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史铁生先生逝世于2010年12月31日,到今天整整八年了。
我从高中课本里读到了他的散文《我与地坛》,虽然只节选了第一、第二节,仍然让我触动不已。接着我找到全本,一口气补完全文,“似是而非”地懂得了许多事情。自那以后,我就好像认识了他,总觉得他是我的朋友,可以交心聊天、可以谈生论死的那种朋友。
他当然不会认识我,甚至不知道有我这样一个人,可是我依然感激他。他的散文——《我与地坛》里,有我苦苦追寻的答案。所以,2010年12月31日那天,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时,我有些失落,就又翻读了一遍《我与地坛》。
一晃八年过去了。
又到了岁末,又想起了史铁生先生,又读了《我与地坛》。
于是,我写下了这篇文字,以作纪念。
2
《我与地坛》一***七节,是一篇哲思散文,也是作者自己思想的成长史。
从第一节作者罹难瘫痪,躲避在地坛里,陷入一个关乎生死的困惑;
到第二节母亲猝然离世,作者第一次把目光移开自己的苦难,看向离自己最近的亲人——那个隐忍坚毅的母亲,然而为时已晚,悔不当初;
第三节中,作者以地坛的景色比附四季,为地坛这个舞台注入时间的往复,从而使得所有思考也都有了时间的维度;
到了第四节,作者回忆起曾经在地坛里驻足过的人们,放眼看到了更多不同的人生;
再到第五节,漂亮却患有弱智的姑娘进一步激发了作者关于人生与命运的思索;
等到第六节,作者在见过众生之后,重新梳理了自己的命运;
终于在第七节,作者明白了生死的真谛。
以前常听老师说,散文虽然叫做散文,却“形散而神不散”,用在品读《我与地坛》上再合适不过了。正是因为神不散,才有可能总结出如上的脉络;也正是因为神不散,才有可能在这篇长文里看到作者成长的逻辑。
作者因为突然瘫痪而开始思考生死;又因为母亲离世,而开始关注附近人的命运;再远一点注意到他生命中(地坛里)出现过的那些人;然后回到自己本身;最后从自己的经历和看到的别人的经历中达到了思想的成熟。
这正是所谓的“神不散”。
提炼出这个“不散的神”总是容易的,可是作为一篇散文,它终究又是“形散”的,只这么悟到主旨,而忽略那些散在各处的闪过点,总是有点遗憾。
这篇文章不管是写景、抒情、叙事,还是议论,都有许多地方值得细细品读,所以我想还是应该找一些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3
这一段摘自第一节,是景色描写,好就好在也非常契合着作者的心境。
这里的“它”是命运。看看“它”做过的事情,是一连串的动词——残废、剥蚀、淡褪、坍圮、散落,而被这些动词作用的对象,用了一连串的形容词来修饰——狂妄、浮夸、炫耀、高、玉砌。整个段落读完,可以深深地感觉到命运的嘲弄:
它总在最得意的时候,将你打趴在地上。
4
这三段都摘自第二节。
母亲的许多事情,是在母亲过世之后才渐渐在作者的脑海中明晰起来,而这种晚来的觉悟,带给作者的不单是对母亲加倍的怀念,还有加倍的痛悔。
这种痛悔在第一段和第二段,由文字直接表达了出来,但第三段有些不一样。当你读完这句“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脑海中分明就浮现出来一幅画面:母亲战战兢兢地在园子里四处张望着寻找儿子,没找到时忐忑不安,找到了又不敢上前,只能假装没有看见,悄悄转身折回家去。
5
这一段摘自第四节,写一个饮酒的老头。
说是一段,事实上只有一句话。 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走上、选定、踏在、解下、眯起、看一遭、倒一大口酒入肚、摇一摇、挂向腰间、想一会儿什么、走下一个五六十米去,行云流水,止于当止,毫不拖沓,立马就让这个人物一下子鲜活地浮现在读者的脑袋里。
6
这两段摘自第五节。
第一段有点长,但因为是一个完整的逻辑链和议论,没有办法只取片段。虽然长,但读起来完全不会觉得累赘,反倒有些气短,简直是一场精彩的辩论。 先是一段排比,阐述愚钝、丑陋、恶劣卑下、残疾等消极面之于它们对立面的重要性,接着连环推理,如果没有了这些消极面,那么将会由其它“相对消极的消极面”替代这些“消极面”,到最后假设完全消除了消极面,蓦然发现,一个没有差别的世界的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于是回到主题,消极面是必然存在的。
第二段正是这个逻辑之下得到的结论。
所以这世界上每个人应该且本来就有属于自己的位置,不应该自妄自大,也不需要妄自菲薄。
7 写在最后
我其实没什么说的了,作者在第七节都已经写好了:
这段原文,让我突然明白:八年前,他就已经重生了!
今年走了那么多人——金庸、李敖、单田芳、臧天朔、师胜杰、李咏、霍金、斯坦·李——他们都值得史铁生的这段文字。
诸位一路走好!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