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散文诗集 - 袁枚捕蝗曲原文及翻译

袁枚捕蝗曲原文及翻译

原文如下

捕蝗曲

蝗虫蛀尽苗田豆,既数年矣不见收。

登高镇上仰皆叹,异日蝗苗何足言?

亡羊补牢忙十载,还如鸵鸟掩头来。

密州口音谁能会?我自采撷要靠才。

猎罢十余载,看今朝! 已是闲身在。

蝗虫翩跹上楼树,快哉快哉!如流马。

拈花微笑儿女看,有时蹄下偷嚼盐。

走投无路腹化石,开颜界隅生小草。

自古蝗灾无穷时,若言预测当笑之。

译文:

蝗虫吞食田土庄稼,飞来数年未见收成。登上高原往外望,无尽的蝗虫在折磨农田。补救虽然急忙十载,却像鸵鸟一样躲起来。口音是密州地方方言,只有我这样的人有这个技能。

捕蝗已有十余载,现在看来已经很轻松了。蝗虫在楼梯上追逐,像一匹飞奔的马儿一样快。孩子们微笑着手拈花朵,有时候在它们蹄下偷偷嚼盐。

蝗虫被逼到走投无路,连它们的腹部都变成了石头。开心之余,边界上也开始自生小草。然而,自古以来蝗灾如此严重,谁要是说能预测这一切,一定会被嘲笑的。

作者袁枚介绍

袁枚(1716年-1798年),字仲谋,号洞庭山人,晚号茵生老人,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诗人、书法家。袁枚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读书人家庭,少年时期即显露文才。后经过数次考试,终于在乾隆年间中进士,成为一位官员。但他不热衷官场,很快就辞官回家,专注于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

袁枚的文学成就很高,他的作品包括诗歌、词曲、小说、散文等多个领域。他的诗歌秉承唐诗风格,以景物描写和哲理思考为主,用简练的语言抒发深刻的感悟。他的散文和小说则讲究细节描写和情感深化,在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思考中突显其思想深度。

袁枚还是一位卓越的书法家,在书法创作上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他得到了清代很多文人墨客的赞赏和支持,对于后人文化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袁枚的生平中,他关注农村和民间的生活境况,并通过自己的文学成就发声,呼吁社会心怀善意,关怀弱势群体。袁枚高度评价民间文学,认为它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他的这些思想和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和***鸣,也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文学和社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