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绅《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是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二首其一。“悯”是怜悯、同情的意思,“悯农”就是对贫苦农民的同情。既然四海之内的田地都已经耕种,那么种地的农夫为什么还会饿死呢?因为收获都被地主和官僚巧取豪夺掠去了。
张籍《野老歌》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这首诗出自张籍的《野老歌》。“山田”产量本来就低,还要缴纳沉重的赋税,眼看到了年底,老农家里空空如也,只好和儿子在山上寻觅橡树的果实充饥。政治黑暗,农民受到残酷剥削,在死亡线上挣扎,可是那些家财万贯的商人们,家里的狗都常年吃肉。
白居易《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这首诗出自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翁在终南山上砍伐树木,烧制木炭然后用牛车拉到长安城售卖,天降大雪,他身上还是单衣,冻得哆哆嗦嗦,但还是祈祷天气更冷一些,因为天越冷他的炭才越好卖。正当他冒着严寒将一车炭拉到城里,期盼着能卖个好价钱的时候,皇宫里的采购太监出现了,他以奉旨“采买”的名义,命令卖炭翁将一大车木炭运送进宫,代价只是“半匹红绡”而已。不能想象,辛辛苦苦烧制的一大车木炭被宫里的“使者”低价掠走之后,卖炭翁接下来如何面对山中的寒冬,他和家人急需的“身上衣裳口中食”又怎么办?很多时候,穷人,真的是命如蝼蚁!甚至不如蝼蚁!