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散文诗集 - 苏东坡生平

苏东坡生平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人。生於北宋中期,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有「东坡集」、「后集」、「续集」。苏轼直到八岁才开始好好的读书,母亲是他的启蒙老师,由於苏轼从小天资聪颖,在母亲教导下可说进步的非常快。他的父亲为苏洵,母亲为程氏,还有一个弟弟苏辙。后来苏轼到道观私塾里去读书,这在当时是非常平凡的庶民教育场所,和他一起在私塾里就读的孩童有很多都是商人和农民子弟,苏轼在私塾裏度过童年,培养了他的庶民性格,对他的日后有很大的助益。而他的父亲苏洵虽然志在科举,但他开始做学问的时间太晚了,结果并未中举而过著怀才不遇的悲惨生涯。因此他对於苏轼、苏辙两兄弟的期望很大。

仁宗嘉佑元年(西元1056)二十一岁的他和弟弟苏辙在父亲的陪伴下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是年顺利的考上预备考试的两兄弟,又一起参加翌年春的科举,一举进士及第。殿试时,他献上二十五篇进策,很得仁宗皇帝的欣赏,於是将苏轼评为翰林学士。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当时便曾对人说:「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可见得当时欧阳修拔擢后进的爱心。后来苏轼及苏辙便拜欧阳修为师。

虽然他中了进士,但苏轼母亲程氏,却在嘉佑二年四月生病去世,他也因母丧丁忧三年,延迟了官场生涯的展开。不知是否因为苏轼注定要受到命运的捉弄,在这之后,他的士途便变得不是很顺利,无法一路平步青云。在英宗至平二年(西元1065)他二十九岁时丧妻,隔年又丧父,再次丁忧三年。

他先后受到贬摘不断,曾因谢景温的诬陷,出为杭州通判,转密湖徐等州。就在此时他写了〈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歌咏西湖十分有名的诗,还有〈出颖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等诗。元丰二年,他四十三岁时,发生了著名的李定「乌台诗案」,他因此事入狱,几死。隔年,被贬黄州。但在他被贬黄州的这个时候,却是他作品创作最多之时,如〈承天寺夜游〉、〈东坡〉、〈惠崇春江晓景〉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这时真可说是他一生文学的发展的最高峰,也因此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

后来,王安石当政,因为苏轼的政治思想较为保守,他虽不满当时的社会现状,但也不完全反对王安石的改革思想,他只是希望能以较缓和的方式改革,若要变法,也应逐步进行,而非如王安石的变法般地急於求利。所以他不断上书神宗,呈奏<议学校与贡举札子>、<谏买浙灯状>,后又上书<上皇帝书>及<万言书>,但都未被神宗接受。苏轼因而成为当时反对王安石等新法派的旧法派一员,在政治上受到了相当的排挤。在元佑八年,他五十七岁时丧妻,同年重用他的太后崩逝,使得原本之前受朝廷重用任杭州太守的情势又急转直下,而在那时他写了〈赠刘景文〉这首也很受欢迎的作品。

而后,他又被贬往惠州等不同的荒凉偏远之地,他的心情多少有点忐忑不安,这在〈八月七日入赣过惶恐滩〉诗中可见明白。唯一的差别只在他被越贬越远,甚至到了儋州,也就是现今的海南岛。那可算是当时中国最南,最偏远的蛮荒之地,当时几乎尚未开化。但苏轼这时已经看开一切,达到人生豁达不羁的境界。所以他反而能够自得其乐,安然接受这种生活。他在诗中甚至对於自己所处的恶劣环境觉得也有可爱可取之处,如在〈食荔枝〉、〈纵笔〉、〈山村〉等诗中可以窥见这种乐观顺应环境的想法。一直到建中靖国元年(西元1101年),他在接到上奏致仕的圣旨北返,在到了常州即生病无法继续北行,只能卧病常州 (江苏省常州市)。但是对他而言已经太迟了,这一年的七月二十八日,苏轼逝世。生前留下的最后绝笔之作是〈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这首诗:『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在他六十六年的岁月里,或许波澜重重,或许生活窘困,但苏轼始终未曾因而颓唐丧志,一直坚强的活下去。而最难得的,应属他始终保有那颗温柔细腻的诗人心吧!因为如此,他留下了千古传颂的作品让我们后代人得以窥知他丰富的文学才华,领略他真正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