后面。

C.他们虽然都是大学问家,可***同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老觉得自己学问还太浅。

修改:将“虽然”放到“他们”的前面。

D.一个人能有作为,取决于他是否受过良好教育,是否有理想抱负,是否刻苦努力,还要看机遇与环境怎样。

修改:在“能”的后面加“否”字。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诗经》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而且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B.《藤野先生》《孔乙己》都是写人记事的作品,前者选自小说集《呐喊》,后者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C.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一首雪的赞歌,是一幅祖国壮丽山河的画卷,是一篇历史人物的诗品,是一首革命英雄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高歌。

D.《师说》中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畴,作者韩愈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是当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二、按要求作答。(本题包括第5—10题,***18分)

5.默写。(6分)

(1)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l分)

(2)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2分)

(3)重章叠唱是《诗经》常用的写法。《关雎》和《蒹葭》各有三章采用了这种写法。请按提示选取其中一章默写。(3分)

参差荇菜,________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溯洄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溯游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这段话已打乱顺序,请重新排列。(2分)

①这叫官职的泛化。

②形成的原因是因为“尊官”在中国上下几千年中已经成为一种社会习俗。

③既然如此,读中国旧小说,看到“官人”“相公”、“员外”之类,是万不可以为他真的曾经拜相封公或编在员外的。

④到了后世便到处是“相公”,遍地是“员外”了。

⑤“官人”,在唐代只有做官之人能称“官人”,但到了宋代,下棋的、卖唱的、说书的、抓蛇的、开小铺的,都可称“官人”,甚至还要加上“大”,叫做“大官人”。

正确的排列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将下面的三字成语连成一段主题突出、意思完整的话。(限80字以内)(3分)

三字成语:东道主 安乐窝 破天荒(不用考虑词语的顺序)

正确的排列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中的许多人物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请写出你喜欢的一位人物及其外号,并写出与这个人物相关的故事名称。(3分)

人物:_________________人物外号:______________故事名称:________________

9.在汉语里面,有很多代称。比如用“桃李”代指“学生”,用“巾帼”代指“妇女”,用“烽烟”代指“战争”。请你再举出两例。(题干中所列各项不可再用)(2分)

例1:____________________代指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____________________代指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问题。(2分)

(l)上面图表揭示的主题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这一主题,谈谈你的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第11-14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妄自菲薄 辨伪去妄 B.有所广益 精益求精

C.晓畅军事 家喻户晓 D.引喻失义 义不容辞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第一小题1分,第二小题2分)

(l)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依据选段思路和下面提示,填充相关内容。(3分)

14.选文中,作者六次提到“先帝”,四次语及“陛下”,一次“遗德”,规劝后主,这样写起到了怎样的效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略说中国民间年画》(蓝先琳),完成第19-21题。(6分)

①年画,特指年节之时张贴于住宅内外,由地方作坊刻绘制作的绘画作品;泛指一切由民间艺人创作并经地方作坊刻绘生产的,反映城乡世俗生活的绘画作品。中国民间年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化,不仅内容形式丰富多彩,而且蕴含着丰厚的文化与历史内涵。

②商周至隋唐是中国年画的萌芽阶段,祭祀活动为其成长沃土。古人重典祀祖,每逢

年节,从血统上追根溯源,供奉香火纸钱,此乃“纸马”之滥觞(làn shāng起源)。另据史料记载,早在周代,年节已有在门上画鸡、虎和挂桃符的习俗,此乃门画之嚆矢(hāo shǐ开端)。

③唐代是盛极一时的封建王朝,民间绘画得以长足发展,门画的题材内容因此也得以拓宽,传说钟馗能捕食恶鬼护卫天子,因此成为这一时期的崇拜偶像。同时,药叉、天王、力士等形象的出现,纸马艺术的兴起,反映世俗生活的绘画题材初露端倪。

④宋代是年画艺术的形成期。经济繁荣,工艺技术发展,市井文化氛围浓厚,为年画提供了理想的成长土壤。随着专业作坊的出现,“纸画儿”通过印刷工艺大量生产,广为流传。至此,年画由宗教崇拜物演化为世俗商品,逐渐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这一时期,出现了文官门神、仕女、娃娃等反映市井生活、农家生产的新题材,但尚未发现传世之作。为适应较大的市场需求,工匠们还创造了一直沿用到今天的“底样摹拓法”。

⑤明清两代是年画的成熟期。伴随着明代木刻雕版印刷技术的发展,涌现出天津杨柳青、山东杨家埠、河南朱仙镇、苏州桃花坞等一大批年画生产地,门神题材又增添了新内容,唐朝名将秦琼、尉迟恭也被纳入其中,成为后世武门神的主要内容。明代年画的传世珍品有《九九消寒图》、《混元三教九流图》、《寿星图》、《十王图》、《百吉图》、《孝行图》等,虽然数量不多,但年画之盛亦可想见。

⑥清代是年画的全盛时期,可大体分三个阶段。康熙雍正年间,统治者致力于发展生产,巩固政权,民间年画处于恢复发展阶段。年画以耕织图、娃娃画以及孝义教化等题材为主。乾隆时期,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年画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鉴戏曲、小说等姊妹艺术的内容,汲取西洋版画的表现形式与技法,发展至巅峰。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戏文唱本以及山川胜景是这一时期年画表现的重点。嘉庆至咸丰年间,国运衰败,外侮内患,民族灾难深重。年画题材开始结合政治,讥讽时弊,反映社会变革。

⑦民国时期的年画,既描绘传统的民俗生活,又反映社会的新风气新时尚,因而称之为“新年画”。月份牌年画是这一时期年画的新宠。其上印有风景名胜、花卉、人物以及彩票的宣传文字;风格上既有民间传统年画的形式,又有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色彩艳丽明朗,景物描写细腻。另有一种条屏形式的年画,作为宣传产品的广告招贴,如香烟广告年画。

⑧年画艺术根植于民间文化的沃土,历尽沧桑而久盛不衰,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株奇葩,也是人类***有的文化财富。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深入了解并继承这一宝贵遗产,使其发扬光大直到永远,应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

(有删改)

19.请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根据第⑥段内容,补全表格。(2分)

21.本文介绍了中国民间年画,其中对你启发最大的是什么?请说明理由。(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留些时间思考》(王培佐),完成第22-24题。(6分)

①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信息爆炸与竞争激烈并存的时代,学习已成为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要学习就离不开思考,而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勤于思考,恰恰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

②思考,顾名思义就是思索、考虑之意。据资料记载,最早完成原子弹核裂变试验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一天晚上走过实验室,当时已经很晚了,见他的一个学生依然伏在工作台上,于是进去问道:“这么晚了,你还在干什么?”学生回答说:“我在工作。”卢瑟福问:“那么你白天都在干什么?”答:“我也在工作。”卢又问:“你早上也在工作?”学生答:“是的。”于是,卢瑟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去思考呢?”

③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

④拉开历史的帷幕就会发现,古今中外凡是有重大成就的人,在其攀登的征途中,都不是匆匆的赶路者,他们都会给自己留下一些思考的时间。(A)爱因斯坦建立狭义相对论,

经过了10年的思考。他说:“学习知识需要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B)思想家黑格尔在著书立说之前,曾缄默6年,不露锋芒。在这6年中,他以思考为主,专研哲学。哲学史学家认为,这平静的6年,其实是黑格尔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C)牛顿从苹果落地导出万有引力定律,有人问他有什么诀窍,他回答说:“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一件事情做长时间的思考罢了。”(D)

⑤然而,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一些人要么整天忙忙碌碌地干这干那,要么疲于应酬各种各样的琐事,就是不给自己留下一点思考的时间,也从来不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到头来,时间精力耗费不少,成果却没取得多少。要知道给自己留一点思考的时间,不是放慢前进的脚步。思考会让你变得重理性,知道方向在哪里,怎样给自己加油鼓劲。

⑥哲人培根说:“勤于思考是一种美德。”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明确要求全党同志要“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也指出,“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大职责。”言之谆谆,寓意之深,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去思考和实践。

22.本文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l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④段举了爱因斯坦、黑格尔、牛顿的例子来论证“凡有重大成就的人都会给自己留下一些思考的时间”。请根据上下文,补充一个中国的例子,并安排一个恰当位置,使论证更加严谨。(2分)

补充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结合全文,说说画线句子的论证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Ⅲ卷 表达·交流(***60分)

五、作文(60分)

25.按要求作文。

题目:花朵

一棵树上开了一朵花,这棵树就饱满成熟了;一个窗台上有了一朵花,这个屋里就有了生气;一条路上绽放一朵花,这条路就多情缠绵了……

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番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个亲切的微笑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

请以“花朵”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所在班级名和师生的真实姓名。

四、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过年鲤鱼贵》(潘江涛),完成第15-18题。(12分)

①如今的日子,甭说是城市,就是乡下,也像是芝麻开花。这不,当我给年逾古稀的老爸打电话时,电话那端传来爽朗的话语:“家里什么都不缺,就等着你们回家过年呢。”不想,刚搁下话筒,就响起急促的电话铃声,我一把抓起,传来的还是爸爸的声音:“家里还少一尾红鱼,要大一点的,回来过年时一定带上。”

②爸爸所说的“红鱼”,其实就是我们常吃的鲤鱼。早在远古时代,人类为生存而采集渔猎,鱼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鲤鱼金鳞赤尾,体色艳美,光彩熠目,闪闪发光,俗称“红鱼”、“喜鱼”,具有喜庆、吉祥、胜利、成功等含意。鲤鱼肚子大,两头小,看上去酷似一只“元宝”,有“元宝鱼”的雅号。“鱼”与“连年有余”、“吉庆有余”的“余”字谐音,所以,逢年过节、喜寿宴席,鲤鱼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红鲤鱼因其身子、鳍“白里透红”,更是讨个“年年有鱼,十全十美”的吉祥寓意。鲤鱼的形象在很长时间里都是美好的象征,寄托着人们对前途的憧憬。春秋时期,孔子的妻子生了一个儿子,国君鲁昭公拿了一条鲤鱼去贺喜。孔子便把儿子取名为“鲤”,以“伯鱼”为字,以志纪念。而在唐代,由于皇帝姓李,“李”与“鲤”字谐音,因此,鲤鱼身价倍增,尊“鲤”之风盛行。那时,皇帝和达官显贵都佩有鲤形饰物,朝廷发布命令或调兵遣将,皆用鲤鱼形状的兵符(即“鲤符”)。法律还规定:得鲤鱼不论大小,只准放生,不得杀食,贩鲤者罚杖六十。

③苏轼诗:“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喧哗。”儿时的除夕之夜,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那一尾红鲤鱼让满室生辉。印象中,中堂的年画中是一个穿红肚兜的男孩,身骑一条活蹦乱跳的红鲤鱼;剪纸“春”字下面是一条胖乎乎的红鲤鱼;桌子上摆的是一道清蒸红鲤鱼,而这道清蒸红鲤鱼是不能动筷的,一直要放到大年初一。爸爸说,我们要将今年的积蓄“余’到明年。

④“鲤鱼跳龙门”是我国妇孺皆知的谚语。相传龙门像一道神门,堵住了黄河中的鱼类游过,只有神龙才可以通行。黄河的鲤鱼却不服气。神龙对鲤鱼说:“谁能跳过龙门,谁就是龙。”这话引来许多鲤鱼争跳龙门。人们把发奋进取且功成名就者喻为鲤鱼跳龙门。

⑤买尾鲤鱼过新年,这是爸爸企盼的最厚重的年货。我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赶到农贸市场采购。哪知,平常并不俏销的鲤鱼价格涨了3倍,而且已经缺货。好说歹说,摊主才答应今晚进货给我留一尾大鲤鱼,还嘱我明天一早取货。

⑥时代在快速发展,现在的“年味”和小时候的“年味”已大不相同。然而,“过年鲤鱼贵”这一点没变,还是年年有“余”!

15.请就文章内容,写出你对“过年鲤鱼贵”这一现象的理解。(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你从第⑤段划线句“买尾鲤鱼过新年,这是爸爸企盼的最厚重的年货”中读出了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③段和第④段的位置可否调换?为什么?(说出一条理由即可)(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结尾,作者谈到“现在的‘年味’和小时候的‘年味’已大不相同。然而,‘过年鲤鱼贯’这一点没变,还是年年有‘余’!”请结合文章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年味”变化的理解。(限80-120字)(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